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社论】削减“成本”,助力中国制造

2016-12-19 19:59
来源:澎湃新闻
社论 >
字号

最近,福耀集团老板曹德旺谈中美两国制造企业成本利弊的“生意经”,让公众大吃一惊。他说:美国没有增值税,只有40%所得税;能源方面,美国电价是中国一半,天然气只有中国的1/5;劳动力成本方面,美国蓝领是中国8倍……算起来,在美国生产玻璃会多赚百分之十几,但劳动生产率还是中国高。今年10月,福耀集团在美国莫瑞恩投资6亿美元建设的汽车玻璃工厂正式投产。

这段“生意经”背后是中国的实体经济如何发展、中国制造如何升级的大问题。

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近些年的大幅上升,中国制造业的成本优势相比美国已经越来越小。

从成本结构上讲,美国制造业的人力成本占整个生产运营成本的四成多,但在水、电、天然气、地皮、运输、资金、税收等企业负担的成本上,均明显低于中国。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奥巴马政府提出“让制造业回归美国”,美国制造业的投资环境因此持续改善。受此影响,苹果公司正在考虑将中国的代工工厂搬回美国,追随苹果的代工企业富士康,已经在评估在美国建厂的可能性。

单就劳动力成本而言,美国目前仍是中国的数倍,而在“管理性成本”上,中国的劣势一直以来都比较明显。

我们的水、电、天然气、地皮等生产要素价格偏高,是因为其定价机制中的行政力量大于市场力量,因此我们看到,煤炭价格低迷时,电价却没有相应下降,中国的道路四通八达,物流企业却经常选择绕道以逃避偏高的过路费。

此外,中国制造业的综合税务负担也比美国沉重,除了政府职能定位的原因,也有财税体制自身的原因,而今年实施的营改增在进一步理顺财税体制、带来减税效应的同时,实际上也为进一步减税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目前我国的制造业仍以传统的中低端加工制造业为主,而中西部地区在这一方面仍有相当大的比较优势,在这些地区重建制造业,并且以降低制度成本的方式推进技术改造和升级,才能与美国抗衡,维持并增强中国制造在全球制造分工体系中的竞争力。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