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在好莱坞的高精尖壳子里讲个这么东方的故事,好生猛

平四眼
2016-11-17 07:24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本文图片均为《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剧照

这几天,《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算是引得技术控们齐齐高潮了。4K,120帧,3D,技术革命被众多影评一再提及,然而这只是几个技术标签而已,却似乎有些模糊了大家对于这个故事本身的关注。

技术对于普通观众的吸引力常常更多的是噱头。但其实,120帧的卖点对于这个剧本来说,显然不如用120帧再拍一次《色|戒》来得更有噱头,那真是想想都热血(矜持地微笑)。

而对于新技术,观众反应褒贬不一。争议集中在画面过于高清,细节过多。一方面使观众不知道注意力该放哪里,观看体验上有种失去焦点的不适感;另一方面,太过高清带来的极度真实感让这部电影很“纪录片”,失去普通观众追求的电影的“筑梦感”。

当然也有更多人认为,技术革新使得电影在视觉上极致还原人眼所见,有种上师灌顶后五感彻底被打开之感。银幕空间和真实空间的距离感瞬间坍塌,像被浇了二两滚烫的花椒油,色香味激发到极致,我却不知道是眼前的烤脑花被浇了还是我的脑子被浇了,真是种全新的观影体验啊。

看电影只看技术那是耍流氓。个人认为,先看故事内核,再看技术对这部电影内容的呈现是否有帮助,会比较客观而不失重点。

那么,新技术对《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来说,是否是必要的呢?

不是必要的。没有新技术,李安会调整摄影和剪辑,这个故事依然会被他拍得很有看头。

但新技术对这个故事的呈现是否有加分呢?

在我这儿答案是肯定的。

李安自己曾表示,新技术最棒的是捕捉人脸的细微变化。我的个人感受则是,新技术最棒的是对主观视角的呈现。

片中,林恩和战友巡逻在伊拉克街头,小巷里叫卖的摊贩,向大兵兜售碟片的孩童,远处阳台上的人影,突然出现驱赶孩童的成年男人……这些平凡无奇的场景居然看得我心惊胆战:太清晰了!

小贩的胡茬,孩子黝黑的手指甲,每一个细节清晰到击破了人与人之间必须的安全距离。这一刻我仿佛就是林恩,战战兢兢地站在这个危机四伏的异乡,担心每一个向我走来的陌生人有可能是人体炸弹,前一秒兜售碟片下一秒就掏出枪成了基地战士,远处的阳台上会不会有人等着放冷枪……这种无措和紧张,都被极度高清的镜头呈现出来了。第一次觉得,主观视角原来这么适合展现主角情绪和思绪流动。

而正因为新技术对于情绪呈现非常精确,电影才能以林恩整理思绪的过程来进行呈现。

影片采用意识流的叙事手法,从林恩的梦境、回忆、体验、幻想出发,反复倒叙和插叙来讲故事。这是一种很冒险的做法,原因在于:过于碎片化,容易模糊叙事焦点使故事显得平庸;同时,不连贯的叙事容易丢失观众期待看到的情绪和故事递进的高潮。

但正如片名《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这个故事仅仅关于林恩一个人,李安似乎并不在乎观众高不高潮。新技术能在生理上强迫观众达到与主角的感同身受,当林恩在狭窄管道中与敌人肉搏时,镜头不怀好意地拉得极近,两具肉体交缠挣扎,刀子割进喉咙,敌人喉咙咯咯作响然后吐出最后一口气。

尸体双目圆睁,布满血丝,盯着林恩,也盯着屏幕外的我们,清晰到让人能感觉到尸体的余温。讨厌的120帧,让这一刻的我们都是林恩。

所以,虽然中场秀的高潮即视感更强,但这血腥的一幕却成了电影在我心中的高潮。于是我45度角仰望天空,流下钻石般晶莹的泪(依然矜持地微笑)。

那么就有人要问了(其实并没有),坚强的笔者咋就哭了呢?

影片开头,一段AV画质的视频记录下林恩救人时的英姿。视频在互联网上爆了,林恩成了英雄。同样是救人的一刻,视频记录下的英勇瞬间与林恩的记忆真相形成有趣的对照。画质模糊的视频,给了观众想象的空间,让大众可以忽略自己不想看的,只看到自己想看的。

而林恩的人生却是场高清直播,惨烈的肉搏由120帧呈现,林恩直视残酷,须臾不可逃避,这是他所经历的真实。

“一生中最惨的一天”,林恩所言不虚。想想被拍到的视频,再想想林恩所经历的,这对比,“英雄个鬼,这倒霉孩子”,笔者抑郁地哭了。

这种简单粗暴的对比在整部电影中比比皆是,且十分有效。伊拉克的荒凉与美利坚的繁华,战场的残酷与俗世的安稳,熟悉的家乡与陌生的他乡,两者反复对照不只加强观众的感受,更加强了林恩的感受,促使他作出最后的选择:离开还是留下。

在举棋不定中,结尾两件事促使林恩下了决心:一是明白了自以为心有灵犀的啦啦队妹子,不过是和他人一样消费着自己的英雄光环;二是战友们被现场工作人员一通乱揍。这一刻,前面的所有对比瞬间翻转,林恩明白了:此刻故乡是他乡。没有人真的理解他和战友们,甚至没有人把他们看做大众中的一员,他们已经被边缘、被符号,成为不同于普通人的奇怪种类。

失去战友和杀人的瞬间,是林恩和战友们刻骨铭心的成长,那是失去的开始。战争和死亡带来的特殊生命体验让他们从此区别于原来的世界,这也是孤独的开始。家里只有姐姐能真的理解并心疼林恩,因为她也经历过失去和濒临死亡,他们有着相似的孤独。

死去的战友跟林恩讲宿命、讲因果,只能让他在不可抗的残酷面前多一份平静,却改变不了什么。孤独不被理解,生活还是要一成不变地继续,因此,一切痛苦和期待都失去了言说的意义。在尖端技术和美国大片的壳子里讲个这么丧这么东方的故事,好生猛。

全片没有高潮,没有反转,没有美国人爱看的英雄拯救世界。有评论说:“美国影评人为什么不喜欢这部电影,因为他们觉得李安对战争的理解,比之前一些描述伊拉克战争的电影退步了。”
我倒觉得,该片中的各色人物形象:利欲熏心的资本家,娱乐至上的媒体,愚蠢麻木的民众,共同掌控着战争的走向,然后一边声讨战争,一边树立典型崇拜英雄,一边消费并驱赶这群英雄。撕了一层资本家们伪善的皮,再撕普通庸众叶公好龙的英雄崇拜,这个讽刺力度在大美利坚能讨喜才是见了鬼了。

要是在我们这儿,林恩这样的英雄,则肯定会和雷锋、李白、居里夫人一起,成为高考作文的重点素材。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