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吃栗子吃出了“胃出血”,很多人还在这样吃

2021-10-25 15:1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编辑部 晓娜 常笑健康 收录于话题 #疾病防治 94个内容

又到了吃栗子的季节,刚出锅的糖炒栗子,油光锃亮,热气腾腾,可以说是“秋冬限定款”美食了。

咬开一个,露出黄澄澄的果肉;放进嘴里,细腻软糯,滋味甘甜……满满的幸福与治愈!

不知道有没有人和小编一样,网上冲浪时捧着一包栗子就停不下来,不知不觉中就会吃掉很多。前两天,我突然刷到了一条新闻,吓得我立马放下手中的板栗,不敢再吃了!

一位武汉的25岁姑娘,因为特别爱吃栗子,几乎每天都要买1-2斤,结果有一天晚上吃完栗子后,她出现了打酸嗝、上腹部胀痛难忍的症状,而且还伴随着上吐下泻、呕吐物里还能看见血丝......被紧急送往医院查胃镜后发现“胃出血”。

为什么吃板栗会吃出“胃出血”?

专家解析,板栗淀粉含量高达约42.2%,属于高淀粉食物。而且其所含的膳食纤维与米面、蔬菜的纤维结构不同,是大量的不可消化的碳水化合物。一旦食量过多,胃来不及消化,就很容易被肠道里的细菌消化,进而发酵产生气体,导致腹胀。

而且栗子本身含有较多的糖类物质,尤其是糖炒栗子,过多的糖分物质摄入到胃中,会刺激胃酸分泌,尤其是胃溃疡患者和消化不良患者更要注意少吃。不然,就和新闻里的主人公一样,有胃溃疡却经常吃很多板栗,引发胃酸分泌过多,加重胃部负担,严重时可致胃出血。

医生建议,除了胃溃疡和消化不良的人群外,以下这几类人群也要少吃栗子:

脾胃虚寒的人,不适宜生吃栗子,应该炒着或者炖着吃,也可用栗子、大枣、茯苓、大米煮粥喝;

患有血症者,如吐血、便血等,也只适宜生吃栗子;

栗子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糖尿病人要少吃;

产妇以及小儿便秘者,不宜多吃栗子;

吃栗子时要注意细嚼慢咽,连津液吞咽,可以达到更好的补益效果。

普通人怎么吃栗子,

才能安全又健康?

01

栗子美味,“限量吃”更健康

板栗的主要成分并不是脂肪,而是碳水。每百克鲜栗子的能量为188千卡,这个百克指的是可食部分,而栗子的可食部分比例约为80%,换算下来相当于是125g的有壳栗子,按数量估计的话,大约是12个中等个头的栗子。

再来看看参照物,按照直径10cm的一平碗米饭来算,大约需要50g生米,煮熟后能量约为180千卡。因此,约12个中等大小的栗子,就能抵上一碗米饭的热量了。

因此,建议有减肥需求的人士,如果已经吃了主食,就不要再额外吃栗子咯~或者拿适量栗子代替主食也可以~最好还是每日食用板栗数量不超过10粒,肠胃消化功能弱的人群还应酌情减量。

02

吃得好不如吃得巧,找准时间很重要

由于板栗的淀粉含量和热量都很高,建议放在两餐中间中当零食享用,又或者干脆替代主食作为正餐,另外也可以将少量板栗入菜,既能解馋又可以避免摄入过多。

PS:不建议饭后立即食用,既会增加身体热量负担,有不利于肠胃消化。

03

糖炒口味好,蒸炖煮更推荐!

为了降低不必要的盐和糖的摄入,相比于糖炒栗子,更推荐大家用蒸、炖、煮的形式烹饪栗子,而且也不会增加额外的卫生风险,营养物质也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那么,面对市面上琳琅满目的板栗产品,我们该如何科学选购质优的板栗呢?

科学选栗有妙招

选购技巧记心间

其实,小小的板栗也暗藏玄机,想要吃得美味又健康,记得这么选:

01

栗中“小鲜肉“,色浅毛多哑光壳

买栗子的时候,尽量挑选颜色浅、绒毛多、外壳偏哑光的,有这样特征的栗子一般比较鲜嫩。反之,如果栗子色深,绒毛少,但外表却很光亮,则说明这颗是老栗子,味道并不好吃。

02

两面平平不要选,一圆一平才更甜

大家买栗子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它们的外形是有区别的。有些栗子的形状是一面圆一面平,而有些栗子则是两面都是平的。其实,形状不同也决定了口味不同,大家记得选一面圆一面平的栗子,会更香甜哦~

03

明显油渍不要选,致癌隐患大大的

石蜡油可以让栗子看上去油亮诱人。如果是「食品级石蜡」的话,它是无色无味,相对安全的,是可以用在糖炒栗子中的。但如果是「工业用石蜡油」,里面会含有强致癌物“多环芳烃”,对于脑神经和肝脏器官等多方面都容易造成损伤。

所以选购时,可以用随身带的纸巾湿巾产品,擦一擦板栗的外壳,如果有明显的油渍就尽量不要选购了。

03

甜腻微苦不要碰,尽量选择不开口

开口栗子露出果肉,更能引发购买欲,但是并不建议大家购买。因为开口栗子在砂子里糖炒后很容易增加本身的粘性,容易沾上空气中的尘土或者有害物质。而且,如果是用糖精代替砂糖炒出来的栗子,吃了对人体健康也有危害。

所以,尽量选择在正规的超市、门店里加工、售卖的不开口板栗。买前尝一下,很甜还略微发苦的话,就不建议购买了。

板栗虽好,莫要贪吃

注意安全,讲究卫生

科学烹饪,吃出健康

参考文献:[1] 杨月欣.中国食物成分表第6版第1册.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8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