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李彦宏代表B20提交“智慧创新倡议”:变革性技术促进就业

澎湃新闻记者 张枭翔
2016-09-04 17:00
来源:澎湃新闻
10%公司 >
字号

李彦宏以B20就业议题工作组主席的身份领衔“创新全球经济增长方式”B20的首场研讨。

将人工智能作为公司战略级方向的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此次G20杭州峰会上,又多了B20(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就业议题工作组主席的身份。李彦宏代表B20就业工作组正式提出“G20智慧(SMART)创新倡议”,并在B20杭州峰会上正式递交G20领导人讨论。。

据悉,“智慧(SMART)创新倡议”得到二十国集团工商界、商协会、国际机构和智库代表的广泛认可,被列为《2016年B20政策建议报告》“中国印记”的首位。

在9月3日下午举办的“创新全球经济增长方式”B20的首场研讨中,作为B20就业议题组主席,李彦宏领衔该场研讨。南非总统祖玛、阿根廷总统马克里、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以及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力拓集团CEO雅克等各国政要、工商界代表参会,就创新与全球经济增长进行了探讨。

据了解,除原定参会的2名国家元首外,阿根廷总统马克里等各国政要、工商代表,在“创新全球经济增长方式”会议开始之前几个小时,还特意表示希望参加。

在很多人看来,人工智能的发展会导致大量工人失业。但在B20的首场研讨中,李彦宏认为变革性的技术创新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进而大幅促进就业。

“人工智能会颠覆很多行业的同时,也会创造很多新的机遇。我在过去10-20年间见证了互联网的剧变,相信未来的10-20年还会有更多大事发生。我们对未来人工智能蕴藏的机遇非常期待,所以我很乐观。”李彦宏在2016年B20峰会“创新全球经济增长方式”专题研讨会上发表演讲时表示。

在“创新全球经济增长方式”专题研讨会开始之前,李彦宏和其他几位嘉宾在休息室里交谈,李彦宏告诉他们百度创造了5万个新的外卖工作岗位,但是他们则认为十年之后,这些岗位都会被人工智能淘汰,并问李彦宏会不会有这样的担心?“我是否有同样的担心呢?其实我既担心也不担心,也许十年之后,这些工作岗位都会不复存在。”李彦宏表示。

李彦宏以互联网和技术的发展进程,以及其身处创新行业中的真实案例,阐释了创新、特别是技术创新对于经济与就业的促进意义。发言中,李彦宏还介绍了其代表就业议题组提交的G20智慧(SMART)创新建议,据了解,该项建议得到了二十国集团工商界、商协会、国际机构和智库代表的广泛认可,并将在B20杭州峰会正式递交G20领导人讨论。

李彦宏举了人工智能对于就业值得乐观的一面,“有了人工智能,机器翻译变得可行了,或者说未来几年会更可行。我相信届时会有更多的中国游客会去G20国家旅游。因为没有了语言障碍,他们会多花钱,多买东西,这就会拉动消费,从而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李彦宏称。

李彦宏还举了自动驾驶的例子,“很多人看到这对于司机的岗位的威胁,但是我看到的是相反的情况,因为现在大部分人是自己开车,未来当他们不用开车的时候,他们可以坐在车里,享受各种内容,比如玩游戏、看电影、听有声书。他们会消费更多,购买更多的内容。”李彦宏表示。

自动驾驶是百度目前重点投入的项目,为此还最新成立了L3(自动驾驶)事业部,与2015年年底成立的自动驾驶事业部“两条腿走路”。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ILO)的调查报告显示,2015年全球失业人数达1.971亿,比之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失业水平高出2700万,并且预计2016年和2017年失业人数将分别增加230万和110万。G20各个成员国的青年失业率最低在10%,最高的超出30%。2014年全球女性劳动参与率为50%,而男性劳动参与率为82%。这些数据表明,G20国家仍面临着就业方面的挑战。

B20建议G20采纳“智慧(SMART)创新倡议”——建立一个政府、企业、院校和研究机构共享资源和成果的开放型网络,以推动技术创新为目标,促进全球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

“G20智慧(SMART)创新倡议”提出5大原则:推动可持续的创新(Sustainable innovation)、建立与创新相适应的大型公共服务平台(Massive public platform)、构建普惠的创新网络(Accessible network)、变革不适应创新的制度(Revolutionary reform)、重大技术变革驱动新生产力(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G20智慧(SMART)创新倡议”包含5点建议:加强G20各成员国之间的科技、文化与教育交流;建立“G20创新签证计划(GIVS)”,为G20内部的科技创新人才、企业家提供多边长期签证和快速通关待遇;成立G20创新合作基金;打造G20优势技术分享平台;构建“G20大脑平台”,高效对接各国创新主体的智力、资本、数据、技术和计算资源,推进协调发展和开放共享,创新增长方式。

附:关于建立G20 智慧(SMART)创新倡议

引子: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是G20各成员国共同面临的主要挑战

4月12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布了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2016年全球经济增长3.2%,较其1月份的预测下调了0.2个百分点;预测2017年全球经济增长3.5%,也较1月份的预测下调了0.1个百分点。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ILO)的调查报告显示,2015年全球失业人数达1.971亿,比之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失业水平高出2700万,并且预计2016年和2017年失业人数将分别增加230万和110万。G20各个成员国的青年失业率最低在10%,最高的超出30%。2014年全球女性劳动参与率为50%,而男性劳动参与率为82%。这些数据表明,G20国家仍面临着就业方面的挑战。

一、变革性的技术创新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进而大幅促进就业

回顾过去,人类历史上的每一次技术革命,都极大地推进了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进步,并创造了大量新就业。

我们熟悉的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大幅提升了社会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让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人们可以不再长年埋头于土地上劳作。一大批完全不同于农业的新行业应运而生,制造、商贸、流通等各行业快速发展,吸纳了大量劳动人口,蓝领工人成为这一时代的主力。

萌发于上世纪中期的计算机和信息革命,包括当今发展如火如荼的互联网,将我们的体力和脑力进一步解放,推动社会生产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一大批如分享经济、O2O、OTA、互联网金融等新产业形态层出不穷,白领、自雇就业、灵活就业等成为这一时代的主要特征。

我们正站在新旧技术革命的交界点。上一次技术革命带来的增长红利正在不断减弱,新的技术变革正在酝酿,特别是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等为代表的技术正处在质变的前夜。

目前,这些颠覆性的新技术尚在萌芽期,还没有形成巨大的产业推动效应,甚至一些人还在担心新技术带来的失业等问题。

但我认为,历次技术革命的经验告诉我们,我们应该主动拥抱这些新技术变革。利用新技术来提升效率,改善结构和扩大就业。

过去,技术创新有2个非常大的推动力,一个是战争,一个是商业的力量。在商业文明时代,利用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是我们每个企业家的责任。

二、B20倡导建立G20 智慧(SMART)创新倡议,促进G20经济增长与就业

在G20和B20的互动框架下,建议建立G20 SMART创新倡议,着力推动技术创新,进而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就业。

S(sustainable)——可持续的创新。打造G20创新体系,聚合政府、科研机构、企业、高校、资本等各方资源,以企业为主体,构建可持续的创新生态。

M(massive)——与创新相适应的大型公共服务平台。为技术创新提供广泛覆盖20国的创新支持,包括国家间共享的公共服务平台、国际人才交流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和交易中心等。

A(accessible)——普惠的创新网络。鼓励开放共享,让创业者可以更便捷地利用各种开放资源进行孵化和再创新。

R(revolutionary)——变革不适应创新的制度。新技术在各领域的融合应用,将对原有的组织模式、制度体系等带来巨大冲击,需要不断革新体制机制,鼓励创新发展。

T(technological)——变革性技术驱动的新生产力。举国家之力支持重大科技创新,不断提升基础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和应用创新水平,让技术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三、几点建议

加强G20各国文化、教育、科技创新交流,设立更多G20青年交流项目,让各国青年在成员国旅行和求学,增进各自的文化了解,进而促进更多的合作创新。

建立“G20创新签证计划(GIVS)”。为G20内部的科技创新人才、企业家提供多边长期签证和快速通关待遇。促进各国创新人才的自由流动,从而有效提升各国的科技创新能力。

成立G20创新合作基金。集20国之力推动重大技术创新,由20国政府和企业共同参与,联合成立科技创新基金。支持20国范围内的科技研发、科技成果的商业转化和创新企业的快速成长等。

打造G20技术创新分享经济平台。借鉴共享经济模式,让G20成员国各创新主体的科研设备、计算存储、数据资源、创新成果在平台上实现动态匹配和自由交易,提升创新效率,降低创新成本,加快创新成果转化。

构建“G20大脑平台”。面向人工智能时代的大趋势,建议各国政府、企业向G20全体成员国逐步开放现有的人工智能平台,打造开放共享的人工智能网络平台。高效对接各国创新主体的智力、数据、技术和计算资源,依托统一平台实现协同创新,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