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大外交|李克强东亚峰会重申南海立场,美媒赞中国胜利

澎湃新闻记者 樊诗芸
2016-09-09 21:03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速报 >
字号

9月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万象国家会议中心出席第十一届东亚峰会。  新华社 图

据中国外交部消息,当地时间9月8日中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老挝万象国家会议中心出席第11届东亚峰会时发表的讲话中,用大量篇幅再次阐述了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原则立场。

此前一天,中国和东盟国家领导人审议通过了《中国与东盟国家关于在南海适用〈海上意外相遇规则〉的联合声明》、《中国与东盟国家应对海上紧急事态外交高官热线平台指导方针》,被视为“体现了双方管控分歧,减少冲突的意愿”。

美联社8日发表述评文章称,此次东盟峰会的声明没有提及南海争端的详情或所谓“南海仲裁案”,也没有点名中国,“措辞温和”,是中国在外交、经济和军事影响力的“一场胜利”。

中方重申南海立场

8日的峰会由老挝总理通伦主持,有东盟十国领导人、韩国总统朴槿惠、美国总统奥巴马、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印度总理莫迪、澳大利亚总理特恩布尔、新西兰总理约翰·基和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出席。

李克强在讲话中再次重申,过去十多年间南海地区和平稳定的基础是中国与东盟国家达成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单方面提起仲裁,引入第三方,违背了《宣言》,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搅乱了以规则为基础的地区秩序,损害了本地区和平稳定。”

李克强强调:“至于南海地区的航行和飞越自由,本来就不存在任何问题。”

“李克强的这一表态,是对美日不断以所谓南海‘航行自由’和‘飞行自由’为理由干涉南海行为的一次有力反击。”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研究所亚太社会文化研究室主任许利平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说。

在7日的第19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中,中国和东盟国家领导人审议通过了《中国与东盟国家关于在南海适用〈海上意外相遇规则〉的联合声明》、《中国与东盟国家应对海上紧急事态外交高官热线平台指导方针》。

“这些都充分表明,中国和东盟已经找到了一条既体现国际法规则,又有效管用的办法,也表明中方和东盟国家完全有智慧、有能力处理好南海问题。域外国家应当理解支持地区国家所做的积极努力,而不是渲染分歧,扩大甚至制造矛盾。”李克强表示。

许利平认为,当前是东盟国家在南海问题上的转折点,“东盟国家逐渐发现,在南海问题上过多引入外界因素不仅不能使南海问题降温,反而会升温,不利于地区的和平稳定。”

他说:“各方在这次会议中通过的几个联合声明,也是对全面有效地实行南海行为宣言建立了有效的成果,也为未来南海行为准则的制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正如王毅所说,推动地区和平稳定的钥匙掌握在自己手中。不是别人手中,掌握在别人手中就会将问题变得复杂了。”许利平补充道。

坚持朝鲜半岛无核化

据新华社消息,朝鲜9日宣布进行了核试验,这是朝鲜2006年以来第五次进行核试验,也是今年以来第二次核试验。

就在8日的讲话中,李克强强调,中方坚持维护核不扩散体系,坚持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坚持维护半岛和平稳定,坚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各方要全面完整执行安理会有关决议,共同努力维护半岛和平稳定,尽快使朝核问题回到通过对话谈判解决的轨道上来。中国坚决反对任何可能加剧地区紧张局势的做法,欢迎所有有利于地区缓和的行动和对话。

“中国在朝鲜半岛无核化和朝鲜弃核问题上是非常坚定的,同时也向国际社会表明,朝鲜半岛的无核化需要国际社会配合,比如,美韩不能进行军演、部署‘萨德’刺激朝鲜,让朝鲜在弃核的问题上越走越远。”许利平说。

许利平还补充道:“在朝鲜核问题上,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为朝鲜弃核创造良好的国际氛围,而不是背道相驰。”

李克强在讲话中还提到,东亚仍是远离战争冲突的“净土”和贸易投资较快发展的热土。

“各方应遵循合作经验,把握正确方向,坚持东亚峰会作为’领导人引领的战略论坛’定位,支持东盟中心地位,奉行协商一致、照顾各方舒适度等’东盟方式’,积极务实推动对话合作。”李克强表示。

“强调’领导人引领的战略论坛’定位表明东亚的发展,应更多聚焦在宏观问题上,将微观的问题转交职能部门。”许利平对澎湃新闻指出,“‘领导人引领的战略论坛’表明各国领导人需要借此平台,对全球和东亚的问题进行商讨并达成共识。”

(中国外交在当今的世界舞台上越来越活跃,也越来越引人瞩目。为此,澎湃国际特别开设“大外交”栏目,集中关注中国外交的重要动态,力图全面、客观、专业地展现中国与重要国家间的交往、互动、博弈与斗争,以多种形式呈现中国外交的广度与深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