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重庆816地下核工程景区开放,系中国两大核燃料基地之一

“上游新闻”客户端综合新华社、重庆日报
2016-09-26 12:20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816地下核工程景区。  本文图片均为 重庆日报 图
9月25日,位于涪陵白涛街道的816地下核工程景区开门迎客。这是中国三线建设期间为数不多的两个核燃料基地之一。数据显示,从1966年开建至1984年停建,约有6万多人参加工程建设。洞体工程设计可以预防100万吨氢弹空中爆炸冲击和1000磅炸弹直接命中攻击,还能抵抗8级地震破坏。悠长神秘的引水洞充满了科幻色彩。

816地下核工程总建筑面积10.4万平方米,大型洞室有18个,道路、导洞、支洞、隧道及竖井等达到130条,所有洞体的轴向线长叠加达20余公里,其中,最大洞室高达79.6米,侧墙开挖跨度为25.2米,拱顶跨度为31.2米,面积为1.3万平方米。这样“洞中有楼、楼中洞有,洞中有河”的工程设计在1978年曾获国家科技大会奖集体奖。

816地下核工程景区。 

如今对外开放的景区综合运用声光电效果,并模拟还原核工程原有部分功能,例如104大厅曾是中国第一台原子能发电厂所在地,这里模拟设置了汽轮发电工作等场景。

同时,816工程的历史背景、定点选址、工程建设、解密开放等内容,也通过图片、实物等形式在景区内有所展示。

816地下核工程景区。

“为了不破坏洞内原有结构,让游客在原生态基础上感受到更多视觉、听觉所带来的综合性体验,我们运用了声光电效果。”参与“816工程”封闭打造的重庆建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元军告诉记者。

“我们在101区域3楼锅底搭建了玻璃廊道,模拟核原料的反映绿光,游客从锅底上方穿行而过,可身临其境地感受锅底50年的沉积;在全长约3公里,储水量为2.4万立方米的‘816工程’供水系统引水洞内,我们布置了蓝色及红色环形灯带,能让游客看清楚整个供水系统。”张元军说。

“之前我们开放的代号101、104区域只是整个工程的‘冰山一角’,这次改造工程将全新开放105、221、229区域,全程游览时间从原来的1小时增加到3小时左右。”中共重庆涪陵区委常委、副区长刘康中告诉中新社记者,“我们要把‘816工程’打造成为集核科普中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互动体验中心为一体的综合体项目。”

816地下核工程景区。  

被誉为“深埋山间的绝世和氏璧”的“816工程”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1966年,经时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批准,重庆涪陵白涛镇建造了为制造原子弹提供核原料的地下核工厂“816地下核工程”。“816工程”主要生产钚239核燃料。

2002年,“816工程”被国防科工委正式下达解密令,它的神秘面纱由此揭开。2010年,“816工程”首次作为景点向游客部分开放。随后,为了进一步完善升级景区设施,2015年涪陵区政府对“816工程”进行为期一年的全封闭打造。

50年前,神秘的“8342部队”进驻重庆涪陵深山,18年投入6万余兵力施工人员从四面八方而来,在这里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他们把自己的一生以及子孙后代都献给了国防事业。

816地下核工程主控室 。  视觉中国 资料图

由于当时的保密制度很严格,一对兄弟都工程里施工,但是彼此并不知悉。一次,兄弟俩在镇上偶遇,还不敢相认。类似的故事,在这里并不新鲜。

816地下核工程展览馆内,摆放着当时建设者们留下的各种物品,静静的诉说着那段难忘的历史。

816地下核工程施工期间,有100多名建设人员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平均年龄仅21岁。如今,76名牺牲人员被安葬距离工程几公里远的一处烈士陵园,这里环境幽静,松柏苍然。

(原题为《重庆地下核工程开放 可抗8级地震》)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