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莫迪向印农民道歉,拜登公布体检报告

2021-11-22 17:5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世事如棋局局新!

眼下,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显著增多。在此背景下,每天醒来,世界都上演着独一无二的剧情。

11月20日这天,美国和印度各发生了一件大事,每一件都很值得咀嚼和推敲。

先来说美国,千呼万唤始出来,拜登健康报告公布。

作为美国历史上年龄最大的总统,拜登自上台以来,一直饱受外界对其健康状况的怀疑与猜测。

11月20日恰逢拜登79岁的生日,当天,白宫公布了拜登最新的体检报告。

报告中称:拜登依然是一名健康、精力充沛的男性。他能够成功地履行总统职责,包括国家元首和三军统帅。

除了体检见结果,至少还有以下细节值得关注。

1,此前一天,也就是19日,拜登前往美国总统御用医疗机构——位于马里兰州的沃尔特·里德国家军事医疗中心进行体检。

这是拜登自今年上台以来首次例行体检,他上一次进行体检,还是去年大选期间。

2,由于体检项目中包含结肠镜检查,需要进行全身麻醉,拜登将总统权力短暂已交给了副总统哈里斯。

虽然只有短短的1个小时25分钟,虽然小布什也曾在体检时短暂移交过权力,但哈里斯依然创造了历史——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担任过代理总统职务的女性。

3,提交报告总体认为拜登身体健康,但白宫医生奥康纳表示,仍有两个状况需要留意。

第一个需要留意的是拜登最近频繁“清嗓子”,奥康纳认为这可能是胃食管反流的症状。

奥康纳还指出,除了需要频繁清嗓子外,这种消化系统疾病还有可能导致咳嗽和鼻窦充血。

第二个则是拜登“步态僵硬”。奥康纳认为,拜登的步态较之前更不流畅,尤其是在早上,症状会更加明显。

4,细心的人应该都发现了,这份体检报告并没有对拜登的精神和认知能力做过多描述,只是笼统地称“拜登身体健康,适合履行总统职责”。

5,更值得注意的是,拜登的体检报告的“调性”与特朗普的非常相似。

去年6月,拜登的年度体检报告公布,白宫表示没有什么大问题或者需要报告的情况,因为特朗普的各项身体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内。

但问题在于,即便美国总统拥有世界顶级的医疗保障,但像特朗普和拜登这种年纪的老人,说身体一点问题都没有,恐怕没人会相信。

特别是拜登,自上台以来,口误不断、瞌睡连连、甚至还在登机时“5秒3摔”,这也能称得上“健康”吗?

但对于拜登而言,这份体检报告多少能减少一部分质疑他身体状况的留言,目的其实已经达到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在美国,总统的健康状况被视为“最高机密”。但凡被公布出来的体检报告,几乎都是漂漂亮亮的。

至于拜登真正的身体状况,恐怕只有他本人及核心圈官员才知道。只能说,但愿拜登是真的“身体健康”吧。

第二件,终于服软了?莫迪向印度农民公开道歉。

20日,莫迪发表全国电视讲话,宣布废除三项饱受争议的农业改革法案,并向全体印度农民道歉。

莫迪承认,在推行这些农业法案中存在不足,没能向印农阐明道理。他还呼吁农民尽快结束抗议,并返回家乡。

去年9月,印度政府强推三项有关放松农作物价格的法案,目的是将农产品收购权交还市场,政府逐渐淡出农产品主收购渠道。

但这些法案遭到印度农民的强烈反对,农民们担心,一旦农产品收购权交还市场,势单力薄的他们根本无力与大型收购公司讨价还价,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

在与政府交涉无果后,自去年11月开始,大批农民开始在印度各地举行抗议活动,并一直持续至今。

不仅如此,几乎每周末都有来自各地成千上万的农民,或是步行、或是乘坐拖拉机、乘坐公交车前往首都新德里,举行抗议集会。

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在新德里“安营扎寨”,誓言不废除农业法案就不会停止抗议。

在此之前,农民抗议代表已经和印度政府进行了11轮谈判,但由于政府始终不愿废除这3项农业法案,每一轮谈判都以破裂告终。

那么问题来了,态度一直十分强硬的莫迪,又为何突然向印度农民“服软”?

这其中的原因并不难分析。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印度有10亿人都是农民,任何政客都不能忽视这一庞大选民群体的存在,即便是莫迪也不例外。

今年5月,莫迪所在的印度人民党,在西孟加拉邦选举中遭遇惨败。而即将举行选举的两大邦——北方邦和旁遮普邦都有大量农民人口。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莫迪再不解决农民抗议问题,恐怕又要吃到“败仗”了。

但莫迪向农民抗议群体的妥协,也有不小的副作用。

一方面,虽然莫迪宣布废除农业法案,但由于此前已经与政府对峙了整整一年,农民的不满情绪依旧强烈。

另一方面,莫迪本来就是靠着印度教民族主义,以及不惧批评的强人形象上台的。现在突然向抗议者“服软”,可能会削弱他在支持者心目中的形象。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印度是一个特殊国情国家,莫迪的求变情绪可以理解,但他应该知道,强硬绝不是用在本国人民身上的。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果莫迪只是为了选票而向农民群体服软,大规模农民抗议再次爆发只是时间问题。

相同的危机第二次出现时,往往会比第一次更严重。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