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书店测评︱什么人敢在大学图书馆边上开一家900平的书店?

潘兆璇
2016-11-17 14:22
来源:澎湃新闻
翻书党 >
字号

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和商务印书馆涵芬楼联合打造的书店于本月揭牌,开门迎客。在网络电商的图书促销此起彼伏的当下,又比邻藏书颇丰大学图书馆,究竟会开出一家什么样的书店?笔者在第一时间进行了实地探访,发现这家坐落于华师大本科生生活园区内、由学生共享空间改造而来的涵芬楼更为突出的其实是“阅读体验中心”的概念。

孟宪承书院原本是以学生阅读自习和自主交流活动为主的空间,其轻松舒适的氛围被无数美照定格,也曾一时在网上传为校园美谈。现在校方邀请涵芬楼书店进驻也是希望能给师生提供一个接受第一手新书资讯的媒介和开展各类文化交流活动的空间。与通常规模的书店相比,容纳读者阅读的空间更大,兼顾了提供学生自习空间的功能。

与新华书店卖教材、民营书店卖咖啡蛋糕的模式相比,这家大学内的书店更突出为大家提供阅读乐趣的革新之意。在购教材和借阅书籍本已相当便捷的校园,更需要的是能三五好友共同看书交流,再不会有“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之哀叹,枯坐案台无人解惑之苦恼。这也正是此次涵芬楼开启进驻校园计划的目的,能为这个时代的大学生打造一个以书店为依托的阅读共享空间,可视为现代书店转型中摸索的一个新方向。我们在对书店功能定位上需要有更多的开拓,零售业之外更多元的方向是展示新出版物和阅读分享功能,尤其是纸质书的阅读之乐更得到提升。在店内仔细观察,学生们三三两两围坐在一起,可以翻阅图书馆尚未购入的新书,又可随意地小声交谈,另有一些学生也带着笔记本和电脑来这里自习,这也正是校园内除了正规教室和图书馆之外成立的“第三空间”。

该店负责人也表示,依靠卖书籍和蛋糕饮料的收入未必能支撑起这个书店运营,但作为中国出版界的龙头,商务印书馆有了这样一个进驻大学惠及广大学子的想法。因为有自己强大的出版社做支撑与出版界各兄弟出版社之间又有紧密关系,便可担负起为大学开书店的责任。甚至可以称之为中国一个现代出版企业对社会的一种回馈,这也正是开幕式上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于殿利在细数商务印书馆百年历史中所强调的书籍出版开启明智服务大众的精神。此前两年已有山西大学内开办书店颇受好评的经验,现在通过和全国各处大学的沟通联系,将会诞生更多区别于传统涵芬楼书店的“阅读体验”书店,而华东师大店仅仅是一个开始。

除却宽敞舒适的阅读环境,该店在凸显商务印书馆百年历史上也可谓独具匠心。店内专门开辟了几个展示柜,陈列了商务印书馆那些划时代开民智的书籍,其中包括了我国著名教育家、华东师范大学第一任校长孟宪承翻译的教育学著作《丹麦的民众学校与农村》;著名教育家马君武先生翻译的《自然创造史》;当年耗资十万余元召集三十多位学者编纂的《英汉双解韦氏大学字典》等等。这些点滴细节告诉来访者这家书店背后是百年历史的一家大型出版社,他们出版作品包括鲁迅、巴金和钱钟书在内中国第一流的学者和作家,他们的员工也有叶圣陶、郑振铎和高梦旦等中国第一流的出版人,昭示中国现代出版从这里起航。从最初的引渡西学知识译介出版工作,到如今人们耳熟能详的汉译名著系列,其出版数量已蔚为大观,这些黄橙蓝绿各色系列一字排开都是几代人亲切的阅读记忆。墙上的照片陈列是曾参与商务编译工作的一些著名教育家,以及华东师范大学的前生光华大学和大夏大学的校园历史旧照,勾勒出华师大与商务印书馆之间的联结,而今在这个书店又是续缘。
历史人物照片墙和展示柜

展示商务印书馆历史的元素

书店进门的正中央悬挂的正是商务印书馆创始人之一、我国出版界巨子张元济先生题给商务印书馆的对联“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此公任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所长之时建立了当时号称“远东第一大图书馆”的上海东方图书馆,成为以收藏古籍善本著称的书库,防止这些颇具价值的文化遗产散失或流向海外。这座规模达2600平方米五层楼高的宏伟图书馆的雏形即是商务印书馆的图书资料室涵芬楼,它以一个企业所开创的图书馆之姿,肩负起一个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的巨任,进而成为当时第一大公共图书馆,足见当时商务出版人的气魄与远见。在《东方图书馆概况缘起》一文中张元济自述“沪上为通商巨邑,天下行旅皆出其途;黉舍林立,四方学子召而至者,无虑及千万,其有需图书馆者甚亟。是虽权舆,未始不可为土壤细流之助”。历史上“涵芬楼”是商务印书馆推动公益文教事业上创举的见证,而今作为书店的它继承名号也秉承同样信念。尽管后来在日军一·二八大轰炸中出版社和图书馆尽毁使得张元济痛悔不已,但从一侧面也反映当时商务印书馆已成为国家重要的文化地标。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对联原出自晚清帝王师翁同龢之手,配以一个小型日晷摆放在店内,引人联想翩翩。在漫长岁月中积攒的文明需要传承,依靠的首要还是书籍,人们精神生活中第一等愉悦之事还是阅读。

在今年日本作家吉井忍出版的《东京本屋》中,记录了曾经作为大学生精神阵地的书店模索舍现况。作者在书中也深情回忆自己上女子高中时与闺蜜第一次进书店情景,这里也成为作者每回东京必去看一眼的独立书店。在上个世纪日本亚文化风靡之时这家小书店成为亚文化信息交流中心,当时的刊物和相关文化活动信息海报都会自然而然汇集到书店内。而如今这个书店时不时有中年人过来回忆自己的青春,近年来甚至吸引了许多慕名而来的欧美和中国观光客。曾经举办过的展览和附近的几次千人大型集会都是最辉煌的记忆,但在历经45周年之后这个书店也到了史上最低迷时期,经营人员规模减少到两位。随着实体店面租金不断上涨,网络又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这样的实体书店的经营模式正在被淘汰。网络时代通过提供阅读场所传递即时信息的功能在不断退化,人们在实体店阅读中的体验需求也在随之不断变化。作者在访谈中透露出隐隐担忧是否能在2020年东京奥运之时再见到这家模索舍,但“我的部分性格是由它提供的文化因素形成的。我在模索舍看到的是人们的欲望、希望、渴望的原型,也是原石”。这既是吉井忍对自己有深厚感情的实体书店的感想,也是大多数人在成长过程中对实体书店同感。对于喜爱阅读的人来说,常常光顾自己成长中熟悉的书店是一种回忆方式。

涵芬楼华师大店中的书籍相比其他实体书店并无过人之处,但相比于模索舍所面临的困境,在学校和商务印书馆的扶持下它在未来有机会成为校园内莘莘学子们的精神阵地。在一定岁月积淀之后,也会有学生回忆起在这家涵芬楼中阅读和观察所得对自身的影响力。这一校园书店可成为“塑造个人部分性格”的一个空间,提供课堂之外大家需要的非知识性滋养。对于大学校园内的书店模式如何转型我们也应当怀有期冀,并非武断认为它将沦为新一种图书馆的补充品。毕竟这样一个实体书店除了陈列销售书籍之外,最终还会与每个人的阅读体验生活经历相互关联,在脑海中保留的记忆更多关于在这一空间内一时一刻当下阅读的心绪思考。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