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学者称“大禹时代”确有大洪水:夏朝应始于公元前1900年

澎湃新闻记者 吴跃伟
2016-08-06 14:00
来源:澎湃新闻
绿政公署 >
字号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典故,很多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然而在20世纪20年代“古史辨派”思潮兴起之后,这一传说因缺少实证,而一直被质疑。

但一项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尚书》、《楚辞》、《史记》等古籍中对大洪水的记述可能是真实的。

8月5日,相关论文在线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上,论文标题是《公元前1920年的溃决洪水支持中国传说中大洪水和夏王朝的存在》(Outburst flood at 1920 BCE supports historicity of China’s Great Flood and the Xia dynasty)。

“古代典籍中关于大洪水的传说很可能是基于事实的。”8月5日,该论文唯一通讯作者及第一作者、受聘于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的吴庆龙通过邮件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

据《科学》报道,多位研究者认为,接下来,科学家们应在黄河中下游寻找更多的科学证据。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孙庆伟表示,这些证据将增加前述研究的说服力。

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的考古学家特里斯特瑞姆•吉德尔(Tristram Kidder)表示,这是个富有创见的研究工作,表明那里发生了一场巨大的灾难性洪水。

研究称巨大洪水发生在大约公元前1920年

积石峡段的黄河。图片正中的大山为残余的一部分坝体,现在黄河从峡谷底部流过。吴庆龙 拍摄

前述最新发表的论文署名作者共16位,他们分别来自于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美国的多家科研机构。

该论文称,公元前1920年左右(约4000年前),黄河上游发生了一次巨大洪水;这一时间与黄河流域从新石器时代向青铜时代的转型时间吻合。

研究人员认为,这不大可能是简单的巧合;这一极端自然灾害很可能将当时居住在黄河沿岸的许多文化的人群联系在一起。

论文称,公元前1920年左右,一次大地震后,山体滑坡。很短时间内,在黄河上游、青海省积石峡地区(目前建有一水电站)堆集起一个约200米高的大坝,将黄河完全阻断。接下来的6个月到9个月时间里,大约120亿到170亿立方米的水被蓄积起来,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堰塞湖。当湖水漫过坝顶,坝体很快发生溃决。大约110亿到160亿立方米的湖水倾泻而下,形成流量巨大的溃决洪水,咆哮着向黄河中下游推进了2000公里以上,并很可能破坏了黄河下游平原上的堤坝,引发了黄河多年的泛滥。该洪水流量的峰值达到36万到48万立方米每秒。这一流量值相当于积石峡段黄河现今流量的500多倍。而1843年黄河大洪水的最大流量也只有3.6万立方米每秒。

来自湖相沉积物的证据

大洪水模型的示意图。吴庆龙绘制

这一研究进行了将近十年。

据《科学》网站的报道,2007年春季,论文的第一作者吴庆龙一次野外考察时。在积石峡偶然看到一套古堰塞湖的湖相沉积物。他推测,该堰塞湖可能发生过溃决,并可能是下游25公里处喇家遗址毁灭的重要原因。但是由于国内尚无巨大洪水的研究,他也不知道巨大的溃决洪水会留下什么样的证据。

直到2008年7月的一个难眠之夜,他突然想到,考古学家们曾在喇家遗址发现过一套“黑砂”,那很可能就是积石峡堰塞湖溃决洪水的沉积物。随后,详细的野外考察和研究不仅证实了这一猜测,而且还发现,这一洪水的规模远远大于以前的猜测。

这里还发生过地震。遗址下面掩埋着很多不幸的罹难者。但直到2000年,考古学家们才发现这一史前聚落是被灾害突然毁灭的。

据研究者介绍,大地震和洪灾发生的时间相隔不到一年。因此,对罹难者骸骨进行碳十四的测年确定了大洪水发生的时间。这很可能就是传说中那场大洪水的起源。

8月5日,吴庆龙告诉澎湃新闻,“这一‘研究团队’不是特意组建的,而是在研究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吴庆龙表示,这一成果是地质学、考古学、年代学、历史学交叉的结果;研究开始于他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期间,主要部分是在北京大学进行的,而最终完成则是在他受聘于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之后,所以,他个人的第一署名单位是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第二署名单位是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第三署名单位是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据吴庆龙介绍,他2015年5月受聘于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聘期为两年,专门从事科研工作。

研究称可根据大洪水发生时间推断夏朝开始年代

喇家遗址地震遇难者的遗骨。吴庆龙 拍摄

8月3日,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和《科学》(Science)期刊为这一研究论文召开新闻电话会议,并邀请美国华盛顿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教授大卫•蒙哥马利(David R. Montgomery)在同一期上撰写专门评论文章《大禹大帝的大洪水》(Emperor Yu’s Great Flood)。

吴庆龙告诉澎湃新闻,“我们的论文仅仅为中国传说中的大洪水提供了一次巨大洪水的科学证据。基于这样规模的洪水在黄河上非常罕见,而且其发生的年代与传说大洪水的时代基本相符,因此,可以推断,这一洪水很可能(may well be)就是传说大洪水的起源。古代典籍中关于大洪水的传说应该是基于事实的,既然关于夏朝的传说与大洪水的传说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可以推断,夏朝也应该是基于事实的。”

黄河的示意图。图片来源:《Outburst flood at 1920 BCE supports historicity of China ’ s Great Flood and the Xia dynasty》

根据大洪水的发生年代,研究人员推断出夏朝开始的年代——公元前1900年。这意味着,夏朝开始的时间比中国史学家传统上认为的要晚了几个世纪。

论文称,这一时间不仅与黄河流域从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的重大转型时间吻合,而且也与中原的早期青铜文化——二里头文化的开始时间吻合,从而支持该邹衡等考古学家所坚持的二里头文化就是是夏朝考古遗迹的观点。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孙庆伟此前接受澎湃新闻专访时曾表示,“寻找夏的问题,是中国几代考古学者的一个梦想,也是一个使命,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夏王朝在中国历史上独特的地位,而且就学术本身来讲,因为殷墟的发掘确定了晚商的信史地位,因此很自然地就要往前去追早商和夏的问题。”

孙庆伟向《科学》表示,吴庆龙等人的这一研究具有突破性,但想让学术界广泛接受,需要更多的数据。

据《科学》报道,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吴文祥对该研究表示了异议,他认为积石峡和喇家遗址的沉积物可以有不同的解释。他还表示,最新的放射性同位素鉴定显示,二里头文化大约在公元前1750年-公元前1530年,这一时间比前述论文提出的夏朝开始的时间要晚得多。所以,吴文祥也认为,前述论文的作者们需要更多的证据来支撑他们的结论。

    责任编辑:李云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