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在中小学推广国学经典重要,推广甲骨文更重要?

高金平
2016-10-27 10:12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退休后我重拾学生时期的爱好进行书法学习,期间对甲骨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主要源于我华东师大汉语言专业毕业以及在部队从事新闻工作的基础。在学习甲骨文时,我对甲骨文已被确认的两千多字的形体、结构、声音、本义及引申义进行了认真学习研究。为此我专门到河南安阳甲骨文发现地考察,到首先发现甲骨文的清代王懿荣故乡烟台福山走访,从而对甲骨文加深了认识,培养了感情。于是,我便在微信圈中搞了个“一日一字”专栏,每天向大家介绍一个字,从甲骨文到金文、篆、隶、楷的字形演变,以及甲骨文的本义及引申义,这一举动很受大家欢迎。在大家的鼓励下,我坚持了三年多。

由于“一日一字”的影响,近年来一些单位、学校和社区请我讲课。在这些活动中孩子们对甲骨文的热情和喜爱,以及他们反应出来对甲骨文敏感和灵性,不得不使我产生了一些想法,为什么不在孩子们中进行甲骨文启蒙教育呢?于是,我走访了一些学校和基层教育部门,接触部分老师和教育部们领导,才知道他们也有我同样的想法和疑问。这些学校老师等教育工作者虽已在甲骨文启蒙教育中做了许多工作,如书法兴趣小组,编写甲骨文图对照表,等。但大范围普及推广或有计划有目标有时间保证进行学习,那还做不到,因为这样就有脱离教育大纲的问题。

那么,甲骨文在中小学进行启蒙教育有必要进入大纲吗?

甲骨文

一、甲骨文发现至今一百多年了,其研究成果至今依然局限在断代、文物开掘、甲骨学建立、书法研究上,而甲骨文最强大的汉字功能却没有完全充分发挥。

甲骨文是汉字的早期形态,虽然离我们久远,但在学习中依然可以由形及义、由义求形、由义断音,也可以由音测义,或从声旁断字音,只要让中小学生掌握这些规律,加上了解甲骨文到今字的演变知识,对他们理解和使用今天的汉字势必有很大的帮助。由于一直没有很好地推广普及,至今学生学习汉字还处在死记硬背阶段,由字到词的意义理解也便障碍叠生。学生如此,社会大众面对古文字也是一筹莫展,这些现象对于我们这个国度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每一个甲骨文都是中华文化的语言符号,每一个甲骨文都反映了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风俗习惯、礼乐制度和思想智慧,对每一个甲骨文的解读与分析都可能获得一个生动故事的浸润。中小学生从学习甲骨文中将会得到历史、文明和先人智慧的滋润和培养,其汉字的修养毫无疑问比那枯燥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要强多了。如“岁”字,甲骨文里右侧为刀具,左侧在刀具上下各为一脚形,在奴隶社会,统治者相信迷信,每年杀一奴隶祭天神以求太平。因此“岁”为一年之义。这一个字里体现的远古时代的政治、宗教、奴隶地位显而易见。如果再展开,不同时期对计年的名称也因习俗、观念变化而异:夏为“岁”,商为“祀”,周为“年”,唐为“载”。这样一个“岁”字里面的变化所包含的內容是多么的丰富。

其次,以“六书”为特征的甲骨文,其象形字是基础,是所谓‘文’,会意、象形、指事都是两个或几个象形字结合起来的为‘字’,这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与日常生活中为了更顺畅的表达相互间的想法、交流更加复杂的感情而产生的“衍生品”,正是这种繁衍,使得汉字的生命力经过几千年演变依然活力四射。而保持这活力的“密码”就是象形字。它让中国人在运用汉字时可以长袖善舞。如:王在甲骨文里为玉,王字偏旁的“瑰”是次玉的美石;“珍”为珠玉等宝物;“玖”为稍次的黑颜色美石;“琪”为美玉等。又如“佳”为鸟,佳字下部加一个脚形,因为鸟不会后退,所以称之为“进(繁体)”;“佳”字下部加一只手,表示把鸟拉下,称之为“摧”;“佳”字的左侧加三点,因淮河边一只美丽的鸟而构成;“佳”字下面加“木”为鸟栖息在树上,为“集”。以此类推,学生掌握一个象形字,了解了本义,就等于接近几十个字义。

二,既然甲骨文对汉字认知这么重要,为什么至今一直徘徊在研究室与校门课堂之间呢?

有人说,古文字研究一直以来稳坐象牙塔,古文字研究者普及意识不高,从而造成了甲骨文神秘化。

客观上,改革开放前中国只有两所大学设有甲骨文研究课目,一九七八年后才扩大到八所大学,但这些研究基本上还是局限在过去的课目上,对普及问题无人问及,当然有些专家可能有这方面顾虑,认为现有四千多个甲骨文,只能认定两千多个,其中还有争议,这样普及一定会带来不良后果。

其实,这些顾虑不是没有道理,但这些问题需要一定时间来解决的,或者会在很长时间依然存在,但是这不能成为忽视我们在中小学中进行启蒙教育的借口。如果因为还有疑点就可保守,那么这件事永远办不了,因为没有人能准确无误地解读公元前十五世纪的文字的。我们只能在学习中研究,研究中学习,再说这种启蒙教育目前主要还是以象形文字为主,以基本可以确认的部分甲骨文进行推广,在推广中可以不把话讲死,可以留有空间,用这种积极的探索学习态度是可以克服以上障碍的最好方法。因噎废食只能以小失大。汉代许慎在写《说文解字》时甲骨文没发现,其解析本义时缺失不少,难道我们推翻他,当然不会,知识探讨,学术研究都是留有余地而更加活跃。因此,推广甲骨文正是解决以上问题最积极的办法和态度

三,那么,谁来担当推广甲骨文之大任呢?

汉字教育主力军是广大中小学老师,虽然他们目前对古文字知识还相对贫乏,更不要说对甲骨文了解。可以说,这些主力军在古文字教育上可能还力不从心,但是我们各地教育者并没有“束手就擒”,不少教育单位已认识到汉字之根学习的重要性。如,河南安阳梅东路小学,苏州金阊小学都在积极开展甲骨文推广活动,他们认识到学习甲骨文不仅提高学生汉字认识水平,更可能是“倒逼”语文教师汉语教育水平提高的很好的途径。学生要学甲骨文,老师对甲骨文的掌握及传授能力是不能不解决的障碍。

培养师资力量难吗?不难,我在向小学生讲解甲骨文过程得到的体会是易学、易懂,易记。一个小时课讲下来,孩子们记得几十个甲骨文。如果我们用一周时间培训小学语文老师,便可达到初级教学能力,这些老师如果能利用一定时间自学积累,他们的古文字教育水平都会在教学中相对提高。

那么,谁来培养师资力量?我想,一是大学一些专业老师:二是社会力量(甲骨文研究和书法专长者)。只要我们真正能认识到中小学学习甲骨文,是提高整个民族文字修养的保证,那么相关部门一定有整合和利用这些力量的能力。

最后我有几点建议:一、没有学过甲骨文的人要相信甲骨文对个人汉字修养至关重要,而对于学生则一生受用。二、研究甲骨文的人要敞开胸怀,不要把甲骨文神秘化、复杂化,找各种借口拒学生于千里之外。三、中小学开展推广国学经典, 而甲骨文推广更重要,这是理解和认识古文的利器。

(本文作者系浦江书院特聘国学讲师。)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