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德国通过冷战后首个公民防御计划,杞人忧天还是防患未然?

朱江明
2016-09-16 10:28
来源:澎湃新闻
思想市场 >
字号

德国政府建议公民在家储备物资以备紧急需求。

近期,德国政府通过了21年来第一个《公民防御计划》,其中建议公民在家储备可使用十天左右的食物和水等生活物资,以防止“全国性重大危机”发生时各类应急服务可能受到的严重干扰。

鉴于此前德国恐怖袭击频发,德国政府此举普遍被视为应对恐怖活动升温的一项重要举措。尽管现实威胁确实存在,仍有不少德国民众不以为意,甚至在社交网络吐槽近期超市可能会有大抢购。众所周知,德国人一向以严谨认真著称,为何会出现这种“杞人忧天”的举动?

在德国,并非只有普通民众对此计划表示不解,议会中也有部分议员认为此举是危言耸听,会引发不必要的恐慌。不过就目前来看,尽管有部分公民不理解这项计划,德国社会并未出现恐慌状况,舆论甚至普遍以调侃和戏谑的态度看待此事。比如一家德国报纸在对此进行报道时,虽然标题为《世界末日》,使用的新闻配图却是一只憨态可掬的仓鼠,丝毫没有末日临头的紧张感。

事实上, “全国性重大危机”并不是突然出现的新概念,德国法律中明确规定冷战时期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所建造的地下防御设施在冷战后不得改建或填埋,以备未来可能发生的世界大战之用。 事实上,直到1995年德国才放松公民防御政策,并且开始抛售冷战时期的一些战争储备,如防化设备、军服、战略储备钢铁和燃料等。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很多国家在冷战结束后将防空洞和地下掩体变成了地下商城或者其他娱乐设施。

由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恐怖袭击和网络袭击等新的威胁开始出现,德国于四年前开始重新拟定《公民防御计划》。不仅如此,德国政府现今仍在许多秘密地点储存有食品和药品,并会定期检查和更新,在国家出现重大灾难和危机时可以随时启用凭票供应机制……可见,这次新计划公布并不单纯针对恐怖袭击增加,而是一项深思熟虑且历史颇为悠久的政策体现。

民事防护的历史源流

其实,“公民防御”并非德国特有,民事防护(Civil Defence或Defense)的概念在国际上早已有之,国内则一般简称为民防。

民防概念起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前,军事理论就已经发展出总体战的概念,也就是说,战争不再是军队之间的斗争,而是两个国家整体实力的较量。因此,在战争中摧毁对方战争潜力成为交战双方的首要目标,而战争潜力包括但不限于军事单位。在总体战思想的指导下,工业生产能力、科研能力和军民动员能力,都决定着战争的胜负。第一次世界大战是首次践行总体战思想的大规模战争,因此民用目标如工厂、政府机关和主要城市,均成为双方重点攻击的目标。交战双方希望通过持续攻击,来削弱对方工业潜力进而获得战争胜利。

战后,为了研究如何在空袭发生前和发生时保护无辜民众,英国于1924年成立了空袭预防委员会(Air Raid Precautions Committee,ARP),该部门隶属内政部。ARP的主要具体职能除了空袭预警之外,还包括救援、急救、消防和紧急情况下的协管工作,甚至还包括了针对民众的基础应灾培训和避难所、食品中心等服务设施的管理工作,覆盖领域相当齐全,可以看作最早的组织性民防工作。随后,西方国家开始建立类似机构,以应对大规模战争和自然灾害。

美国民间空中巡逻队飞机。

美国在1941年成立了民防办公室(Office of Civil Defense),并与美国军方合作建立了多个类似ARP而更具军事色彩的民防组织,例如现在仍然存在的民间空中巡逻队(Civil Air Patrol,CAP)。正如其名,民间空中巡逻队并不负责与敌方空中武装力量直接交战,而是参与巡逻、搜救等支持性工作,并于1947年正式成为美国空军的辅助组织。现在这支队伍仍旧活跃于美国本土,其任务包括搜索、救援和协助警方缉毒等。民间人士要申请成为CAP任务飞行员,必须持有个人飞行员证书,有累计超过200小时的飞行时数,并且必须通过相关的考试和培训才能上岗,其后每年必须进行飞行考试,确认符合任务基本要求和具备相应专业技能。CAP在财政上主要由各州财政支持,并且归属州政府指挥管理,一般飞行员的年均飞行时数约为25~30小时。

二战结束后,由于冷战中核大战的威胁始终存在,各国都有相应的法律规范民防设施和资源调配。我国1960-1970年代曾提出“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政治口号,除了到处修建地下防空设施之外,相关的动员口号也遍布大街小巷,成为当时国内一景。1980年代后,当年修建的不少民防设施都转变为市场经济服务,像如今遍布各个城市的防空洞酒吧就是当年的民防遗留设施。

生存主义:杞人忧天还是防患未然

不过,对于一个群体来说,《公民防御计划》的出现并不会使他们感到意外,甚至还会因为体会到某种认同感而倍感欣慰。在西方国家,信奉生存主义(survivalism)的生存狂(survivalist)和他们的文化已经颇为流行,笔者就对这种文化现象颇有兴趣,也做过不少相关研究,从2008年汶川地震后开始发表过多篇关于生存主义的专栏文章。

生存主义者的核心理念是,在任何情况下将个人或集体的生存概率最大化。他们认为当社会经历重大天灾人祸,原政府组织保障公民生存的能力会发生缺失,因此公民必须通过自身的储备来渡过难关。生存主义者曾经颇受争议,不少对此不了解的人都会认为这是杞人忧天、庸民自扰的被害妄想症,或者是唯恐天下不乱的无政府主义。实际上,生存主义无非是对未来发生的不测所做足充分准备,是自我保护意识和责任感的体现,甚至可以认为是官方民防策略的补充。

当代生存主义早在上世纪30年代便开始出现,几乎和官方的民防策略是同步的。其原因自然是两次世界大战为当时的民众带来的心理阴影。冷战中,紧张气氛在民间弥漫,全球性核战和生化阴影的笼罩下,生存主义者的数量不断增加,这段时间是生存主义发展黄金期。到了上世纪末,民众还未从冷战结束后难得的和平气氛中松口气,伴随着爆炸、枪击和生化袭击的恐怖主义等新威胁出现,生存主义活动进入了另一阶段。如今,ISIS崛起,更加难以预料的独狼式恐怖袭击频繁发生,二战结束后全球虽并未爆发世界大战,但隐藏在民众身边的灾难性威胁却未消失。因此,生存主义发展从未懈怠,而且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有影响力,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客观威胁的存在因而加入生存狂队伍中。

作为一名生存狂有哪些具体表现呢?对于初级的生存主义者来说,在家中准备好应急食物、饮水和药品并做到定期更新是基础功课。发电机、手摇或太阳能充电器这样的能源储备单位也必不可少,工兵铲、强光手电、多功能工具和卫星通讯设备等户外用品也是必需品。有条件的生存主义者甚至会储备枪械或弓弩以及相匹配的弹药,以应对可能的安全威胁。大部分有条件的生存主义者会将自己的住所改造为避难所,除了在家中储备生存用品,他们甚至会为家中准备可以封闭的铁窗,在仓库里准备可以快速布置的铁丝网,甚至布置好防御外界的射击位,将地下室改装成一个只能从内部开启的地下堡垒。

同时,现代生存主义者越来越重视机动性,他们认为在很多情况下必须做好迅速转移的准备,就像美剧《行尸走肉》中主角不断躲避僵尸攻击一样。因此生存狂们往往会选择容量大、背负舒适、耐造可靠的户外包或军用包来作为载具,装配自己的逃生专用包。经济富裕的生存狂们还会准备一辆经过相关改装的越野车,并在车上储备足够的装备以方便“跑路”。

从生存主义衍生出了每天携带求生工具的EDC(everyday carry)文化。

从生存主义衍生出的EDC(everyday carry)文化在国外也流行已久,并在近几年传入国内。从字面意义解释,EDC即每天必带(不一定每天能用上)的工具。这类工具包括折刀、多功能工具、小型多功能手电、手表、小型破窗工具、打火机、随身电子产品甚至紧凑型手枪(仅限法律允许的国家和地区)等等。EDC工具往往非常轻巧方便携带,这种文化可以看作是生存主义的延伸和简化,并且保留了一定的生存主义的精髓——即虽然不一定每天能用到这些工具,但万一需要用的时候它们必须随手可及。

当生存主义者遇见同道时,相互展示EDC装备成为一种礼节,就像文玩界互相观摩对方的手串一样充满仪式感。当然,在国内任何与器具相关的爱好,最后都将成为一场互相炫富和攀比的盛宴,生存主义者也很难免俗。

废土题材流行:披着严肃外表的亚文化

生存主义者门槛并不低,除了采购和更新装备物料耗资巨大之外,还需要本人持续接受生存和战斗的训练,对体能也有相当高的要求。如果既没有钱体能也不足,那么根本无法加入生存狂的团体。

当然,由于生存主义现在已经成为一种亚文化现象,随之产生的文化产品也开始在市场上走俏。无论影视还是游戏产业,生存主义题材都大受欢迎。在影视或者游戏作品中,核战、瘟疫、生化袭击、僵尸危机、人工智能起义和外星人袭击等设定,都颇受普罗大众的欢迎。如何在资源短缺、社会动荡甚至政府组织不复存在的情况下生存成为一个引发众人想象的问题。

《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剧照。
动画电影《机器人瓦力》也可以纳入废土题材。

这个题材下颇为成功的小说、电影和游戏不胜枚举。在影视方面,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从1979年上映的《疯狂的麦克斯》系列,其前三部曲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一经问世便取得成功,并为之后的影视和游戏制作人带来无限灵感,去年上映的第四部《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更是于今年狂揽六座小金人,可以算作非院线电影中最成功的一部。除此之外,《终结者》系列和感人至深的动画电影《机器人瓦力》都可以纳入废土题材。在电子游戏界,1988年EA公司则直接推出一部叫做《废土》(Wasteland)的游戏,开创废土生存主义游戏先河,在此之后的《辐射》系列、《无主之地》系列以及被称作“显卡杀手”的《孤岛危机》系列,都是业界十分成功的单机大作。

也就是说,民防和生存主义在今天已经不仅仅是一种预防天灾和战争的应急措施,而是成为了现代都市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由此看来,是否真有灾难来临似乎已经没那么重要,只要你们开心就好。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