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讲武谈兵丨中国大口径火箭炮早期发展秘史

澎湃防务特约撰稿 黄国志
2016-07-25 14:46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防务 >
字号

又到了每年夏季征兵的时节。近日,笔者在地铁站内看到了北京市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发布的一组征兵宣传海报,其中一幅火箭军的海报引起了笔者的注意。这幅火箭军征兵海报采用了动漫卡通人物形象,背景上升起的蘑菇云突出了火箭军核威慑的特点,不过却在最重要的装备上闹出了乌龙。图中人物背后的这辆发射车并不是火箭军任何一种现役导弹武器,甚至都不是我国任何一个军兵种的现役装备,而是我国专门用于外贸出口的一型火箭炮——WM-80/120。从这型火箭炮身上,我们不妨探寻中国大口径火箭炮早期发展的一段秘史。

北京市人民政府发布的征兵海报。

我们现在提到中国大口径火箭炮,无论是自用还是外贸,都是PHL03系列、AR系列,以及航天两大集团的A系列、WS系列以及SY系列。但是,中国大口径火箭炮的研发早在1958年就开始了。而那一段历史往往鲜为人知,充满了种种艰难和曲折,也有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273毫米火箭炮几经坎坷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从苏联引进了大批当时较为先进的陆军武器及相关技术,从轻武器到坦克、战车、火炮,基本上覆盖了大部分制式武器类型。但是,唯独火箭炮技术,苏联没有向我国转让。因此,火箭炮是我国军事工业发展史上为数不多的几种从一开始就完全自主研发的武器类型。当时,我国兵器科研人员首先制定了制式火箭炮的口径序列,分别是H-211型107毫米、H-212型130毫米、H-221型180毫米、H-241型273毫米以及H-291型100千米战术火箭。而122毫米、300毫米乃至220毫米、370毫米和400毫米等诸多火箭炮口径的出现都是之后甚至近几年的事情了。

在当初确定的5种火箭炮型号中,H-211和H-212均研发成功并装备部队、对外出口,即63式107毫米火箭炮和63式130毫米火箭炮。这两种火箭炮都衍生出多个改进型号,尤其是107毫米系列火箭炮,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武器发展史上的一个传奇。相比之下,大口径火箭炮的研发就不那么顺利了:H-221最后定型为71式180毫米火箭炮,虽然口径大,但是射程只有10千米,与130毫米火箭炮相当,根本没有体现出大口径带来的射程优势。而H-291这种类似于后来苏联“蛙”-7的远程战术火箭以当时我国兵器工业的实力来讲,已经超出能力极限,也无果而终了。真正实现既定设计目标的大口径火箭炮只有H-221,即后来定型的83式273毫米火箭炮。这型火箭炮从1959年开始研制,1984年最终设计定型,研制周期长达25年。在PHL03式300毫米火箭炮服役之前,83式也是我军装备过的口径最大、射程最远的火箭炮。

83式273毫米火箭炮。

83式火箭炮于1959年提出研制任务,在当时“大跃进”运动的驱动下,同年便制成第一门采用越野载重车底盘的样炮,同时开始设计采用履带底盘的样炮。1960年12月,炮兵正式下达射程40千米火箭武器系统的设计任务。1961年,研制单位与军方在炮兵研究院召开了第一次方案审查会。研制这么远射程的火箭武器对于当时我国兵器科研单位来讲是个极大的挑战,因为此前所有型号的火箭炮射程都没有超过10千米。但是,科研人员克服了工业基础薄弱、资料匮乏等困难条件,很快就确定了总体方案。

最初的273毫米火箭炮方案采用了刚刚研制成功的60式中型履带牵引车作为底盘,发射系统为4具管式定向器,口径为273毫米,这个口径几乎是全世界独此一家的。那么,当时兵器科研人员为何会采用这一口径呢?如果是全新口径,为何不采用整数位(如苏联的200毫米、220毫米、240毫米、250毫米和300毫米)?其实,了解无缝钢管行业的读者一定不会对273毫米这个数据陌生,大口径无缝钢管中就有273毫米这种标准的外径尺寸规格。对于远程火箭弹来讲,其弹体外壳基本上就是一个大口径无缝钢管结构。因此,科研人员选用这一口径,其实是出于当时国内工业基础和加工能力方面的考虑。

总体设计方案确定后,273毫米火箭炮的研制进度明显加快,但是射击精度不高的问题时时困扰着科研人员。对于发射无控火箭弹的战术火箭武器而言,射击精度始终是个大问题。尤其是对于射程高达40千米的273毫米火箭炮来说,在最大射程上的射击散布甚至会高达数千米,很难对敌方构成实质威胁,加之受底盘承重能力所限,定向器只有4具,也无法达到火力覆盖的要求。科研人员在1962年首先采用的是火箭弹弧形折叠尾翼方案,与之配合的定向器也采用管式结构。但是,由于尾翼展开机构可靠性较差,我们放弃了这一方案。之后,科研人员于1964年又提出十字形自由旋转直尾翼方案,定向器随之由管式改为笼式,但射击精度仍然达不到要求。考虑到军方急需远程炮兵武器,兵器科研单位还是在1965年试制出4门样炮并开始定型试验,其中部分样炮交付部队试用。由于试验结果表明273毫米火箭炮的射击精度并没有太大的改善和提高,且部队反响不好,研制工作暂时停了下来。

273毫米炮虽耗时25载,却为大口径火箭炮的腾飞奠定坚实基础

1970年,炮兵提出重启273毫米远程火箭炮的研制工作,并且将射程降为30千米,以期提高射击精度。不过,由于火箭弹准备采用的复合发射药和玻璃钢发动机壳体等新技术无法达到实用要求,研制工作再次停止。4年后,273毫米远程火箭炮的研制重新被提上日程。有了之前两次研发暂停的经验,军方和兵器科研单位进行了一系列更为务实的技术调整,即保持40千米射程不变,加长定向器长度以增大射程和精度,底盘改用60-1中型履带牵引车,并对火箭弹结构进行改进。1974年至1978年,在初样车试验较为成功的基础上研制了正样车,并交付军方进行定型试验。1981年,正样车在高温条件下的发射试验中出现了严重的边管弹道交叉问题,射击散布严重超标。科研人员查明问题后,将定向器由开放的笼式改为现在的全封闭箱式结构,彻底消除了边管弹道交叉问题。1982年,正样车进行了补充定型试验,达到了军方要求。1984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该炮定型,并命名为83式273毫米火箭炮。

83式273毫米火箭炮虽然填补了国内炮兵装备的空白,甚至在1986年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但是仅仅装备了2个营。由于研制周期过于漫长,使得83式从定型之日起就已经落后了。当时国内在苏联BM-21基础上研制的81式122毫米火箭炮已经服役,其射程虽然只有20千米,但是射击精度和火力密度提高了一个量级。而从国外发展来看,上世纪80年代美国M270和苏联BM-30的相继服役,将世界大口径火箭炮的发展推向了新的高度,83式与之相比已经相形见绌了。不过,83式273毫米火箭炮作为中国大口径火箭炮的开创者,其功绩是值得我们永远铭记的。而且这型火箭炮也发展出了第二代,也就是乌龙征兵海报上的WM-80/120型273毫米火箭炮。

WM-120火箭炮发射,火箭弹前部为旋转发动机点火时的火焰。

WM-80继承了83式的火箭弹以及定向器结构,由于换用承载能力更大的20 吨级TA5380SQ型8×8越野重卡底盘,定向器由4具增加至8具,呈两个田字形布局,最大射程达到了80千米。该型火箭炮于1989年启动研发工作,1995年完成技术鉴定。其间,WM-80曾经参与了我军第二代大口径火箭炮的竞标,但由于技术相对落后而未能成功,转为外贸型号,并且发展出射程提升至120千米的WM-120简易制导火箭炮。与国产其他型号的外贸火箭炮相比,WM-80/120虽然在射程上不具备太大的优势,但是其可以借用外贸155毫米自行火炮系统的指挥车、气象雷达、校射雷达以及侦察车等辅助车辆,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营-连级数字化指挥控制打击体系。这也成为了WM-80/120对外销售的最大亮点。

1994年,亚美尼亚成为WM-80的第一个国外用户,用以对抗土耳其同样从中国采购的WS-1型300毫米火箭炮(在我国对外军贸中,这种两个国家分别采购中式武器用于相互对抗威慑的事例屡见不鲜)。之后,财大气粗的中东土豪约旦于2010年采购了完整的营级建制WM-80/120火箭炮系统。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国外用户青睐WM-80/120这种物美价廉、体系齐备的先进火箭炮系统。

亚美尼亚陆军装备的WM-80火箭炮。

(“讲武谈兵”是由现代兵器杂志社资深编辑黄国志为澎湃防务开设的个人专栏,以客观严谨的态度,辅以活泼精炼的语言,力图“破除防务迷雾”,为读者更好地认识我国与国外在装备技术上的差距提供参考和借鉴。每周一或二倾情奉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