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风暴中的福建宁化:教师买菜被通报后,领导怕挨骂不敢看网评

澎湃新闻记者 官雪晖 发自福建宁化
2016-10-29 18:18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闽赣交界的三明市宁化县。 本文图片均为 澎湃新闻记者 官雪晖 图

一则发布5天后又遭撤销的通报,将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这座闽赣交界的山区小城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10月26日,宁化县直工委发布了《关于“教师在占道摊点买菜被通报”的整改说明》,称“没有严格区分对公职人员的倡导性要求与法律法规禁止性规定的不同,部分要求过于生硬,通报方式不妥”,撤销了10月21日对在占道摊点买菜公职人员的通报。

几纸通报背后,是一座山区农业县城镇化过程中遭遇的巨大尴尬。这种尴尬,甚至在被通报的人那里也得到了理解。

10月28日下午,花心街路口的摊点情况,已比早市时少了一些。

未公开的第二页

对王爱华而言,10月17日原本是个普通的星期一。

这天上午11点多,她从宁化某小学下班,依照平时的习惯到县城花心街路口的路边摊点买菜。接下来的两个小时,她得尽快回家做饭,为午休和下午备课留足时间。

下午,王爱华来到学校,在一份名为《遵守“三带头八不准”行为规范的集体承诺书》上签了名字。但她不知道,就在这天中午,由于她买菜的摊点属于占道经营,她已经和周围的人一起被行政执法人员抓拍了。

“卖菜的天天都在那边摆,我上班下班那里离家近,很方便,就那样子买了。”10月28日,另一名被通报教师李萍对澎湃新闻说,她也在同一路口被拍了。

李萍记不清自己到底哪天被拍的,她只记得那阵子单位似乎集体学习了《宁化县机关党员干部“三带头八不准”行为规范》。“八不准”的第一条即为“不准在占道和流动摊点买菜、就餐”,但李萍说她弄不清“占道经营摊点”的具体概念。

10月21日,《关于公职人员违反城市管理规定的通报(第1期)》由宁化县直工委进行内部传达。王爱华、李萍得知,她们“上榜了”。

“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被认出的,那么多人,大家都围在那里。”李萍有些无辜。

同期,还有另一名教师也因为“在占道经营摊点买菜”受到通报。

关于公职人员违反城市管理规定的通报

澎湃新闻从宁化县直工委了解到,关于3名教师的“指认”工作由县教育局工作人员来到县直工委完成。

正是这则原为“内部文件”的通报,几天后第一页遭网络曝光。批评声陡然而至:“最近怎么都欺负老师?买个菜竟然被抓到了?跟踪?钓鱼吗?”

澎湃新闻记者掌握的通报完整内容显示,在文件第二页,除3名教师外,有分别来自县烟草公司、水利局、地税局、经信局、国土资源局、疾控中心的6名公职人员“在占道经营摊点买菜”,另有1名老师“驾驶摩托车未戴安全头盔”,1名中医院的公职人员“违规停车”。

“所以当时县委书记提出来,应该把第二页提供给新闻记者。他说‘你们有点失误,第一页都是老师,如果第一页都是国土局水利局,还有什么话说呢?’” 宁化县政府一位知情人士对澎湃新闻回忆。

与部分网友此前猜测不同,宁化县相关部门声称,公职人员的辨别工作并不是通过“跟踪”完成的。

宁化县直工委10月8日发布的《关于机关党员干部在城市管理中严格遵守“三带头八不准”行为规范通知》指出,对违反《行为规范》规定行为采取暗访抓拍、街道巡查等方式进行专项督查,并定期深入有关单位查阅执法处罚单或调阅监控视频,了解掌握党员干部违规情况。

据宁化县直工委常务副书记张凌鸿介绍,“穿税务制服的,我们不认识是地税还是国税,就会让税务系统的人来辨认,烟草系统的也叫单位来辨认。”

澎湃新闻从多方获悉,在抓拍的违规行为中辨认公职人员并发布内部通报,是县直工委发布有关通知后,将范围由党员干部扩展至一般公职人员的阶段性督查结果,意在起到对各单位“提醒、警示”的作用。

但这份通报在曝光之后,却成了一次对宁化县直工委的考验。

10月28日傍晚,不少摊贩在下东门摆摊售卖。

“要讲人情,一个都通报不出去”

张凌鸿很委屈。

“我从教育系统过来的,怎么会对老师没感情呢?通报出去肯定很有压力,假如要讲人情,一个都通报不出去。”他说,这几天还流过眼泪。

舆论争议最激烈的那几天,他不敢开电脑,因为“一打开就看到网友在骂我们”。

张凌鸿很想在加强城市管理方面“做出一点成绩”。在他看来,10月21日发布的那则《关于公职人员违反城市管理规定的通报》,本意是为了提醒和造势,既不是点名批评,也不针对教师。

“不去抓落实,文件永远放在那里不去重视。我们作为主抓这项工作的单位,也要有一定方式、形式来推进。”张凌鸿表示。

为什么通报公职人员,而不去管小贩?

张凌鸿解释,“我们原来的思路是硬件要管,软件方面人员也要管。公职人员要遵照有关规定,因为大家盯着你,其他人会说‘你公职人员都可以在那里买,我为什么不能在那买?’这就影响了一批人在那里买。” 张凌鸿觉得人们形成了固定的思维习惯,对在占道经营摊点买菜显得“无所谓”。

不过,舆论的走势都围绕着教师展开,这让他感到惊讶。

“跟山西(屯留)的事件一样,‘炒’得我们好像在针对老师。通报教师吗?我肯定也不想。”在他看来,问题可能出在通报的排序上,两位小学教师出现在第一页并被上传网络,“没人知道第二页上还有其他单位的公职人员”。

从10月23日的网络曝光,到10月26日上午撤销通报的“整改说明”,处在风暴中心的宁化县直工委上上下下度过了几天焦头烂额的日子。

“就为这个事,县委书记前几天熬夜到两、三点带着我们大家开会。”宁化县直工委办公室张姓主任介绍。

这场风波似乎随着10月26日的官方回应而迅速平息,但摆在眼前的县城治理难题仍然没能解决。张凌鸿觉得宁化“再不下狠心去抓,很难扭转”,但作为县直工委的领导之一,他能想到的也就是从发挥公职人员的带头作用入手。

10月21日的通报发出前,县直工委曾要求各单位上交《遵守“三带头八不准”集体承诺书》。

澎湃新闻10月28日上午在县直工委看到,已有宁化电大、宁化县教育局等多家单位在10月中旬交来了这份集体承诺书,包含了全体单位人员的签名。

“既然在承诺书上签了名,就应该遵守行为规范。”宁化县直工委办公室张姓主任认为,此前的通报并非没有依据。

但实际上,正如王爱华老师中午买菜被偷拍,下午才签了字一样,这份承诺书在各单位的具体签署时间,甚至行为规范的宣传程度,县直工委都无法直接控制。

“直到现在,还有一些单位没有签字上交《遵守‘三带头八不准’集体承诺书》。”张凌鸿认为,即使现在通报发出去了,有些单位还未必能意识和重视县直工委的这项工作。

甚至连被通报的教师李萍也对这件事表示了理解:“领导他们工作也不那么容易做。”

南大街步行街上,流动摊贩正在售卖蔬菜。

“肯定管了,但管了就会引起冲突”

“宁化搞了二十几年的客家祭祖,没有这几天出名。”10月28日下午,宁化县行政执法局办公室江姓主任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

此前,就有舆论批评宁化县行政执法局“不作为”、“不管小贩”。

“我当了二十几年城管了,(跟小贩)吵架是天天都有。我们的人员都有受伤的,前段时间还有衣服被撕烂的。”江姓主任不同意“城管不作为”的说法。

据他介绍,在宁化,平均每条街道有30至40个流动摊点。“流动性强、反复性大,摊点数量多,疏导点少,是这里的既有县情。”

由于执法人员和流动摊贩在数量上对比悬殊,对占道经营等违规行为,“不可能一两个人跟住一个小贩来管理。”因此,行政执法实行街长负责制,宁化县5个街区各设一个街长,工作重点就落在占道经营等难题上。

宁化南大街步行街一名行政执法人员说,她平时主要就是对一些违规占道的摊点进行“劝阻”。

澎湃新闻掌握的一份宁化县行政执法局文件显示,10月18日下午,县领导不定期检查发现第二街区中山街内有三处流动摊点占道经营,街区工作人员未及时劝导、制止,严重影响了市容观瞻。为严肃工作纪律,作出处理决定,给予第二街区全体工作人员通报批评。

这份文件中提到的中山街是宁化县城的一条交通干道,也是宁化城市管理和交通秩序三大“严管街”之一。这些街道严禁出现占道经营摊点,行政执法局要求街面上的管理人员除了劝导制止,还要用手机抓拍或使用执法记录仪留存执法记录。

暗访抓拍正是宁化县直工委文件中提到的督查形式之一。

在花心街路口和下东门这两个占道经营最为突出的地方,执法人员从10月中旬起,连续多日针对违规摊点进行抓拍。在这个过程中,买菜的王爱华和李萍老师被拍了下来,并在10月21日被通报“点了名”。

城区为何出现平均每条街几十个流动摊点的情况?宁化政界人士指出,其中有多层因素。

“有的街道每个店铺都是占道经营,摊贩骨子里面形成习惯了,认为东西摆出来消费者才看到我的东西,才会买。你说城管没管吗?肯定管了,但管了就会引起冲突。”宁化县文明办一位知情人士介绍。

他的说法也得到了宁化客家边贸中心市场(以下简称“客家市场”)店主曾先金的认同:“吵啊,当然吵,前段时间还打过架,小贩觉得又不碍着你城管,拉拉扯扯就打架。”

客家市场主入口周围成为流动摊贩“聚集地”。

客家市场是目前宁化县唯一的一个大型农贸市场,内有熟食、蔬菜、生鲜肉类等经营店铺,也是“政府指定农副产品平价销售区”。

曾先金在市场内开了20多年店,做的都是熟客生意,但是近几年来,他明显感受到了来自市场门口路道上“同行们”的压力。

“外面路道经常被流动摊贩占用,很不方便。按道理这路道不能占用摆摊卖东西的,对我们生意是有影响。他们卖得便宜,我们卖得贵。我们每年还要交几万块的管理费。”

曾先金指的是客家市场主入口的周围,这块区域近年来逐渐变成了流动摊贩的“聚集地”,人流量一大,进出都很困难。

王爱华也对澎湃新闻谈到,她以前想过来这里买菜,但“骑车都骑不进来”。

对于部分小贩而言,管理费是一道“门槛”。

在客家市场门口卖水果的宁寿春表示,自己可能承受不起管理费,“生意很难做,一年只赚几千块钱。”

此外,宁化现在也没有足够的农贸市场店面或摊位来安置这些在盘踞街面的流动摊点。

每晚在县城路边开卡车卖橘子的张平顺说,如果有规定摆摊的地方,自己收钱也愿意去,但现在没有规定一个地方让大家去摆,“谁愿意被赶来赶去。”

通常情况下,白天他会从县城开车去周边乡镇赶集卖水果,晚上再回到县城摆摊,因为“白天交警会来罚款,城管会来管”。

但最近他收到通知说,11月1日起,自己晚上也不能摆了,再被抓到就要罚款,“一百到一千。”

他不知道下个月开始,晚上的生意该怎么办。

上述宁化县文明办知情人士对澎湃新闻表示,“这几年乡下进城农民多,现在满足不了大家买菜的需求,自然而然摊点都往外跑,因为里面摆不下了,政府一直在规划,也想建立市场。比如七中路口有个小型市场,但还是容纳不了那么多流动摊点。”

10月27日傍晚,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广场上,当地居民在晾晒稻谷和豆子。

挣扎的县城

宁化,这座原本的山区农业县,城镇化在快速推进。

吊机、打桩机、搅拌机……此起彼伏的声音渐渐充斥小城上空。

新城太新,老城太老。

周边乡镇的人们源源不断地把孩子送到县城读书,为了子女的教育,他们也搬进城区里。出于生活和交通便利,更多人还是选择住在拥挤的老城。

宁化县行政执法局江姓主任指出,加上流动人口,宁化城区已达10.2万人。

县城也在挣扎。

例如上文提到的占道经营现象即是问题之一。上下班高峰时期,几个人流量、车流量大的路口可以被堵得水泄不通。

与邻近的南平市自愿申报不同,三明市要求下辖各县全部争创福建省级文明县城,这意味着“即使有的县自认为达不到条件也得申报”。据宁化县文明办人士介绍,2015年,在三明全市9个同类县测评中,宁化“没出意外地”排名倒数第二。

尽管2016年上半年,福建全省58个县级行政区空气质量宁化排名第一,但“脏、乱、差”的城市环境还是长期“拖着后腿”,其中尤以占道经营问题最为严重。

张凌鸿表示,出于从机关人员队伍角度的考虑,县直工委寄希望于公职人员能起到带头表率的作用,“这样摊点的市场需求自然小了,也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可是这份通报显然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造成的影响也出乎他们的意料。

回顾这份只持续了不到一周的通报,张凌鸿现在觉得,可能方式上确实“太激进了一点”,但工作不能不进行下去,“三带头八不准”行为规范对于从公职人员自身层面来协助城市整治仍有必要。

他在想,以后是否能改为通报到单位,而非在全县通报个人。此外,还可以对各单位进行一个整体考核评比,“这种点名的通报形式,可能还是要改。”

宁化县委宣传部新闻中心主任俞祥波也认为,对公职人员进行条文规范的宣传还可以再加强,接下来的重点工作也应该放在如何疏导占道经营的摊贩上。

10月27日,宁化县委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城市管理工作。当中第二条明确提出,要加大投入,建设临时疏导点,完善停车场、农贸市场等基础设施。

“近期就会开工建设6个疏导点作为过渡性的农贸市场。”宁化县行政执法局办公室江姓主任对澎湃新闻表示,“对于流动摊贩,不可能说一刀切,这样他们也没地方生存,建疏导点比较容易维持他们的生活。”

类似的困境,这座小城还碰到了一些。

10月27日下午,在宁化的地标——红军长征出发地广场上,澎湃新闻注意到有不少当地居民正在晾晒稻谷和豆子并操作筛谷机。一位居民介绍说,他们家门前没有地方晾晒,纪念广场比较宽阔,于是就来到了这里。

宁化县文明办的工作人员举例说,当地有些居民各种习惯都有,原本沿河绿化带的花花草草,晚上偷偷拔了拿回自家去种,现在变得光秃秃了,“我们也不可能24小时盯着”。

“了解宁化的人都说,城市一定要管理,管理对老百姓有好处。城市容量有限而老百姓贪图方便。”他指出,有些做法方式不完全是坏事,但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希望逐渐改善,能改一点是一点。

(文中王爱华、李萍均为化名)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