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物候记·大雪|风雪夜归人

李蔚
2021-12-07 17:01
来源:澎湃新闻
城市漫步 >
字号

俗话说:“小雪封地,大雪封河”。随着大雪节气的到来,“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开始如约而至。正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所言:“大雪,十一月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

不过,“雪盛”并不意味着降雪量大。有观点认为,在黄河中下游区域,小雪是初雪来临的季节,大雪是积雪出现的季节;而在江南,大雪节气时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也更大。

气温骤降、降水增多是大雪最明显的特征。赏雪、滑冰是最应景的活动。

随着天气越来越冷,进补养生、御寒保暖成为冬日美事——一群人围坐在一起,大口吃肉、大碗喝酒,或是吃着火锅唱着歌,不亦乐乎。

说起吃肉,大雪节气的一个主要习俗就是腌制各类肉品。将食盐、白糖、白酒、桂皮、花椒等佐料混合,均匀涂抹在猪肉、鱼肉或光禽内外,反复揉搓,置于缸中数日,再悬挂于屋檐下晾晒风干,便可等待时间将其酿造成新年的美味。

因为大雪到冬至期间是一年内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时节,白天的时间常不够用,每到大雪节气前后,古代的纺织业、刺绣业、染坊等手工作坊就会开夜工,俗称“夜作”。“夜班工人”的需求催生了馒头、包子、馄钝等各种夜市小吃摊,它们会一直开到五更天蒙蒙亮,生意红火,这便是古时候的“夜作饭”和“夜宵”。

为了来年的收成,农民在大雪节气也不会闲着,他们将进行清沟排水、果树修剪等工作,并积极预防冬季苗木冻害。

2021年的大雪节气从12月7日到12月20日,涵盖“鹖鴠(hé dàn)不鸣”“虎始交”“荔挺出”三个物候。

大雪一候:鹖鴠不鸣

大雪的第一个五天,不再听到寒号鸟的叫声。鹖鴠就是寒号鸟。

自上世纪50年代起,哀号着“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的寒号鸟就当上了小学语文课本的“常住居民”,并由此成为几代人的童年记忆。

一般认为,“鹖鴠”就是传说中的寒号鸟。晋人郭璞的《方言》记载道:“鹖旦,夜鸣求旦之鸟。夏月毛盛,冬月裸体,昼夜鸣叫,故名寒号。”

寒号鸟究竟是什么鸟?

从古至今,不同的文献有许多真假难辨的描述,也因此有了多种“原型”猜测,令人莫衷一是。

民国时期,学者杜亚泉等人编写的《动物大辞典》(1922年出版)凭借寒号虫(鸟)“四足,有肉翅,不能远飞”的特征,认为寒号虫(鸟)是一种翼手类的“大蝙蝠”。1961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小学语文第五册教学参考书”就采信了这一说法,称“寒号鸟——是蝙蝠里面最大的”。

因为传说寒号鸟“其粪即五灵脂”,后来,当中科院药物所工作人员在河北考察时发现,民众采集的药材“五灵脂”并非蝙蝠之粪,而是“橙足鼯鼠”(后更名“复齿鼯鼠”)的屎,便对《动物大辞典》的说法提出了质疑,认为复齿鼯鼠才是寒号鸟本尊。

日本北海道,正在飞行的鼯鼠   Takashi Irie/视觉中国 图

鼯鼠就是传说中的飞鼠、雪山飞狐,拥有能滑翔的皮膜,似鸟非鸟,与“大蝙蝠”的说法有些许对应。它们夜间穿行于林间,会发出凄厉的鸣叫,到了冬季则很少出窝活动,在铺满青苔的树洞里抱团取暖。

“五台山有鸟,名寒号虫,四足,有肉翅,不能飞。其粪即五灵脂。当盛暑时,文采绚烂,乃自鸣曰:凤凰不如我。比至深冬严寒之际,毛羽脱落,索然如雏,遂自鸣曰:得过且过。”人教版《寒号鸟》的课文改编于元代陶宗仪在《南村缀耕录》的这段记载。复齿鼯鼠符合前二句描述的诸多特点。

在这样的背景下,最新版的语文教科书中,寒号鸟来了个大变身,不再是鸟,而是变成了善于“翼装飞行”的大眼萌鼯鼠。

不过,这样的修订也并未说服所有人。还是有人坚持认为,寒号鸟就是一种鸟,并且具化到了褐马鸡这一物种。

这一说法主要源于古文化中对“鹖”的解释。多方古籍可印证这一说法。如《说文解字》记载:“鹖似雉,出上党。”《禽经》曰:“鹖毅,鸟也,似雉而大,有毛角,斗死方休,古人取为勇士冠,名可知矣。”郭璞在《方言》中写道:“似鸡,冬无毛,昼夜鸣,即寒号虫。”《埤雅》中的说法更是与大寒一候如出一辙:“黄黑色,故名为鹖。据此,本阳鸟,感六阴之极不鸣矣。”

至今,在新华字典中,对“鹖”的注解依然是“一种像雉而善斗的鸟”。

上述的所有说法均与褐马鸡完全吻合。褐马鸡是中国的特有珍禽,山西省是其核心分布区,与古籍所言“五台山有鸟”“出上党”高度一致。

褐马鸡  视觉中国 图

它的性情暴躁、好斗,每年求偶期间雄鸟都会斗得你死我活,常被古人比作斗士。自赵武灵王起,更是用“鹖冠”装饰武将的帽盔,以激励将士慷慨赴义。这一风俗一直延续下来,到了清朝,又在原先的基础上分为蓝翎和花翎。蓝翎为纯鹖羽,由品级较低的人佩戴,外部为鹖羽、内部为孔雀羽的花翎则为高级官员所专属,以翎眼数量来区分官阶高低。

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褐马鸡是与大熊猫齐名的“国宝”,亦是所有马鸡中最为名贵的种类,身形高大,长相威武奇特,雪白的耳羽成束状向后凸出,仿佛头颈上长了一对白犄角。在环境恶劣的冬季,为了解决温饱并防御敌害,褐马鸡喜欢抱团活动。

也许因为褐马鸡分布范围有限,较为少见,古代的绘画、雕刻作品中少见其形象,仅见于明代殷宏的《早春花鸟图·鹖鸟》,形象栩栩如生,是褐马鸡无疑。

笔者认为,因为古人对寒号鸟的认识较为模糊,不同时代和地区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又在观察的基础上融合了佛教神话和想象,故而,流传下来的“寒号鸟”故事掺杂了褐马鸡与鼯鼠两种原型的特征,并非单一物种所能对应。而大寒一候所涉的“鹖鴠”,应当以鹖鸟为基础,也就是褐马鸡。

遗憾的是,无论鼯鼠还是褐马鸡,在今天都因人为捕杀、栖息地破坏、森林砍伐等因素,成为了濒危物种。两种原本风马牛不相及的动物,因为“寒号鸟”的不幸传说而相遇,冥冥中又成了同病相怜的难兄难弟,或许这是场命中注定的“孽缘”吧……

大雪二候:虎始交

大雪的第二个五天,老虎开始有求偶行为。

作为老虎的发源地和主要的分布区域,中国生活着四种虎,除了广为人知的东北虎和华南虎,还有孟加拉虎和印度支那虎。

根据考古发掘结果,在遥远的更新世时期,虎曾经遍布中国,北至大兴安岭,南至海南岛,都是老虎的“地盘”。

那时候的人们对虎既崇拜又敬畏,一方面将虎作为图腾、门神,一方面又忧心虎患。直至近百余年,随着猎枪等现代化武器的出现,漫长的人虎之争终于让“百兽之王”节节败退。

今天,可以发现野生虎踪迹的仅有黑龙江、云南、西藏等部分地区,华南虎更早已宣告野外灭绝。

5月18日,在黑龙江省穆棱林业局有限公司林场,被放归自然的野生东北虎从铁箱子里走出离开(视频截图)。

作为森林中的顶级捕食者,野生老虎是森林生态系统是否健康的“风向标”。因此,近些年,当里海虎、巴厘虎、爪哇虎从世界上消失,一个“正龙拍虎”的闹剧就搅得江湖动荡,人们开始满世界地寻找老虎,为老虎重建家园。

但这并非易事。老虎的生育率低,存活率也低。野生老虎的数量很难在短期内迅速增长。

何况,老虎要繁衍壮大,离不开“婚配”,而老虎每年的发情交配期仅有一周时间。

这干系着种族命运的关键期就在天寒地冻的冬季。为了让刚出生的虎崽避开寒冷的季节,每年11月至翌年2月份,是老虎的求偶期。

“一山不容二虎。”大部分情况下,老虎是独居动物。但从很久以前开始,雌雄老虎总是很有默契地比邻而居。一只雄虎的地盘可以覆盖三四只雌虎的领地,但不会与其它雄虎的领地重叠。这样,当老虎需要“婚配”时,可以采取就近原则。

繁殖期的老虎通过独特的联络方式来决定是否同对方交往,或是发出震动山林的虎啸,或是留下有强烈气味的排泄物。这一独特的“征婚广告”将被留在领地边界,收到信号的异性若属意对方,会以同样的方式留下气味,予以“回复”。

经过双方的信息交换,雄老虎就会进入雌性的领地,雌老虎则会矜持地等待着“新郎”的到来。

当双方相遇,雄虎会围着准新娘转圈子,双方相互打量。有时候,若雌虎是经验丰富的老手,还会冲着对方发脾气,两只虎要象征性地打上一架,才会进入交配环节。

为了减少安全威胁,老虎的交配时长很短,每次大约15秒。完成了一次交配的雄虎会继续留在雌虎领地,直至为期约一周的短暂婚期结束。在此期间,新婚夫妻会一起出门围猎,也会继续交配,交配数量可达上百次,以争取成功孕育虎宝宝。

婚期结束后,雄虎潇洒离开,雌虎则进入孕期。不过“准妈妈”并不安分,在此期间,它还可能接受新的伴侣,重复婚配,毕竟,每次生育的机会都很珍贵。经过大约三个半月,虎宝宝出生了,通常一窝1-5仔。之后,虎崽将和母亲在一起生活两三年,学习爬树、追踪、搏击等各项生存技能,直至可以独立生活。

印度拉贾斯坦邦伦滕波尔国家公园,虎妈妈叼起它6周大的幼崽。Dhritiman Mukherjee/视觉中国 图

雄虎也并非不负责任的父亲。据美国动物学家乔治·比尔斯·夏勒(George Beals Schaller)的观察,曾有雄虎与两只雌虎和4个幼崽分享杀死的猎物,还让雌虎和幼崽先吃;而在印度,当一只虎妈妈受伤死亡后,雄虎更是主动担负起了“奶爸”的职责。

不过,尽管虎爸虎妈在照顾抚养后代上已尽责尽力,这并不能阻挡老虎种群下降的趋势。过去的一百年里,全球野生虎的数量从10万头锐减到约3900头,九种老虎中的三种已灭绝,其它多种也濒临灭绝。好消息是,随着保护老虎的呼声越来越高,不丹、中国、印度、尼泊尔和俄罗斯的野生老虎数量正在回升

只是,面对破碎的栖息地、人兽冲突、虎制品贸易……要想自在地虎啸山林,“百兽之王”面临的挑战亦是王者级的,能否顺利通关,犹未可知。

大雪三候:荔挺出

大雪的第三个五天,马兰花到了采挖的时候。“荔”为马兰草,即俗称的“马兰花”。

“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儿在说话,请你马上就开花。” “小皮球,香蕉梨,马兰花开二十一……”曾几何时,这熟悉的童谣风靡大江南北,随着孩子们甩动的长绳、翻飞的皮筋一遍遍重复。

儿歌中的“马兰花”,就是大雪三候的神秘主角。

马兰花 视觉中国 图

马兰花自古在中国广为栽种,从先秦时期就被人们发现和使用。它耐干旱、耐盐碱,生命力顽强,可放牧、观赏、保持水土,也是重要的药用植物。

这种美丽的花与鸢尾同科同属,曾有过许多名字。因其宿根的根状茎粗壮、坚韧,须根粗长,古人最早用它阴干的根制作成给马匹刷毛用的马帚,也就是马刷子。那时候,它被称作荔、“荓”(píng)、马帚、落帚、地扫、地葵、地肤子。

古时候,马匹是重要的交通工具,这种被用作马帚的植物也随之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角色。

到了汉代,高诱注《吕氏春秋》将其称作马荔。而它的正式名称“马蔺”最早出自唐代的《新修本草》,来源不详,也许是“荔”的谐音,也许是因其旺盛的生机——蔺通“躏”,有车轮碾压之意,而马蔺强健的体魄当真可无惧车马碾压。

由于它的花朵美丽,呈披针形向外盛开,与莲花颇有几分相似,人们又将“马帚”称为马莲花、马莲;它那青翠的叶片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使人联想到优雅的兰花,于是它又有了马兰花、马兰的别称。

除了这些俗称,它的别名还有兰花草、蝴蝶花等。由胡适诗歌袭来的台湾校园歌曲《兰花草》据传唱的就是马兰。

马兰每年3-4月发芽,5-6月进入花期,8-9月份果实逐渐成熟;到了冬季,约11月上旬,它的地上茎叶会枯萎,但翌年春季又会重新萌发生长。

关于“荔挺出”的释义,主流的说法是将其理解为萌动出芽,但这与实际物候严重不符。实际上,“挺”在古汉语中亦有拔出之意,故有人认为此处指的是拔采马兰的根部。笔者倾向于后一种解释,但并不见得只是采根,因为马兰浑身是宝,被称为世上“三棵宝草”之一,可为帚、为拂、为绳,亦可入药。待其枯黄后采挖,也体现了古人的生态观。

相比亲戚鸢尾,马兰的花和叶更为纤长,它看似柔弱,却是个狠角色。它那强大的根系可以保水蓄水,如遇气候恶劣、土壤沙化,更会长出密集的根须抓牢土壤。它耐旱、耐涝、耐寒、耐盐碱,石缝里都能生长,在北方的沙地和盐碱地,人们常栽种马兰花来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盐碱地。

它还有“特异功能”,那清香秀美的花朵会随着光照、土壤酸碱度的不同而变色,同一株马兰花,也许今年是浅蓝色,明年就变成了紫红色。

马兰花的顽强生命力还与一段尘封的历史紧密相联——20世纪50年代,一支部队来到渺无人烟的罗布泊,创建了中国最早、也是唯一的核试验基地:总装备部第21试验训练基地。因荒漠周边开满淡紫色的马兰花,这里后被称作马兰基地。为了纪念1964年中国第一枚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马兰核试验基地爆炸成功,又有保密需要,相关人员就创编了那首“马兰花开二十一……”的童谣,开花暗指爆炸成功。

清华大学讲述中国首颗原子弹研发故事的话剧就叫《马兰花开》,至今仍每年面向新生演出。绽放荒野的马兰花,就这样写入了历史。

这期,我们将回顾小雪的物候观察记录。下一期《物候记》,我们将为大家解读冬至三候,同时回顾大雪的物候观察记录。

(作者李蔚系自然教育机构自然萌创始人。封面、物候卡插画:季静,封面图设计:薛之韵,海报设计:白浪。)

“物候记”专栏记录一年之中节气、物候的指征,观察自然变化与城市生活的关联,积累当代中国城市的物候观察资料。

    责任编辑:董怿翎
    图片编辑:施佳慧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