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社科院历史所编译组到底翻译了多少史料?

澎湃新闻记者 罗昕
2016-07-26 07:48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今年是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下文简称“历史所”)成立60周年,历史学家周予同、杨宽、方诗铭、汤志钧、唐振常等大家都曾是历史所的一员。

历史所研究员、现代史研究室主任马军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历史所60年的历程其实始终贯彻着史学研究和史学翻译两条主线。“由于评价制度的原因,后者长期以来受到了忽视,诸多译者少为人知,默默无闻,但实际上他们为学术界和学术史做出了重大而独特的贡献。”

“曾有人嘲笑说,五六十年代的老历史所,不怎么搞研究,只知道搞资料,简直就是个历史资料所。”马军说,“这种说法是非常荒谬的,如果没有前辈们翻译、编纂这些档案、资料,后来的很多历史研究是没法展开的,许多博、硕士论文也从中获益匪浅。假如认真地看一下那个时候的所务档案,便会发现当时的学术规划是非常系统的,学术管理也非常严格。”在马军看来,历史所史学翻译的“黄金时代”恰属于1957至1966年。

7月22日,马军研究员向澎湃新闻记者讲述了当年历史所所里“编译组”的故事。

目前历史所还留有约200万字的未刊译稿。

没有专门办公室的十一人小组

历史所老翻译家章克生曾经对编译组的缘起有过这样的回忆:

领导上确定本所的方针任务,就是充分利用上海地区所收藏的中外文图书资料,以中国近代史研究为主体,从搜集资料入手,在全面掌握资料的基础上开展研究工作。在这方面,一直有大量外文资料需要通晓历史和熟悉外文的研究人员去探索、搜集、整理和选译。这就是为什么1957年下半年的几个月,吴绳海同志和我较早来所,接着便是倪静兰、贺玉梅、顾长声、马博庵等同志先后调来本所的道理。

马军告诉澎湃新闻记者,那时历史所的编译组没有固定的办公室,只有一个组名和11名成员。他们分别是叶元龙(英、俄文)、雍家源(英文)、马博庵(英文)、吴绳海(日、英文)、金亚声(英文)、王作求(英文)、沈遐士(英、俄文)、顾长声(英、俄、法文)、贺玉梅(俄文)、倪静兰(法文)和章克生(英、法、俄文)。章克生是翻译组的负责人。

“‘文革’前的编译组始终没有成为有固定办公室的专门性常设机构,而不过是一个旨在指挥、协调、联系具体翻译业务的名义性的‘软组织’。”马军通过1963年4月历史所的一份花名册发现,马博庵、沈遐士、雍家源、吴绳海4人隶属于近代史组,王作求、章克生、叶元龙、顾长声、金亚声、倪静兰6人隶属现代史组,贺玉梅在1960年已经调离。

“若按年龄区分,11人可分成老、中、青三代,老、中两代人中不乏名校毕业生,甚至有海外学历的留学生、洋博士,多数人以往在社会上和学术界还颇有名望,有的人著作、译作丰硕。至于年轻的一代,也都是刚从著名大学的外语系毕业分配而来的。”

未被收入出版的“编余”资料

九年翻译了500万至800万字

这11人在“文革”前究竟翻译了多少东西?马军向澎湃新闻记者透露,根据章克生提供的一份统计材料,仅1960年7月至1961年12月的一年半时间内,历史所部分译员和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委员会少数人员合作,便将有关帝国主义侵华历史的各类英文材料231.3万字译成初稿。另一份材料则表明,在1965年上半年,6名译员“翻译外文资料五十四万字,校订译稿十八余万字”。此外,仅雍家源一人在历史所服务期间,就翻译了一百余万字。

由此马军估算,在不到9年的时间里,编译组为配合各项研究和资料编纂工作,大约翻译了500万至800万字。“联想到彼时政治运动不断,译者们排除各种干扰,可谓勤奋而又高效。”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译文大多数保持在初稿状态。在当时只有一小部分得以正式刊发。马军说:“我估计‘文革’爆发前发表的译文不超过七八十万字。目前历史所还留有约200万字的未刊译稿。”

而得以正式刊发的译稿主要收录进了历史所“文革”前的四部资料书里。这四部资料书分别是《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鸦片战争末期英军在长江下游的侵略罪行》《五四运动在上海史料选辑》《辛亥革命在上海史料选辑》。

马军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为了完成这四部资料书,译者们从《北华捷报》《大陆报》《中法新汇报》《工部局警务日报》《工部局公报》《上海法租界公董局1919年报告》《美国外交档案》《日本外务省档案》《英国蓝皮书》1911、1912年“中国第一号”、“中国第三号”等外文资料中进行了大量选译。

除此之外,编译组成员还积极参与了所里的其他一系列重要课题,有的译竣、编订后交出版社待出版,但再无下文,如章克生、顾长声、金亚声等译美国人保罗·华格所著《传教士、中国人与外交家》等;有的因故中辍,如编译组全体编《中国近现代译名对照》、吴绳海编译的《日本特务宗方小太郎在华特务活动资料选辑》等;还有的虽已基本完稿却是在“文革”结束后才有缘正式面世,如倪静兰译《上海法租界史》,马博庵译《太平军在上海》选译,倪静兰,章克生、吴绳海,叶元龙,金亚声参译的《五卅运动史料》等。

未被收入出版的“编余”资料

重建50年前的未竟项目

完成《中国近现代史译名对照》原是编译组在50年前定下的任务。据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B181—1—311第27页记载:《中国近现代史译名对照》曾是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所1962年度研究项目计划之一。目的在于把翻译外文资料过程中,译者陆续积累的中国近现代史专门名词(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作成卡片,以供研究与翻译之参考,并在此基础上编成工具书。

但是,“中国近现代史译名对照”项目却因“文革”的爆发终未完成。马军说:“当年积累的卡片和资料现在不知存留何处。档案里提到的10名参加者也正是历史所编译组的成员。”

“我希望把他们50年前未竟的‘中国近现代史译名对照’重建出来。”马军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他最近已把历史所最具代表性、涵盖性的8部成果所附的“译名对照表”挑选出来,并全数整合。这8部成果分别是《鸦片战争末期英军在长江下游的侵略罪行》《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修订本)》《五四运动在上海史料选辑》《太平军在上海――《北华捷报》选译》《上海法租界史》《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美商琼记洋行在华经商情况的剖析(1858—1862年)》及《五卅运动史料》(第3卷)。

“虽然它在篇幅上还构不成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工具书,但毕竟部分反映了前辈译者们的历史贡献和文化积累,同时亦能为当今的研究者和翻译者提供检索便利。当然,它还可以和类似的工具书进行互补与比对。”

马军说:“重建的《中国近现代史译名对照表》分正表和索引两大部分。前者共2047条,下分六类。后者旨在为使用者提供从中文名称藉正表内序号反查西文名称的便捷。”据悉,《中国近现代史译名对照表》即将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

“我为什么要做这个东西?就是要拂去时间留下的尘埃,重现那些被遮蔽已久的光芒。值此60周年所庆之际,我们更应该缅怀那些无名英雄,永远不要忘记他们。他们做的是那么的多,而我们记得他们的却是那么的少……”

据悉,当年的11名译者中,尚健在的可能只有顾长声先生一人,他以97岁高龄居住在美国。贺玉梅女士则不知所终。其余的9人均已离世。

(实习生高阳对本文亦有贡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