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世界卒中日丨七成小中风患者后知后觉,中青年患病率提升

澎湃新闻记者 许珈
2016-10-29 20:48
来源:澎湃新闻
身体 >
字号

10月29日是第11个世界卒中日,今年的主题是:正视卒中,可防可治。在我国,脑中风已超过恶性肿瘤成为第一致死病因,每年有150万人死于脑中风,同时也是中国成年人残疾的首要原因。

卒中俗称中风,根据病情轻重,分为大中风和小中风。大中风病情严重,多为脑梗死。发病时患者倒地不起,意识丧失,之后可能留下偏瘫、口齿不清等后遗症,或直接导致死亡。小中风发作时脑血管并没有完全被血栓堵塞,而只是短暂性脑血管缺血,因此症状也不像大中风那么严重,往往表现为突然间口齿不清、说话模糊、身体局部麻醉、肢体无力、失去平衡力、眼睛蒙黑等等,这些症状可持续几分钟至数小时,患者就会好转。小中风的症状可能转瞬即逝,发作时间可能极短,很多人不以为然,有七成小中风患者不知道自己得了中风,认为症状消失了就好了,却不知微小栓塞是脑梗死的预警信号,如果错过了及时防治的时机,很可能导致脑梗死。

在今日举办的“脑卒中预防与救治健康宣教和义诊”活动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管阳太坦言,脑卒中防大于治。小中风患者其实是“不幸中的万幸”,我国有2000万的小中风患者,及时、积极治疗是关键,千万不能有侥幸心理。有研究显示,小中风诊断或治疗不当,其中21%小中风患者在90天内会新发脑梗死或梗死进展。而早期积极预防则可显著降低90天内中风复发风险达80%。

还需注意的是,生活方式的改变也让脑卒中的发病年龄下降。管阳太介绍,如今国内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约270万,其中有12%的患者为45岁以下的中青年。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这些都是中风的高危因素,患者以及家属都要了解中风发生时的表现,牢记中风口诀:言语含糊嘴角歪,胳膊不抬奔医院。

至于如何治疗?如何用药?这些都需要专业医生判断。管阳太在临床中发现,老百姓在治疗和用药上还是存在一些误区。首先,溶栓治疗有 “时间窗”,发病后4.5小时或者更严格的限制为发病后3小时内,进行溶栓治疗,并非每个患者都适用。此外,抗血小板治疗也需谨慎,过度抗栓会有出血风险,用药前需要专业医生评估。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