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唐山大地震40周年|市民李士荣:我儿“怀海”震后诞生记

刘永海 徐露
2016-07-25 16:35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智库 >
字号

【编者按】

7月28日,是唐山大地震40周年。

1976年,那个特殊的时代,尽管那是一次官方通报7.8级,实际为8.2级的大地震,但当时拒绝一切外援,也拒绝一切人民群众自发的内援。参与抗震救灾的人不许拍照片,因此,那段历史显得尤为珍贵。

在唐山大地震40周年之际,在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的主持下,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金大陆联合上海文化出版社,共同出版了《上海救援唐山大地震》(口述实录卷)。课题组历时半年,采访了近百位参与唐山大地震救援的医疗、工业、建筑、规划及解放军指战员,讲述他们救援唐山的过程及亲历的多次余震。此外,也采访了众多当时地震中的幸存者。

上海文化出版社副总编辑罗英在回答编辑这套书最大的体会时给出的答案是:我们面对生命的态度是什么?唐山人民,上海救援者给出了同样的答案——人性的光辉是生命高于一切。

金大陆在后记中写道:唐山一震,举国惊叹。上海的“工农兵学商”戮力同心,众志成城,前赴后继地奔向唐山——为救死扶伤,为重建家园,奉献出了上海人民的大勇和大爱。

然而,四十年了,属于上海人民的光荣和骄傲的这一页,却因种种非常的原因,没有得到应有的开掘和整理。今天,我们以城市记忆志愿者的身份站出来,通过口述采编、史料选编、影像汇编等,不仅为这座城市留驻这段特殊的历史,更为发现当年的感动……

以下口述选自上海文化出版社即将出版的《上海救援唐山大地震》(口述实录卷):

李士荣

受访人:李士荣(唐山市路北区居民,原铁路唐山水电段的职工)

采访人:刘永海(唐山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法学系教授)、徐露(唐山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法学系讲师)

整理:李士荣、刘永海

时间:2016年1月22日

地点:唐山市民李士荣家中

我叫李士荣,今年77岁,是唐山市路北区居民。原铁路唐山水电段的职工。

强烈的地震降临唐山,昔日的工业城市瞬间成为一片废墟。我家住在路北区,是重灾区。当天我正在看书还没睡觉,头脑十分清醒。大地剧烈晃动起来,电线扯断了,灯灭了。我感到不好了,立即抱起孩子,唤醒老公跑出家门,我们一家三口幸免于难。邢台地震我也遭遇了,唐山地震的劲头大多了,震动时间长多了,电闪雷鸣也恐怖多了。

震后一年的1977年5月24日,我家又添了一个宝贝儿子——王怀海。为什么起名“怀海”?就是怀念、感恩上海医疗队。怀海今年40岁了,也人到中年了。

大地震发生后,10万余解放军,5万余名医护人员从全国各地赶赴唐山,上海医疗队就在其中。上海医疗队名气最大,来了很多名医。他们救死扶伤,唐山人永远也忘不了。

当第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医疗队陆续撤离后,唯有上海派出的第二批医疗队继续留在唐山,救助伤员和服务于唐山百姓,上海医疗队与唐山人的心靠得越来越近了。位于唐山市第六中学操场上的临时医院,是上海医疗队来唐建立的。我的儿子就出生在六中临时医院里,记得是由上海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医生袁双喜大夫接生的,母子平安。

临时医院非常简陋,一排不大的地震棚是大夫的宿舍,另一边搭建了2个大帐篷,其中一个帐篷是手术室。原来医院的医疗设施和药品在地震中全部被毁了,这里是木板当床,自带被褥。医疗设备落后和药品异常匮乏是首要问题,连手术必须的麻药都不全,往往采用在当时还不成熟的针灸麻醉。

1977年我37岁时生育第二个孩子,属于高龄产妇。第一个女孩是在天津总医院出生的,剖腹产,手术进行了4个多小时,术后恢复很艰难,伤了元气。第二个我想试试自然分娩。即将临盆时肚子痛得很厉害,疼了一整天,就是生不下来。袁大夫晚6点接班,经她检查发现有子宫破裂的危险,就果断决定马上剖腹。我被住院的病人家属4个小伙子用棉褥子,一人抻一个褥角,送到手术帐篷。袁大夫主刀,在针麻下开始手术,针麻止疼效果不太大,我痛得很,我就用尽全身力气鼓着肚子,双手死死抓着床沿,大声喊叫起来,袁大夫一边斥责我“叫什么叫,肚子胀气我不管”,一边麻利地手术,当她把孩子从我肚子里拽出来,一只手抓着孩子后背,让孩子四脚朝天,屁股朝向我,蹬着小腿,当我看到是个男孩时,幸福极了,我觉得再疼点都值得。不到1个小时手术顺利完成了。袁大夫医术非常好,刀口就是一条细线,没留下一点后遗症,手术的第二天我就能下地走路了,一星期就出院了。直到现在,我已77岁了,身体还好好的。当时,医院人手不够,大夫忙前忙后,不管分内分外什么活都干,病人家属也互相帮忙,病人工作单位来人支援。真是地震无情人有情,我感到无限温暖。

后来,上海市直属医疗机构又帮助唐山设立了4座临时抗震医院,先后派出医疗队员1384人,累计诊治病患41万人次,手术2.3万例。上海医疗队员都有一颗全心全意、百折不挠、为伤病员服务的心。

上海医疗队是唐山的恩人,更是我家的恩人,不管过去多少年,我们都不会忘记上海医疗队恩情,永远不会忘记!

当时通讯工具落后,没有私人电话,出院后与大夫就失联了,这么多年只是心存感激。袁大夫现在也有七十多岁了,想必已退休了,祝愿她晚年生活幸福,健康长寿!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