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经济识途|安徽调研笔记①:反思去杠杆

朱鹤/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博士
2016-12-01 14:03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研究所 >
字号

之所以要去杠杆,肯定是因为杠杆率过高。

2015年年底,中央提出了2016年的五大工作任务,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和补短板”,简称为“三去一降一补”。从目前来看,去产能和去库存的效果最显著,钢铁行业和煤炭行业都已超额完成目标,房地产行业也在年中出现的一波房价上涨中成功去掉了库存。降成本和补短板涉及的比较宽泛,且缺乏明确指标,在此先不提。笔者最关注的,是去杠杆的问题。

之所以要去杠杆,肯定是因为杠杆率过高。按照社科院李扬团队给出的数据,截至2015年底,中国非金融企业部门债务规模约为88.63万亿元,与GDP之比为131%。若加上部分融资平台债务,非金融企业部门的债务率可能高达156%。瑞银集团的汪涛团队、海通证券的姜超团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都给出了不同的测算结果。总的来看,这些测度结果在量级上没有区别,由此得到的基本结论也一致,即中国非金融企业负债大约占总负债规模的一半,占GDP的比重在125%-140%左右。

但如果从资产负债率的角度来看,中国企业部门的杠杆率并不高。钟宁桦等人最近的一项研究指出,1998年至2013年期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负债率从1998年的65%持续下降到2013年的51%,在总体上呈现出了显著的、整体性的去杠杆趋势。

那为什么会有杠杆率过高之说呢?原因之一在于中国当前的高负债具有鲜明的结构性特征。在产业经济学中,有个概念叫做产业集中度,指的是特定产业中排名靠前的少数几家大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总和。如果用同样的视角考察中国的债务问题,就会发现中国的债务集中度也非常高。来看钟宁桦等人在论文中给出的一些数据。在2013年的35万家企业中,负债最多的前500家企业就超过了债务总量的1/4。在2015年上市公司中负债最多的50家企业竟累计了11万亿负债,其中某1家大型国有企业,其负债就达到上万亿的量级。

因此,去杠杆并不能一概而论,要把重点放在去那些杠杆率过高的企业身上。关于这一点,徐奇渊老师早在他的专栏“三个学术民工”里撰文分析过。此次安徽调研中,笔者观察到基层在执行去杠杆政策时存在的几个现象。笔者这里想用这些现象给徐老师的论述提供一点额外的素材,权当给《去谁的杠杆》一文加个啰嗦的脚注。

比较突出的现象是中小民营企业的银行贷款被进一步压缩。去杠杆的最终目的是减少债务风险,避免出现债务危机。但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总行要求基层部门既要加快去杠杆,又要注意防风险。两相考虑,中小民营企业就成了去杠杆的主要战场。一方面,去杠杆是一个总量目标,无论去谁的杠杆,只要债务规模有所下降就算完成。另一方面,来自政府部门的贷款有财政收入支持,来自国有企业的贷款有政府隐性担保,来自大型企业的贷款有政府部门出于维稳考虑的兜底。选来选去,只有去中小民营企业的杠杆最合适。

早在中央提出去杠杆之前,几个大型银行就对中小民营企业去了一次杠杆。上一轮去杠杆的主要方式就是抽贷,即提前收回给企业的贷款或者突然停止给企业的续贷。最近一两年抽贷现象显著减少,原因在于许多企业早已被抽挎,剩下的已经是久经考验的企业。经过近几年残酷市场环境的洗礼,能存活至今的中小民营企业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老兵。无论是成本控制还是管理效率,较前几年均有大幅提升。这些企业基本已经适应了新的市场环境,生产技术和产品规模也大致调整到位,现金流和利润情况都比较稳定。更重要的是,大部分制造业中小民营企业都有厂房土地可供抵押。

稳定的现金流、良好的盈利水平和可供质押的土地,教科书里的银行所求不过如此。可在现实中,中小民营企业的贷款依然在逐渐流失。有时候,银行通过降低抵押品折扣率的方式压缩贷款规模,比如过去土地作为抵押能获得土地价值50%的贷款,现在只能获得10%的贷款。有时候,银行会选择表现最差的财务指标压缩贷款,比如企业的营业收入因市场需求下降而减少,但是企业的利润率较之前有所增加,现金流也保持稳定,但银行用营业收入下降为依据,减少对企业的贷款。这两个都是笔者调研遇到的真实例子。总之,中小民营企业早已不再奢望能够重现2009年那种银行上门给钱的盛况。他们所求只是不要再继续减少贷款规模,获得喘息之机,等待市场黎明,仅此而已。

除此之外,行业界定不清也导致部分企业躺枪,莫名其妙成为去杠杆的重点对象。应该说,去杠杆并不是孤立的政策,尤其要与去产能政策相结合。平心而论,在产能过剩行业重点推进去杠杆本就是去产能的应有之义和必要手段,无可厚非。但这需要对行业进行准确界定,特别是要进行正确界定。

笔者调研过程中遇到的一家钢构企业就是受害者的典型代表。钢构,简单说来就是把钢材进行加工、组装,然后用于各类建筑。在全球范围内,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地区,钢结构在建筑工程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高铁站里看到的钢铁穹顶就是比较常见的钢构产品。按道理说,钢构企业属于制造业,可是在实际操作中,这家企业却被银行列为了钢贸企业(有关钢贸行业的相关问题,可参见“经济识途”专栏中《钢贸往事》一文)。由于钢贸行业在前几年曾出过许多大问题,银行对这个行业的贷款可谓慎之又慎。钢构和钢贸,一字之差,几千万的贷款额度就没了。

不难看出,问题的根源都不在地方政府和银行的基层部门。无论是风险评估,还是行业界定,都已超出基层的决策范围。基层银行部门也甚是无奈,毕竟装瞎比真瞎更痛苦。魔鬼在细节。要想下好去杠杆这盘大棋,需要的不仅是魄力,还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