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1 / 33
图0
图1.中科院把卫星列为1958年的第一件大事,581任务由此得名
图2.中科院提出“苦战三年,实现上天”,后来又改为1959年国庆节发射,搞献礼工程。
图3.从左至右分别是上海地区抓总研制的风暴一号、长征二号丁、长征四号和长征六号
图4.中科院并非一无所获,这一时期力学所在液氢液氧动力系统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于1966年11月成功进行了500千克推力发动机试车。后将技术资料转给七机部一院。
图5.1960年5月28日毛泽东主席在上海新技术展览会参观中国首次发射成功的试验型探空火箭
图6.当北京方面在西北大漠一次次读秒时,上海的火箭还停留在纸上
图7.雪上加霜的是中科院的卫星研制力量也在文革中划归七机部
图8.并联和串联两种火箭构型都能实现洲际射程,后者显然更具军用潜力
图9.1971年试射的“东风五号”01批Y1弹完全是“大会战”产物,远未达到设计目标,遑论定型。
图10.与NASA相比中国国家航天局基本就是航天系统的外事办公室,负责国际间的迎来送往
图11.“八年四弹”规划的中远程导弹4000千米射程指标并不足以从青海预设阵地打击莫斯科
图12.八年四弹
图13.1964年国民经济调整基本完成,人造卫星工程起死回生
图14.东风四号
图15.YF-2A
图16.80年代中期试射的“东风三号甲”依旧沿用红烟硝酸,可见推进剂的改动绝非易事
图17.CZ-7最初被命名为CZ-2FH,意即换代产品。看似“只是”换推进剂却用了10年时间。
图18.当人们都以为人造卫星工程要进入快车道时,更大的危机却近在眼前
图19.我国在1966年8月将卫星运载火箭命名为“长征一号”
图20.聂荣臻
图21.为了保证全弹试车顺利进行,钱学森亲临现场督战
图22.虽然在技术上有很深渊源,但“东风四号”与“长征一号”是按两个型号独立设计的
图23.生逢乱世,东风四号也被刷上语录
图24
图25.严东生成功解决了洲际导弹再入防热问题,大国长剑经此磨砺方成利器。
图26.“实践二号”卫星最终以一箭三星方式由“风暴一号”发射
图27.哈工大校园内的CZ-1C
图28.DF-31TS共进行过三次亚轨道飞行,只有第二次完全成功
图29.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曾将DF-31TS命名为“长征一号丁”推向国际市场
图30.由于射程不足,DF-31必须部署在东北地区
图31
图32
观棋丨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长征一号”火箭的漫漫长征
2016-10-01 10:59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防务>
+1
收藏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