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WATIC访江立敏|数字科技,让我们成为更懂生活的建筑师

2021-11-12 12:1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WATIC系列专访旨在通过建筑科技创新力量加速建筑行业变革,采访将覆盖超过百万人群,意图聚集科技创新企业、学术机构、行业协会、建筑设计及城市规划等领域专家、领军人物。

内容将围绕创新科技在城市与建筑中的应用,探索新型建筑科技如何赋能城市建设,助力城市未来可持续发展,以专业的内容为产业链和创新链的融合发展带来借鉴意义。

vol.8

“数智营城”

系列专题采访

Digital & Intelligent Technology Build a Smarter City

江立敏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

建筑设计四院院长、四时方院设计研究中心主持人、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特聘专家、

中国建筑学会医疗建筑分会副主任、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高等院校分会医养建筑学术联盟主任

2021年11月3日

10:00

采访时间

WATIC: 感谢江院长能够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受世界建筑科技创新俱乐部的专访,想请问江院最近是否持续在产出新的好作品?有哪些最近落成的项目能与我们简单分享呢?

江:您好!谢谢你们的专访。我们基本上每年都有大约70-80个设计项目,每年也有不少项目建成,这里我想先分享两个校园类的比较经典的项目。第一个就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新园区一期建设,这个项目在现阶段基本是已经完成并交付使用了。中科大的学科背景无需赘述,在这个园区设计与建设中,我们将最近几年关于世界一流大学规划设计的研究成果糅合了进去,在这个校园中体现了我们对于“未来大学”的期待以及校园环境当中如何体现未来教育理念的变化。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新园区整体鸟瞰图 ©同济设计四院

图书教育中心效果图 ©同济设计四院

第二个校园项目是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一期建设,我们针对其长三角研究院的独特性做了一系列的研究。目前也已基本建成,我们就其本身的特殊定位正准备与衢州地方政府开展一系列的推广活动和宣传策划。

,时长00:30

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学院2021贺岁短片

©来源见视频封面

其他的校园类建筑中,我们今年也完成了包括北京理工大学嘉兴校区这样的创新类项目设计工作,我们的设计方案在国际竞赛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在实施阶段,我们也整合了四家国内知名的设计单位共同参与,达到了设计领域内的资源整合、共享。

在公共建筑方面,我们也在持续产出好项目,其中就有今年有关于“建党百年,重走一大路”的重要项目——我们与MAD、铁四院共同合作的嘉兴火车站片区的整体改造提升,也就是为人熟知的“森林中的火车站”,我们作为深化落地的总控单位承担了大量工作。其他今年要落成项目还包括长白山的两座重要枢纽,长白山机场及高铁站。在医疗建筑方面,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青浦院区,也就是上海本地俗称的“红房子医院”亦将建成。

嘉兴火车站片区整体改造提升 ©同济设计四院

被誉为“最美森林高铁站”的长白山站

©邓哲(来源:人民日报)

长白山站 ©同济设计四院

长白山站候车大厅

©刘宇(来源:人民日报)

长白山机场二期扩建工程 ©同济设计四院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青浦院区 ©同济设计四院

WATIC: 您认为对于建筑设计行业来说,数字赋能意味着什么?您理解的建筑设计实践中的数字化具体是指哪些方面?作为医疗建筑领域内的建筑设计专家,我们在实际设计中有哪些创新科技介入吗?可否与我们分享一个项目作为案例呢?

江:数字赋能在建筑设计领域表现为设计思维、设计方法、设计手段、以及设计价值延展等方面带来的变革,作为设计活动的本体——设计师,一方面要保持开放心态,积极融入其中,可以说,我们以往习惯的思维界面被打破了,我们需要在更宽广的维度来看待设计问题,运用先进的数字技术拓展我们的设计边界、深度、广度。同时,还要关注设计的本质,就是不断完善和改进人类的生存环境,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具体的建筑设计实践中,也是伴随着技术进步而改变,比如数字技术进步带来分析手段的改变,先进的设计软件的运用带来设计手段的革新,像位于广州南沙的国际金融论坛(IFF)永久会址项目,我们一方面整合了多项复杂技术实现高完成度,同时也运用BIM正向设计来实现设计手段的提升。数字建造技术给设计创造了无限可能——未来可期,天地广阔。

柱位对位参数化设计

国际金融论坛(IFF)永久会址 ©同济设计四院

汇水分析

国际金融论坛(IFF)永久会址 ©同济设计四院

在医疗建筑方面,我们提出了一个叫做“从微创到微创新”的设计理念。“微创”,顾名思义,就是微小的创口、创伤,是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只对患者造成微小创伤、术后只留下微小创口的技术,我们把这个概念引申到建筑领域,叫“微创新”。我们对医疗建筑实施“微创新”的设计方法,就是在若干领域进行一些局部少量的调整之后,从而会对医疗建筑本身设计品质的改善有很大的提升。

举一个例子,最近完成的中国医学科学院附属深圳肿瘤医院来说,我们引入智慧设计的理念,开展智慧医疗,智慧物流,智慧停车、智慧 BIM(深圳市 bim 创新一等奖)等方面的运用,取得了较好的设计成果。我始终认为建筑设计行业内的科技赋能应该是“以人为本、为人服务”的,科技的引入最终还是要为人创造更好的疗愈条件、生活人居条件而存在的。

中国医学科学院附属深圳肿瘤医院整体鸟瞰图

©同济设计四院

此外,我们通过科技手段整合了在这个领域内的设计资源,譬如我们与同济大学经管学院就曾专门设定过一个课题,来解决医疗建筑工艺流线的合理配置问题。像我们在浙江衢州龙游六春湖景区山上滑雪运动公园的雪具大厅项目,就运用了先进的数据模拟技术实现了设计性能的大幅度优化。我们基于这些大数据的分析,对于我们前期关于建筑设计的策划是事半功倍的,这其实都归功于数字时代给我们提供的便利。

通过CFD数值模拟,验证了高大空间夏季室内无空调能耗运行的可行性

浙江衢州龙游六春湖景区山上滑雪运动公园

-雪具大厅及相关工程 ©同济设计四院

雪具大厅的结构形式——经过多种比选,在采用传统拱梁结构体系的基础上专项研发钢-木组合构件及其受力受弯性能,优化梁体截面

浙江衢州龙游六春湖景区山上滑雪运动公园

-雪具大厅及相关工程 ©同济设计四院

WATIC: 我们发现一个很有诗意的抬头,叫做“四时方院”,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名字的由来吗?我们发现,“四时方院”活跃在各个网络平台上,一改往日我们所认知中的“国企大院”严肃的形象并产出了一些特别有趣的衍生产品,能告诉我们做这些的契机是什么吗?

江:作为传统意义上的大型设计院,通过一次次的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实践,我们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这些人才都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由于工程设计周期短、技术要求复杂、整合资源多、工程责任重大等原因,往往大院会给人一种严肃、刻板、保守甚至神秘的印象……然而,在当今这个开放、共享、多元的时代,我们会发现我们所从事的建筑设计行业除了工程技术的背景以外,本质上还有更多人文关怀的内涵需求,因为我们的设计最终是为人服务的,我们需要在继续保持和强化设计团队强大的工程技术能力以及资源整合能力的基础上,让我们的设计师作为“有血有肉的人”丰满起来,让我们的设计团队的人文情怀展现出来,让我们的工程设计与自然更好的和谐、文脉更好的传承、让我们的人文关怀更多地传递给使用者。

“四时方院”的“四时”代表着春夏秋冬、晨昏昼夜,可以理解为是一个时间概念。我们通过“四时”去回应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岁月轮回”概念——这与西方文化中,更多的是强调线性概念是有区别的。那么,“方院”便是中国式的空间概念了,无论是在南方还是北方都有我们认知中的“院落”。因此,“四时方院”是一个时间、空间上的有机结合,既包含了建筑学上的意义,因为建筑本质上来说,就是关于时间和空间的艺术,另外这个名字也与我们的建筑设计四院形成了一定的联系,感谢大家都能喜欢这个名字。

我们希望“四时方院”是一个学术平台,能积极开展内部交流和与外界的互动,在这些交流互动中展现我们设计师的风采和设计团队的综合技术能力——比如我们有一档栏目叫《前置评论》,是聚焦我们正在设计中的并且是落地实施的项目,邀请行业内的建筑学者和建筑师参与,让专业的、高端的学术批评与我们的设计实践结合,我们希望通过打破对外交流的这一层“屏障”,让我们的建筑师更多地与业内专家们进行交流,在推广我们的设计巧思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最近我们改造了内部的活动室,并命名为“Vker(V刻)空间”,后续会推出一系列学术活动,除了前面说的前置评论,还有Vker讲堂,Vker沙龙,ThinkSpark,IAM等栏目。再譬如,我们在中秋时节推出的四时方院月饼伴手礼,由建筑师设计的由内至外的文创衍生产品,是一次文创周边活动。作为第一次的跨界尝试来说,确实反响非常不错,甚至爆出了“一饼难求”的说法。在这里,我也想向大家再次感谢对我们的衍生设计的喜爱,我们也希望在更多的项目上进行文创周边的创意尝试,欢迎大家持续关注。

月满中秋月饼衍生设计 ©四时方院设计研究中心

设计感满分的月饼盒包装设计 ©四时方院设计研究中心

WATIC: 作为同济大学建筑学硕士导师,您认为现在的建筑学学生与当时您上学时发生了哪些变化?课程设置是否也随着大家普遍应用创新软件而随之变化?您认为,建筑设计是否也应该接收一些像计算机系的跨领域人才?

江:我认为,建筑学教育可以宽泛化,除了培养学生在建筑设计及其相关领域的能力外,更多的是一种对世界对社会的综合认知,有城市、生态、技术、人文、历史等方面的综合学习思考,建筑学学生的职业适应面可以宽泛一些。话说回来,建筑师之所以可以成为建筑师,这个行业的专业性相对还是存在的,这个专业本身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还是特定存在的。

近年来,我们也发现新的建筑学学生们对于层出不穷的高新软件的运用越来越游刃有余,我认为这要感谢于我们现在所处的互联网时代,造就了我们的建筑学人才掌握了更多的计算机技能,为建筑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创造性。当然,在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化的今天,应该鼓励不同专业之间的互动。如果学计算机的同学对城市、建筑、空间、环境感兴趣,也不妨跨跨界,或许会有另一番精彩呈现。

WATIC: 恰逢最近是秋招季,江院长是否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想要传达给即将踏入职场的建筑师“萌新”吗?

江:在我看来,建筑学学生们的视野相对来说是非常开放的,各种学术资源也非常丰富。但我有一个忧虑就是现在的年轻建筑师们普遍思考深度还略欠缺,简而言之就是大家工作中所呈现的“快餐式思维”越来越多,这点我认为或许是受时代的快节奏影响,大家普遍思维方式发生了转变,但其实有深度的思考还是至关重要的。要经常反思建筑和城市的本质是什么,人的需求是什么,自然对于人的意义何在,降碳技术如何运用与建筑实践,空间的意义与时代的变化如何互通,大数据智能技术是目标还是手段,等等。

“建筑师也是生活家”,一位不懂得设身处地、以人为本的建筑师,又该如何为“人”去做设计呢?他所设计出来的建筑空间是否还符合“人”的生活状态、生活习惯呢?因此,我希望各位年轻建筑师、设计行业从业者都可以保持深度思考的习惯。做一位“生活家”,真真正正地为“人”去做设计。

”建筑师也是生活家“——江立敏 ©四时方院设计研究中心

对WATIC大会的期待:

关注建筑科技在我们城市和建筑领域的运用,如何以创新的思维来持续改进我们的设计,我认为是这个时代的迫切需要。作为这个领域的相关从业者能够借由世界建筑科技创新大会,更全面地获取科技在城市和建筑领域所运用的知识和信息,以更开放的心态积极参与交流互动,这是我们大家都很有必要且需要一直持续关注的一件事,预祝2021世界建筑科技创新大会能取得圆满成功。谢谢!

江立敏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

建筑设计四院院长、四时方院设计研究中心主持人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特聘专家

中国建筑学会医疗建筑分会副主任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高等院校分会医养建筑学术联盟主任

采访人:萌萌|ARCHINA建筑中国新媒体运营

编辑排版:萌萌

校对:重重

WATIC大会:

备受全球建筑业关注的2021 WATIC世界建筑科技创新大会将于2021年11月24日至26日在中国海口举办,WATIC大会是世界建筑科技创新集结地,聚集建筑科技领域的从业者、意见领袖、媒体、学者、投资人,以及关注该领域发展的跨界人士,主要聚焦于数字化技术、人工智能、智能建造以及技术创新在建筑行业的应用,加快传统建筑行业相关从业者的发展,势必要以数字化理念、科技赋能为引领,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历史性机遇,进而抢占新经济发展的主动权。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