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经济痕迹︱中国与全球化:玩完了吗?

简容
2016-10-14 17:28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研究所 >
字号

近来的几则消息,让我颇为焦虑:

消息一:9月27日,世贸组织(WTO)警告说,全球贸易增速将持续下降, 2016年预计增速为1.7%。这已是该机构今年第二次下调预期。

消息二:9月中旬,日中经济协会派出史上最大规模访华团(涵盖70家日企,约230人),建议中国改善经营环境,包括“设立接访窗口,统一处理海外企业撤出中国市场时的手续”。

消息三:5月12日,欧洲议会通过非立法性决议,反对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亦即欧盟可能不会如期履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第15条义务,在2016年12月11日之后继续在对华反倾销调查中使用“替代国”做法。

是的,外面的世界不再精彩。08年危机对全球总需求造成了巨大冲击,全球贸易持续萎缩,“逆全球化”成为趋势,中国经济的外部环境日益严苛——从可见的投资、出口,到不可见的规则限制。那么,当外面的世界不再精彩,中国和全球化还有未来吗?

中国和全球化有过好时候,可以说没有这些好时候,就没有今天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如果用“出口/GDP”的指标来衡量,我国经历过两次全球化红利,“出口/GDP”的比值持续超过全球水平(见下图)。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WTO,国家统计局,作者计算

第一个全球化红利期出现在1992-1997年,从“南巡讲话”到“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1992年有关“姓资姓社”的争论刚刚结束,我国经济亟需摆脱所谓“短缺经济”的状态,扩大产能成为首要任务。于是在“发展是硬道理”的政治背书下,外部资本被引了进来, 与国内庞大的土地和劳动力要素相结合,快速形成产能再出口到国外,亦即“两头在外”的经济模式。我把这一阶段称为“引进来的全球化”,也正是在这一阶段,我国经济增速出现了第一次连续五年的两位数增长(1992-1996)。

第二个全球化红利期出现在2001-2011年,从“加入WTO”到“欧债危机”前。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我国首次实施“积极财政”, 通过加大政府支出继续增加产能来保证经济增速。但新问题随之产生:产能怎么消化?2001年的“入世”给出了答案——通过加入世贸组织,中国产能和全球市场完成了对接,我将之称为“走出去的全球化”。和第一个红利期一样,中国经济再次出现连续五年两位数增长的局面(2003-2007),不同的是这一轮的红利更长久,直到2012年欧债危机爆发。

稍作比较,我们发现第一次全球化红利更像是热身和准备,该时期中国出口占全球比重和GDP占全球比重基本重合;第二次则是集中释放,中国出口占全球比重大幅超出GDP占全球比重,中国出口占GDP的比重也大幅超出全球平均水平。

进一步归纳的话,可以得出下面几个等式:

等式1:总需求=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净出口需求。即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其中又有内需(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和外需之分。在上述两个全球化的红利期,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均有外需的显著拉动。

等式2:国民收入=本国投资+本国消费+净出口(及变形式:储蓄=投资+净出口)。即消费需求不足对应着高储蓄,必定促成高投资和贸易顺差;反过来,持续的贸易顺差又会进一步推高储蓄率。在上述全球化红利期,我国储蓄率显著上升,尤其是第二个红利期,中国储蓄占全球的比重超出了出口和GDP占全球的比重。

经过两次全球化红利,羽翼渐丰的中国还需要全球化吗?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虽然旨在拉动内需的调整正在进行,但我国的储蓄率至今仍维系在48%左右,依然是高储蓄国家。也就是说,单靠内需还不足以拉动我国经济的马车,至少在成为高收入国家之前,我们还是要想办法再次拥抱全球化

第一次拥抱我们靠的是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甚至还有低环境成本、高政策优惠来吸引全球化;第二次我们有高性价比的产能、高回报的产能控制权和国内市场。假如我们和全球化还有未来,那会是靠什么呢

我想有几点是必须的:符合市场机制的商业环境、有条不紊的开放政策、稳定的政治社会预期,以及法治原则下降低交易成本的举措。良禽择木而栖据,金融风暴过后的全球市场,“良禽”原本就所剩不多,我们除了提高自身在全球贸易和投资中的竞争力,别无选择。

注解:

根据《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第15条的规定,在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中,倾销幅度的确定可以不以中国实际成本数据为依据,而选择一个市场经济第三国或进口国的同类相似商品价格,即“替代国”做法。该条款的适用期限是15年,将在2016年12月11日失效。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