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萨利机长》:155条生命被救背后的故事

澎湃新闻记者 程晓筠
2016-12-10 08:52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2009年1月15日,一则新闻刷爆全球媒体:全美航空1549号班机在从纽约拉瓜迪亚机场起飞一分钟后,因遭遇鸟群袭击,型号为空客A320的飞机上的两个引擎同时失灵,机长切斯利·“萨利”·萨伦博格果断决定迫降在纽约哈德孙河上,最后机上155人全部生还,仅有少数人受轻伤。这一事件被称为“哈德孙奇迹”。

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执导、汤姆·汉克斯主演的影片《萨利机长》(Sully)即取材自这一事件。影片9月9日在北美上映后,获得了普遍的好评,IMDb打分达到了7.7,“烂番茄”好评率达85%。

《萨利机长》海报

时隔三个月后的12月9日,《萨利机长》得以亮相中国内地, 以2D/IMAX 2D/中国巨幕等形式放映。它是现年86岁的伊斯特伍德执导的第35部剧情长片,也是继1996年的《廊桥遗梦》后,其执导的作品首度在内地公映。

飞机发动机遭遇撞击,失去动力。

事件本身是极好的电影素材,按很多导演的路数,会拍成情节紧张刺激的灾难片。

但伊斯特伍德更关心的是“背后的故事”。影片开始时,已是事件发生后的第二天,惊魂未定的萨利机长一边要面对媒体及周围人将他奉为英雄的礼遇,一边要应付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严苛的事故调查。

失去动力的飞机不断降落。

拍西部片出身的伊斯特伍德当了导演之后,仍旧对孤胆英雄的故事情有独钟。他的过人之处在于,不去塑造令普通人望尘莫及的伟光正形象,而是挖掘普通人身上潜藏的不凡气概。

《萨利机长》也是如此。而如何让这个在美国已家喻户晓的事件再次打动人心,除了高明的叙事手法、素材的取舍得当外,真实是一切的基石,包括事件过程的呈现以及主人公萨利机长面对突发状况和事后种种的反应。

萨利机长决定迫降河面。

影片的艺术指导James J Murakami和摄影师Tom Stern都是伊斯特伍德的老班底。前者在洛杉矶的摄影棚里搭建了空客A320飞机驾驶舱,建在陀螺仪上,以实现空中飞行的效果。后者本希望能在纽约哈德孙河上实景搭建飞机客舱模型,但由于水流速度较快,模型很难不被冲垮,于是不得不放弃这个想法,取而代之以数码特效,再结合真人演出。

萨利机长通知乘客准备迫降。

为了拍摄救援场景,剧组先在环球片场造了个大水箱,然后将真的飞机放在里面。五台摄影机同期拍摄,而且这场戏没有经过彩排,因为导演希望能再现那种千钧一发的临场感。

在表现乘客们劫后余生的各种反应上,伊斯特伍德早年的亲身经历令他能感同身受。原来他在美军服役期间,有一次在搭乘一架道格拉斯A1轰炸机时不幸赶上了暴风雨,飞机在太平洋上靠近加州雷耶斯角的洋面上迫降了,“我游了5公里才到岸上。我现在都还记得那一刻,我告诉自己,‘小子,你才21岁,还没活够呢’。”

塔台提供迫降援助。

影片约95%的画面由最新型的IMAX 65毫米2D数字摄影机拍摄。这保证了画面的超高分辨率以及更细腻的色彩。在IMAX影院观看《萨利机长》时,影院中常见的上下黑边也会消失不见,观众能在全画幅的呈现中体验到多出26%的画面细节。

全机乘客准备迫降。

来自专业人士的认可应该是对导演及剧组成员煞费苦心的最大肯定。

在日前的上海媒体场上,许多民航飞行员和乘务员也一同观影。当被问到影片是否存在艺术上的夸张时,来自一线的飞行员认为,《萨利机长》在细节的表现上基本是真实的。而最令他们敬佩的是萨利临危不乱、凭借经验化解危机的心理素质,这自然有赖于汤姆·汉克斯的高超演技。

萨利机长指导乘客逃生。

汉克斯包办了全片的多数镜头,他将萨利平凡及非凡的一面拿捏得恰到好处。面对媒体的颂扬,他感到的不是自豪而是困惑:自己安全飞行了42年默默无闻,却仅仅因为208秒的成功迫降而被判定为“英雄”。

而最令他感到不安的是,根据电脑模拟的结果,飞机当时完全可以返航或在相邻机场降落,没必要迫降水上,令全体乘客身陷险境。他担心随之而来的舆论倒戈,也担心因此“被退休”导致生活无着落。

待到听证会当天,凭借自己的经验与智慧令怀疑他的人彻底改变看法时,他才终于为自己感到骄傲——不是因为他凭借一己之力拯救了155条生命,而是因为自己尽了全力,作为这项有1000多人参加的成功的营救行动的一分子。

萨利机长与副机长迫降成功。

除了影片本身之外,美国媒体最为津津乐道的是,一个共和党死忠如何与一个本次大选中的民主党支持者“和平共处”。

汤姆·汉克斯在接受《洛杉矶时报》采访时说:“一般电影的拍摄现场都与政治绝缘。没人会谈论政治,因为我们非常热爱这项工作,只会谈论老一辈拍电影的逸事,难以相信当时的配餐中居然还有法式葱酥酸奶油蘸酱。”

萨利机长深夜与妻子通话。
与汉克斯打得一手好太极不同,伊斯特伍德直言:“过去我曾是极端的自由派,1950年代经历了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和‘好莱坞十君子’事件。但当你长点年纪之后,就会改变对某些事情的看法。我渐渐发现我的许多自由派的朋友根本不自由,因为他们不接受也不会支持除了自由派的观点之外的任何其他观点。他们会非常本能地表现出‘我不能和这家伙交往。他太蠢了。他就是一个白痴’。”
萨利机长出席听证会。

不过,眼看宣传周期已经结束了,本月初汉克斯参加格拉汉姆诺顿秀(Graham Norton Show)时,终于还是忍不住吐槽伊斯特伍德“像训马那样训练演员”,而且拍摄时既不喊“Action”,也不喊“Cut”,“演员从来不知道摄影机什么时候启动,你只能听到肩膀上传来‘好了,来吧’,然后你就一直演下去,直到他说‘这场够了’,你才知道该转场了。这简直像地狱一样可怕”。

听闻此言,一起参加节目的“囧瑟夫”惊呆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