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北京商场“造型师”陷阱:免费设计发型,推销上万元会员卡

蒋若静、代华/北京青年报
2016-08-23 07:51
来源:澎湃新闻
直击现场 >
字号

北京青年报8月23日消息,近期多位市民向北京青年报记者反映,逛商场时被理发店人员以各种手段拉客、推销,先是以免费设计发型为诱饵,进而向顾客推销天价会员卡,如果顾客拒绝,店员便会一再降价,直到顾客答应理发为止。

其实,关于美容美发行业的消费投诉屡见不鲜。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消费者投诉情况显示,今年上半年,关于美容美发行业的消费者投诉共5206件,居服务类投诉前三。

为了揭开真相,北青报记者来到西直门凯德mall探访,看看造型大师如何“步步为营”引诱消费者。

调查

以免费设计发型为诱饵拉客进店

刚出地铁,北青报记者就被一名白衣男子拦下,该男子说店内正在搞活动,有知名造型师可以免费设计发型,并坚称他们不收费、不推销。

北青报记者跟着白衣男子进入了一家名为“审美”的美发店。不一会儿,该白衣男子带来一位名叫“郑明宇”的造型师。这位“郑明宇”一身黑衣,1.80米左右的身高,头上用发蜡把短发拗出了个冲天的造型,尖尖的下巴上留着一小撮山羊胡,戴着两串金属配饰的手臂上刻满了五颜六色的文身,右手中指还戴了两个戒指,胯上别着的一条银白色的链子在他走路时来回晃动。

四次降价, 从16800元降到168元

自称干了16年形象设计的“郑明宇”上下打量一番记者后说:“你这形象,我只能给你打20分,妆容不行,也没有发型,完全不能修饰脸型。”

之后,“郑明宇”要求记者把头发打湿,想看看头发最自然的状态,再给建议。见记者有些迟疑,白衣男子安慰说:“我们老师很少接待散客,都是做签约明星艺人的,小S、大S都是我们老师的签约会员,要剪发还得提前一天预约呢,您是非常幸运的。我们老师只接待签约明星、会员,办卡一般都是16800元起价。”

洗完头发之后,“郑明宇”再次来到记者身边。他认为记者的头发末梢再剪掉4至5厘米最适合记者的身高比例。

“郑明宇”告诉记者,在国外做这款发型需要2000元人民币,由于店内做活动,现在只要300元。见记者拒绝,“郑明宇”又说可以以私人的名义送记者一次价值四五百元的发型修复护理,并一直强调他不是为了挣钱。

当记者依然要拒绝时,“郑明宇”再次提出给记者七折优惠。记者执意不剪,“郑明宇”总算是放弃了,一边嘴里嘟嘟囔囔,一边迅速将记者身上的理发围布摘了下来,转身离开。

记者拿起桌上的吹风机,想把头发吹干后离开。本以为这就结束了,不到一分钟,“郑明宇”竟又回到记者身边,说愿意再次降低价格,用所谓的店内普通理发师的费用,以168元的价格为记者剪发,再送一次护理。记者还没来得及拒绝,他便喊来了一位学徒给记者做护理。

造型师身份存在猫腻

剪发期间,北青报记者在手机上以“郑明宇造型师”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的确发现了这位审美造型师“郑明宇”的个人介绍:

“2012年就职于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2013年开始给一些艺人做造型。曾任大S徐熙媛、小S徐熙娣等多位港台及大陆艺人的专署造型师。多次担任三地大型晚会如台湾金锺奖,金马奖,金鸡百花奖,造型设计,并长期和一些世界顶级知名品牌合作。”

这段充斥着各种错别字、标点符号错误的介绍,搭配着三张清晰度并不高的“郑明宇”工作照。该信息发布日期是2015年9月10日。

记者将网页上的该信息出示给“郑明宇”本人确认,他表示认可。随后北青报记者开始与“郑明宇”攀谈,问他何时担任大S的专属造型师,“郑明宇”说:“给他们做过造型,好多年前了。”随后“郑明宇”立刻顾左右而言他,让记者不懂就别多问。记者问“郑明宇”现在是否还跟明星有签约,“郑明宇”说:“现在不了,我太忙了,自己的事情都做不过来。”但这些说辞与之前白衣男子的说法有很大出入。

大约过了10分钟,“郑明宇”完成了他的“大作”:把记者的头发从末梢处剪短了三厘米左右,并用吹风机给记者的发尾吹出了微微内扣的所谓“造型”。这与“郑明宇”吹嘘的“我剪的这款发型能自然内扣”也不相符合。记者刷卡缴费168元之后,终于得以离开,发现从进门到离开已经过去40分钟。

美发从业者普遍夸大个人经历

随后,北青报记者摘取了“郑明宇”个人介绍中的几个关键词进行百度搜索,搜索结果约有10200条,记者仔细翻看之后,发现了诸如“阿龙”、“阿东”、“阿浩”、“晓艺”、“依楠”等多位造型师的介绍文章中都用了类似的文字,配图是个人自拍照或是在发廊里的工作照。看介绍,他们的成长经历十分相似,不是大S、小S、范冰冰等大明星的专属造型师,就是担任三地大型晚会的造型设计,连参与录制的几个电视台栏目和杂志专栏都如出一辙。

一位业内的胡姓美发师告诉北青报记者,有部分美发从业者会夸大甚至会编造个人经历,以营造专业形象蒙骗消费者,这个现象在业内十分普遍。

【说法

天上不会掉馅饼 免费背后是陷阱

在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大部分消费者只能选择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很少有人会通过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的卢明生律师说,这些以免费的形式吸引顾客的行为,是一种商家的促销手段,只能算是诱导消费,可能不道德,但不违法,法律上并没有明文禁止。“天上不会掉馅饼,免费背后可能是陷阱。如果没法证明强迫消费的话,在法律上很难界定这种半推半就的行为。”

卢律师提醒消费者,遇到上述情况,消费者应当有一个心理预期,如果遇到纠缠,消费者可以在任何时候选择离开,甚至可以呼叫帮助,或者直接报警。

(本文原题:《“审美”造型师四次巧布价格陷阱》)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