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广播节推出“九州百戏”,18个曲种四代同堂集中展示

澎湃新闻记者 潘妤
2016-10-30 16:38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2016上海广播节的重头戏,一场由上海戏曲广播联合全国18家电台牵头举办的“九州百戏——全国曲艺大汇”10月29日在上海兰心大戏院上演,这一演出也是上海广播电视台艺术人文发展基金会成立二周年的纪念演出。从观众熟悉的京韵大鼓、单弦、二人转、山东快书、上海说唱,到难得来沪的陕北说书、河南坠子、粤曲琵琶弹唱、大同数来宝、湖南常德丝弦等,这场演出汇聚了全国18个曲种,各个带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地方曲种轮番上阵,演员阵容也囊括了“老、中、青、少”四代同堂,是这些年极为少见的全国曲艺盛会。

2016年10月29日,上海兰心大戏院,上海说唱《金铃塔》。  本文图片均为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图

从“稀有剧种展演”到“全国曲艺大汇”

“九州百戏”,是上海戏曲广播加入上海广播电视台公益媒体群后特别制定的项目。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它从线上、线下两个方面切入,以独特的文化视角、多样的表现形式为听众们介绍和解读来自祖国各地的戏曲剧种和曲艺品种。在去年上海广播节期间、“九州百戏”项目推出的全国稀有剧种展演活动,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中国古老戏曲艺术在当下社会生存发展的关注与思考。

2016年10月29日,上海兰心大戏院,来自陕北的说书《咱是说书唱曲的人》。

今年,“九州百戏”又推出了全国曲艺大汇,涵盖了东北、华北、西北、华南、华中、华东等各大区域,参与规模较之去年的稀有剧种展演有了新的突破。

曲艺是中华民族各类说唱艺术的统称,据统计目前存活下来的曲艺品种有400多个。在中国,曲艺爱好者的数量是非常庞大的。但多年以来,在人们的记忆中,全国性的曲艺展演活动很少举办。因而,此次 “九州百戏——全国曲艺大汇”,把来自于天南地北各种形式的曲艺表演聚拢汇合到一个舞台上进行集中展示,显得十分难得。

大同数来宝《婆媳之间》。

全国18个曲种四代同堂集中展示

和去年“稀有剧种”不同的是,这次展示的曲艺品种,基本上都是在当地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曲种。有些曲种甚至在全国都有相当的流传度。

其中既有历史悠久的“古老曲种”,又有发展历史相对较短的“年轻曲种”。来自于福建的“泉州南音”,就是中国最古老的曲种之一,被称为“曲艺音乐的活化石”。从目前可以考证的资料看,泉州南音在某些演奏方法上和唐朝民乐演奏方法几乎完全一致。泉州南音已经和京剧、昆曲等一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经典地位不言而喻。

而来自于山西的“大同数来宝”,是从上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比较年轻的一个曲种,这也是这个曲种第一次来到上海演出。参加演出的柴京云、柴京海就是“大同数来宝”主要的创始人。

扬州清曲《虞美人,鲜花调》。

参演的曲目绝大部分都是各曲种具有代表性的传统经典作品,很多作品都耳熟能详、脍炙人口。诸如上海说唱《金铃塔》、河南坠子《摘石榴》、大调曲子《小二姐做梦》、扬州清曲《鲜花调》、京韵大鼓《丑末寅初》、山东快书《武松打虎》等。

李巧倜表演的河南坠子《偷石榴》。

刘春爱表演的京韵大鼓《丑末寅初》。

演员阵容也是全国曲艺界尤为难得“老、中、青、少”四代同堂。除了曲种的代表性传承人,也有活跃在舞台第一线的优秀新人,更有来自于艺校学生和普通小学的孩子们带来的表演。

上海说唱《金铃塔》“四代同堂”在演出现场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反响,领衔的上海说唱表演艺术家龚伯康已经73岁高龄,是这次演员中年龄最长的一位。而京韵大鼓名家刘春爱(骆玉笙弟子)、单弦名家张蕴华也都是年近古稀的老艺术家,这一次来到上海再次登台,极为难得。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