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快人快语的“辛苏”、“泰仁”是谁:江苏官场新式对话引关注

澎湃新闻记者 袁杰
2016-12-23 20:26
来源:澎湃新闻
长三角政商 >
字号

近几个月来,署名为“泰仁”的文章,频现江苏泰州《泰州日报》头版重要位置。

“泰仁”笔头平铺直叙,语言风格活泼辛辣,直面问题,直击要害。有人根据其用语风格猜测,视角如此宏观的“泰仁”,或是中共泰州市委书记蓝绍敏。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泰州官方渠道获悉,“泰仁”所写文章并非直接出自蓝绍敏之手,但均是根据蓝绍敏在不同场合所说的话整合而来的,且经其审核修改。

更早之前,自李强调任江苏担任省委书记后,江苏《新华日报》也频频出现署名为“辛苏”(谐音新江苏)的专栏文章,这也已成为指导江苏各项工作部署的一个窗口。

江苏官场接连出现如此新式话语体系,引发了各界的热议和关注。

“泰仁”都写了什么?

“泰仁”的名字第一次出现,是2016年10月12日《泰州日报》头版头条的正下方,首次出现的这个叫做“望海观潮”的专栏,刊发了一篇题为《戴新帽走老路,要不得》的文章,作者署名为“泰仁”。

彼时,泰州新一届党委领导班子刚完成换届不久,江苏泰州各地各部门正在“贯彻落实”泰州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

“泰仁”在文章中称,贯彻落实泰州市党代会精神,要清醒地认识到,“学习贯彻”不是照搬照抄,更不能“戴新帽子、走老路子”,搞“新瓶装旧酒”。

文章提到,“我们的地方主官和部门负责同志,不能把报告简单地复制、粘贴”,而要把自身肩负的目标任务与报告提出的部署要求精准对接。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在接下来的近三个月时间内,“泰仁”在《泰州日报》又发了十篇文章,几乎是以每周一篇的频率更新。

这11篇文章中,有多达七篇是类似开篇文章那样,评论干部作风和工作方法的。

比如10月27日发表的《领导干部要讲内行话》一文提出,“我们各级领导干部要不当门外汉,多讲内行话,确保各项工作能够抓到点子上、抓到关键处”。

还有,要拜专家为师,与专家为伍,“我们比不过专家是正常的,但要努力做到在党政干部这个群体中比别人懂、比别人专、比别人强,未来的发展就有先机了”。

12月20日发表的《我们泰州必须向前冲》尤为“猛烈”。

文章直言,当前全市上下思想高度一致,行动高效有力,但不排除总有少数人冒出一些“杂音”。“这些同志喜欢指指划划,总是戴个有色眼镜看人看事,总喜欢唱空唱衰我们泰州,提供给大家的不是金点子,而是负能量,好像泰州的发展与他无关似的,作不得泰州发展得比别人好一点。这种风气千万不能长!”

其余四篇,也都和当前的热点话题有关。

比如12月5日发表的《绿水青山,就是老百姓的“幸福靠山”》一文,关注了生态环境。文章提出,“我们的各级干部绝不能急功近利,只顾追求一时的发展”,毁了绿水青山。

因此,“再大的项目、再大的利益,只要破坏生态、影响环境,都要坚决地拒之门外、坚决地守住生态,决不允许为了项目发展牺牲环境,决不允许把降低环保门槛作为招商的优惠条件,决不允许在承接产业转移中承接污染转移,决不允许让各类平台、园区和项目载体成为新的污染源”,“泰仁”表示。

“辛苏”之后又现“泰仁”,江苏官场新式话语体系令人耳目一新。

直面敏感、热点问题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泰仁”的这11篇文章,语言风格平快、口语化、辛辣,有对工作重点的强调,有对工作方法的评论,甚至,有对一些热点、敏感问题的回应。

比如《我们泰州必须往前冲》一文中,回应了对“双水绕城”的质疑。

文章称,一些同志对“双水绕城”怀有疑义,也有人说这是个形象工程。“泰仁”在文章中解释说:“‘双水绕城’是我们为老百姓造福的一个生态工程、民心工程、民生工程。疏浚城市河道,做美生态景观,目的就是让老百姓去亲水,去健身,去享受城市的水生态、水环境、水文明,这样做,难道有错吗?”

据公开报道,“双水绕城”项目是泰州市今年提出的一项重点工程,主要是对泰州南凤城河景观规划进行了总体设计,并对凤凰河改造提升、周山河节点优化、南官河详细设计,打造“一轴双带”城市景观。工程完工后,“双水”空间将成为市民、游客可观可游的生态景观空间。

此外,《我们泰州必须往前冲》一文,还谈到了关于招商的争议问题。

近年来,泰州在服务项目大突破方面,要求机关部门要发挥优势,多提供招商项目信息,多服务招商引资、多服务投资主体。“但还是有少数人总要搬弄一些‘杂音’”,“泰仁”在文章中说,这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我们没有下指标,没有搞全员招商,”“泰仁”在文章中解释说,一些部门和岗位发挥部门和岗位优势,可以多提供一些项目信息,可以在服务中感受招商人员的甘苦,可以亲身感受市场主体的艰辛,可以增强一些经济工作的本领,“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难道错了?”

文章还说,总投资超过40亿的乐叶光伏项目,就是一位机关干部得知信息后推荐给海陵区的。“如果我们什么事都不干,安安逸逸过小日子,项目会从天上掉下来?泰州就能发展?大家的小日子就会滋润?”

“泰仁”≈蓝绍敏

外界不少人认为,如此快人快语的“泰仁”,或是中共泰州市委书记蓝绍敏。

12月22日,泰州市委办公室多位负责人向澎湃新闻记者证实,“泰仁”几乎可以说是蓝绍敏,但这些文章并非蓝绍敏本人所写,而是由市委办公室对蓝的日常讲话稿整合而来。

泰州市委一位副秘书长对澎湃新闻确认,今年9月底泰州市党代会之后,《泰州日报》上开设了“望海观潮”专栏,署名作者“泰仁”,并得到了蓝绍敏的同意。

“(本地)新闻上对于蓝书记的讲话和观点,往往无法全面进行体现”,该负责人表示,于是,泰州市委办将蓝绍敏在一些公开场合,比如在走访调研、一些小型会议上的讲话和点评进行了整理,并在送其审阅和修改后,进行公开发表。“比如关于招商争议的问题,就是他(蓝绍敏)根据自己平时听到的一些东西,然后在一些小型会议上讲的话,我们进行了总结。”

“所以你不难发现,这些文章的风格都非常口语化”,泰州市委上述副秘书长说。

比如《帮扶政策,既要送到位更要讲到位》一文说,把群众家的“门搭子”摸热了、把群众家的“门槛儿”踩平了,就能与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真正与群众“心连心”。 “起码到困难群众家里待个半天,从城里买点菜,一起和困难群众吃顿饭、聊聊天,帮助困难群众干点活,那样才能真正与困难群众打成一片”。

甚至,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前文提及的“作不得泰州发展得比别人好一点”一句中,“作不得”是一个典型的泰州方言词汇,意为“嫉妒、看不惯”。

“很多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平时较少能直接接触到蓝书记。”泰州市委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文章作为日常新闻的补充,以口语化的文风进行传播,有利于将市委书记的一些想法和观点全面表达出去。该负责人说,目前来看已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泰仁”的文章在党员干部中反响很好,将会长期坚持下去。

这并非蓝绍敏第一次在主政地的党报上发表文章。

2015年9月,蓝绍敏曾在泰州姜堰区小杨村驻点调研近一周,并连续五天在《泰州日报》上发表“民情日记”。更早之前,2014年任中共宿迁市委书记时,蓝绍敏也在《宿迁日报》上也发表过“民情日记”。

泰州市委书记蓝绍敏

“辛苏”、“泰仁”的背后

事实上,在“泰仁”之前,江苏省委机关报《新华日报》上已经出现了一个“网红”写手——“辛苏”。

李强于今年6月到任江苏省委书记后仅十一天,《新华日报》的头版重要位置,首次出现了署名为“辛苏”的评论文章。文章标题是《牢记使命 砥砺奋进》,谈的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体会。

半年多来,“辛苏”已发表发文十余篇,内容涉及行政体制改革、换届风气、城市发展、互联网思维等重大课题,不时呼应江苏重要会议和决策,文风活泼,通俗易懂。

在江苏省委宣传部主办的“理论之光”网站以及中共江苏省委新闻网首页的醒目位置,也设有“辛苏专栏”。

新华日报社社长、党委书记周跃敏在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一次时政报道的业务研讨会上曾透露,李强履新江苏省委书记后,曾专门召集新华日报部分编辑记者到其办公室“聊天”,畅谈了一个半小时。李强要求,报道要通俗易懂,当前网络上受到大家追捧的新闻和信息都是大白话,因此在报道的风格上一定要把握好。

周跃敏还透露,李强还专门谈及“辛苏”评论,对“辛苏”的风格提出了要求:他认为文章长度不宜太长,七八百字、五六百字都是可以的,“只要把问题讲明白了,哪怕再短一点也可以,编辑的时候也不要把标题做得很大”。

观察人士普遍认为,“辛苏专栏”不仅是指导江苏各项工作部署的一个窗口,也是外界观察这个东部沿海大省政情的窗口。

如今,在“辛苏”之后,江苏地级市又现“泰仁”,江苏官场新式话语体系令人耳目一新。

对此,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教授李继锋对澎湃新闻表示,这样的文章或许能帮助构建新的、也更容易为普通百姓所接受的官方话语体系。

“这些文章往往文风活泼,口语化,不说那么多陈述性的官话,而是直击要害”,李继锋对澎湃新闻说,这些自由的表达能够弥补官方话语体系中的一些限制,基层干部也可以就此更全面接触到地方主要领导的思路,以及他们考虑问题的角度和方向。

李继锋认为,署笔名能够让作者更有自由度,“正规的通告或者公文都必须是咬文嚼字的,行文风格不可能很自由,但发表在报纸上的评论文章就没那个必要了”,李继锋说,这恰好迎合了报纸所强调的“可读性”,大众传播更需要话语上的修辞和直言不讳,为了便于和大众进行沟通。

李继锋说,这些行文风格自由的文章,主要将对思想引导起到重要作用。“重要的时间节点随时可以发文章进行引导,如果形成一种惯例和风格,作用其实是非常大的。”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