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李强在江苏省党代会谈补缺:突出苏中苏北,两提“重中之重”

澎湃新闻记者 袁杰
2016-11-18 18:43
来源:澎湃新闻
长三角政商 >
字号

中共江苏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11月18日上午在南京开幕,首次邀请其他省份媒体参与采访报道,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作为特邀媒体之一参加。

江苏省委书记李强代表中共江苏省第十二届委员会,向大会作题为《聚力创新、聚焦富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报告,提出了今后五年江苏工作的总体要求。

作为东部经济大省,全国各省市中的“尖子生”,江苏的发展一直备受关注。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接下来几年江苏所要补上的短板,贯穿于李强的报告始终。

全面奔小康“一个都不能少”

和五年前“奋力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相比,本次江苏党代会的报告第二部分,变成了“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李强说,未来五年,“我们肩负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历史使命”。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

他在报告中指出,目前,江苏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自主创新能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水平都还存在明显短板。此外,对照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期盼,目前群众富裕程度、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生态环境质量、公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都还存在较大差距。

李强说,江苏经济持续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物质要素投入边际效益递减,解决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比过去更为迫切,解决先发地区较早遇到的问题比其他地区更为艰巨。

江苏的发展转型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正在经受着调整的阵痛。

“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李强说,必须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快马加鞭持续推进。让以改革创新贯穿全省一切工作,成为江苏最鲜明的时代特征。

李强在报告中说,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直接、最根本的是提高广大老百姓的富裕程度和生活质量,“要确保全省人民在小康路上一个不少,一户不落”。

苏中苏北要跟上,宁杭线也要突破

江苏虽为经济大省,但区域发展并不均衡。

公开数据显示,2015年,苏南城市苏州的地区生产总值达14400亿元,而苏北城市宿迁的地区生产总值堪堪破2000亿元,只是苏州的七分之一。

李强在报告中提出,未来五年,苏南地区要着眼形成更多引领型发展,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机制上率先突破,为全省转型发展提供示范。

苏中地区要重融合、创特色,深入推进陆海统筹、跨江融合、江海联动发展,“加快融入苏南、融入长三角核心区”。而苏北地区要“深度挖掘和利用各自资源禀赋”,摆脱传统路径依赖,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李强说,在统筹推进沿沪宁线、沿江、沿海、沿东陇海线发展的同时,要加快推进淮海经济区、淮河生态经济带规划建设。淮海经济区中,正囊括了苏北徐州、宿迁、连云港、淮安、盐城五座城市。

李强说,要抢抓高铁建设的历史机遇,“突出苏中苏北这个重点”,统筹布局,加快建成覆盖全省的高速铁路网。

除了补缺苏中苏北,宁杭沿线发展或将成为下一个提升热点。李强在报告中提出,要对沿宁杭线地区的发展作出谋划和推进。

据江苏人大网,今年1月,曾有江苏省人大代表建议,将沿宁杭线的发展纳入全江苏发展战略。

建议称,沪宁线、沪杭线周边城市发展相对充分,宁杭线周边城市发展相对较弱。宁杭线的土地面积占长三角的二分之一,而地区生产总值占比还不到三分之一。宁杭高铁沿线的中小城市,若不能正视高铁效应、科学谋划应对,形成自己的特色优势,则将导致资源加速外流,乃至被逐步边缘化。

沿宁杭发展轴线布局了溧水、溧阳、宜兴等一批有潜力的中小型城市。该人大代表指出,宁杭发展轴背靠南京、苏州、无锡、杭州等大城市,具有良好的生态优势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对于推动产业升级,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三农、生态成“重中之重”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在李强的报告中,两处“短板”被提为工作“重中之重”。

一个是“三农”。李强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农村,必须坚持不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加大对农业农村投入力度,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持续强农、惠农、富农,努力实现农业现代化。

李强指出,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要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支持农民自主创业、转移就业,鼓励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就业,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李强说,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加大生活、就业、教育等扶持力度,着力解决好因病因残致贫返贫问题。

另一个“重中之重”是生态环境。

李强直言,生态环境是江苏全面小康建设的“突出短板”,必须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对于生态环境,李强的态度明确。他说,要严守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保护红线,严格控制开发强度,建立自然资源变化动态监测机制,提高环保准入门槛,加强环境保护督察。

李强提出,要对各类违法行为坚持零容忍,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严厉惩处背后的利益获得者和姑息纵容者,“决不允许把污染成本转嫁给社会”。

说到这里,李强的分贝有明显提高,现场报以热烈的掌声。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