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武康路因何成网红?在此排队1小时买冰淇淋是种享受?

澎湃新闻记者 罗昕 实习生 王丽华
2016-11-28 19:07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秋冬的到来为徐汇区的武康路铺上一层法国梧桐树叶,平添了几分浪漫气息。气温的下降并没有阻止前往那家街边冰淇淋店排队的人们,也没有冷却这条路的“网红”热度。

七年前的落叶季,《上海日报》城市和建筑历史专栏作家乔争月搬到武康路。那时每每与人介绍住处,她还得说“淮海路附近”、“上图附近”。而今,吃货无人不知Franck Pecol在武康路上的“美食传奇”,武康大楼前也从不缺“冒着生命危险”拍照的姑娘们。乔争月打趣地说:“周末,我经常要‘逃离’武康路。”

武康路何以成为今天的“网红”?11月25日晚,乔争月做客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和大隐书局主办的大夏读书会,以“落叶与冰激凌”为题,分享了她关于这个问题的观察和发现。

读书会现场

前世:法新租界里的宜居社区

1183米长的武康路被喻为“浓缩了上海近代百年历史”的“名人路”:武康路2号,上海丝绸大王莫觞清的豪宅;武康路40弄1号,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唐绍仪的故居;武康路67号,中国近代史上“四大家族”之一、国民党高官陈立夫的故居;武康路113号,巴金写下《随想录》的地方;武康路393号,革命先驱黄兴的故居……

“其实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武康路上住的几乎是清一色洋居民,大部分还是英国人。” 乔争月说,比如当时英国帝国化工的老总、上海英国侨民协会会长科勒(Hugh Collar),又比如徒步上海而作《漫步上海郊区》(Shanghai Country Walks)、时任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的威尔金森(E.S.Wilkinson)。

那么,为什么历史上会有这么多中外精英住在武康路?乔争月研究发现,这其实和法租界旧时的城市管理很有关系。

武康路原名“福开森路”。1907年,任南洋公学监院的美国人福开森(John C. Ferguson)为方便师生出行,用自己的薪水修建了这条马路。与现在迥然不同的是,起先它只是一条土路,两边是农田和菜地。1914年法租界第3次扩张,福开森路被划入法新租界。这一次变化赋予了这条路新的生机。福开森路被划入高档住宅区,公董局为打造宜居社区,对这些区域精心规划,进行整顿与美化,从建筑样式、业态类型、摊贩管理、垃圾清理甚至行道树栽种和间距等都有科学细致的规定。

“我找到几张法新租界的市政照片。这张是在装电灯,这张是在做排水系统。”乔争月感慨,百年前法租界管理当局对城市的精细化管理让人叹服,“因此武康路这条街道的 ‘底子’特别好。”

乔争月提到,业界认为武康路的规划和城市管理很可能受到了“田园城市”理念的影响。1898年曾担任英国议会速记员的埃比尼泽·霍华德出版名著《明日的田园城市》。“他说城市有城市的问题,你在大城市工作收入高,可是物价高、房价高,空气浑浊。乡村好吗?空气清新,但是工资低,缺乏娱乐和公共设施。那么城市和乡村应该愉快地结合,这是他‘田园城市’的理念。”

公董局打造法新租界宜居社区时,工人在霞飞路的支路上换装灯泡。图片来源:《淮海路百年写真》

1930年法公董局在霞飞路、麦琪路、巨福路口铺设排水管道。图片来源:《淮海路百年写真》

今生:历史保护下的焕发生机

“你们有没有注意到,最近这几年武康大楼越来越清爽了,门厅乱七八糟的东西被清掉了,空调架的颜色设计为红灰两种,分别与其所在外立面部位的建材颜色一致。”在乔争月看来,近几年上海的历史风貌保护也是打造“网红”武康路的重要原因。2007年,武康路被选为全市首个风貌保护的试点街道,开始了保护规划和保护性整治实施的三年行动。

“在复兴路、雁荡路等群星闪耀的众多风貌街道里,为什么试点挑了武康路?”乔争月为此做过访问,“其实是出于很现实的考虑。一是一千多米的长度合适,二是业态简单,三是武康路像一根鱼骨一样串起了周围的风貌道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武康路一带不少房子都是属于政府的。”

若不仔细观察,或许有人还感觉不到武康路在三年行动后的变化,因为许多改变都在细节。

“华山路转角处唯一带有金属的立面是我当时做的一个垂直绿化的立面。这里面其实蕴含着武康路的故事。你们看这些垂直金属的构件宽宽窄窄的,其实是条形码,意味着武康路保护建筑的门牌号码。”武康路改造规划者之一、同济大学副教授华霞虹在大夏读书会上分享说,“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些条形码一样的钢管可以让爬藤攀岩,是一种垂直绿化。我设计的初衷就是希望建筑的设计能够随时间继续焕发生机。”

华霞虹设计位于武康路华山路转角处的金属立面,2015年,乔争月从这里开始调研武康路。张雪飞 图

“我们城市的历史记忆不仅包含于物质的方面,还有非物质的方面。小小的细节会隐含很多历史,而正是这些城市的细节构成了城市的厚度,是武康路能够成为‘网红’的重要基础。”华霞虹说,“那么多的历史与故事,才是这个城市背后吸引人的地方。”

乔争月感慨说,武康路之所以成为了“网红”,和公董局打下的基础有关,和现在上海政府做的历史风貌保护有关,和落叶与冰激凌有关,但根本上还是源于人们内心的一些渴望。

“其实,我们每一个在上海打拼的人都不容易。无论是百前年在这里的西人,还是今天的我们。在这个压力很大的城市,其实每个人对田园般的城市都有一种渴望,这也是武康路成为‘网红’的重要原因。在这里排上一个小时买冰淇淋,你不会厌倦,你会很享受这个过程。”

这是武康路280弄弄堂口的建筑外立面改造前后对比图。改造前后照片都由武康路总规划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沙永杰提供。

这是武康路改造前后的围墙对比图,改造后的围墙材质选用了适合武康路气质的天然材质。照片由沙永杰提供。

这是武康路上一处门的改造前后对比图,由华霞虹设计。改造后的门比之前多了一点点缝隙,既不影响里面的私密性,又能让好奇的路人可以踮起脚尖,看看里面的生活。照片由沙永杰提供。

未来:如果这里都是有钱人,你还愿意来武康路吗?

那么,当武康路越来越“火”,来这里的人越来越多,武康路又会变成什么样子?

“有人觉得田子坊已经变成城隍庙,而我们一些武康路的居民又在担心武康路会变成田子坊。”乔争月笑道,如何平衡历史保护与商业发展,对于政府和保护界人士是一道长期以来的难题。

“我们的改造除了刷墙、展览,还能做什么?”华霞虹认真地说,“有人想把这里改造成世界500强企业的中心,这样做历史建筑的价值肯定会提高的,而且肯定更美、更精致。但贵族化了以后,原来的居民还能留在这里吗?武康路还能是原来的社区吗?如果来这里的都是有钱人,你还愿意来武康路吗?

“这就是矛盾的问题,看你要选择在多大程度上保护,多大程度上改造更新?显然不更新就不会有洋人商业的引入,就不会有Franck的网红餐厅,但当所有的地方都如此复制,我们的城市还是一个有吸引力的地方吗?”华霞虹总结,“这是亟需思考解决的问题。”

乔争月在武康庭。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