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乡村共富策⑦手记:没有禀赋优势的村子,如何走向共同富裕?

澎湃新闻记者 彭艳秋
2021-11-15 07:19
来源:澎湃新闻
财经上下游 >
字号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一文中指出,“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

农村共同富裕工作要抓紧。中国有超69万个行政村、超260万个自然村,如何让如此大规模的村庄实现共同富裕,需要探索出一条条不同的路子出来。乡村如何振兴,农业如何产业化,农村资产如何盘活,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如何增加?一系列问题需要结合各地实际予以解答。

澎湃新闻调研采访了浙江仙潭村、江苏美栖村、吉林孙家屯村、江西进顺村4个不同发展模式的村庄,探寻其在共同富裕道路上的实践,同时专访了国内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以期对上述问题的解答提供参考。

中国地域之广,地貌之丰富,人口之多,使得乡村之间的差异大于城市之间的差异。我们希望能够发现那些获得良性发展的村庄有何共性,以及找到不同的村庄,能够实现产业振兴的因素,到底是什么。

澎湃新闻记者走访的4个省份4个不同的村子(仙潭村、美栖村、孙家屯村、进顺村),呈现出了当前中国农村经济发展路径的多样性,也呈现出破解村民增收困境的不同思路。不能忽视的是,这4个村庄,都有一些先天禀赋优势:江西进顺村位于南昌市近郊、伴随城市扩张实现发展;浙江仙潭村位于旅游资源丰富的莫干山,离人口聚集的上海、杭州都较近;吉林孙家屯村有大片土地、便于规模化机械化耕种;而美栖村,地处长三角,背靠相对便利的物流和消费力较强的城市人群。

乡村的振兴和共富需要在尊重经济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实践。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人的作用也很关键,尤其是带头人的理念和思维。

从乡村产业化的角度看,要实现经济的稳健快速增长,禀赋允许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地往高附加值的领域和价值链转移。美栖村从普通农田转型到玫瑰种植加工,孙家屯村通过压缩环节减少浪费提高整体的经济产值,进顺村通过“飞地经济”做大村集体收入,以及仙潭村立足民宿共享客源提升基础设施等措施。

另外一个角度看,产业振兴做起来的村庄,往往以管理企业的方式在经营村级经济,而村集体经济以企业的方式运营后,参与的是市场竞争,需要做好在市场中长期战斗的准备。

正如武汉大学社会学院院长贺雪峰告诉澎湃新闻记者的,“全国拥有资源优势加交通区位优势的村庄,占比不会超过5%。”因此,除了上述提到的那些具有较好禀赋条件的村庄,我们更要去关注下面两种村庄。

一是,一些自然条件恶劣的村庄。正如贺雪峰和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陆铭对澎湃新闻记者说的,这样的环境和自然条件,人要搬出来,一方面还社会生态资源,更重要的是,让村民拥有更多可能性。

二是,自然条件并非恶劣,但要发展经济却又很难找到优势的村庄。如一些山村,条件并不是不适合居住,相反,有山有水环境优美,村民不需要整体搬迁。但这样的山只是环境较好,远离人群聚集地,想要开发成旅游景区,颇为困难,想要发展农业,人均耕地面积又少,想要发展工业,也不大可能。

如何让这样村庄的百姓实现共同富裕呢?两位学者,再次达成一致,一方面支持进城务工,“让他们安心进城,稳定就业”,要“解决好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教育等问题”。另一方面,对留守乡村的人群,提供相应的保障,从医疗、养老等措施和制度上,为乡村的这部分人群规划和落实更多。

因此,共同富裕这一仗,不是轻轻松松能够打下来的,要做好长期努力的准备,充分评估其艰难程度。从更加长期和宏观的视野去看待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方向应当还是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适度转移,使得留守乡村的群体能够在各项制度的保障下获得就业、收入、教育、医疗、养老等。在这个过程中,逐步缓解城乡差距,从而使得乡村也能吸引城市人群回归,逐渐达到平衡,以至于最终可能实现城乡差距的消除。

从这个角度上讲,共同富裕,不是地理方位上的每一个村庄振兴,而是人口意义上的共富。

    责任编辑:郑景昕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