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TING闻丨2016年好莱坞黑皮书

许文婷
2016-12-28 08:15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热播美剧《我们这一天》第一季第10集里有句台词“圣诞节无坏事”。但是,编剧错了。无情的2016年还是在圣诞节带走了53岁的威猛乐队主唱乔治·迈克尔。

亲爱的2016年,你还带走了Prince、大卫·鲍伊、吉恩·怀尔德、“斯内普教授”艾伦·里克曼、席琳·迪翁的丈夫雷恩·安杰利、“莱娅公主”凯丽·费雪,还有死法比电影更离奇的年轻演员安东·尤金。

好莱坞经历了很特殊的一年,带着满满一袋的黑历史,请你走好。

2016年,好莱坞民主大旗倒地

大局面上,好莱坞这个民主阵营力挺的希拉里惨败总统大选,川普对影视圈的政策立场不明。

川普当选后,某男子用电钻把他在好莱坞星光大道上的那颗星给凿了。川普下“总统令”重塑该星,并设保安24小时看守。这是表面上的反抗,好莱坞对影视从业者中的川普支持者表示不满,虽然没有过激行为,但这里水很深。

英国的罗婶在川普当选后发推特,呼吁大家团结。

好莱坞一向是英国明星的第二个家。希拉里在洛杉矶设宴还拿到了不少英镑,筹到了2200万美元的竞选资金,而川普只拿到了屈屈30万。站在希拉里背后的是斯皮尔伯格、乔治·克鲁尼、罗伯特·德尼罗等大腕。而川普身后也有两个大牌:一个是名导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另一个是喜欢乒乓球但支持藏独的苏珊·萨兰登。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和苏珊·萨兰登在2004年都获得金球奖。

今年的《萨利机长》票房成绩喜人,北美收获1.2亿美元票房,但前后被两大奥斯卡风向标金球奖和演员工会奖遗忘。

此片从各种元素上看,都是大写的“颁奖季题材”——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说的是美国平民英雄,主角又是人见人爱的汤姆·汉克斯。但因为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公开表示自己是川普的支持者,此片被美国国家广播电台首席影评人约翰·鲍尔斯称为川普时代的第一部好莱坞大片。

某金球奖评委说:“伊斯特伍德和苏珊·萨兰登在今年的颁奖季不会得到任何仁慈,特别是萨兰登,她对希拉里的言辞太过分了。她在《爱管闲事的人》里演得很好,但我不会投她的票。”

伊斯特伍德在接受《时尚先生》杂志专访时解释了自己的政治取向,他说:“川普说的话在我年轻时代根本不算种族歧视,这些词我们以前都用过。好莱坞现在就是一个在种族上如履薄冰、在政治上又追求立场正确的团体,我们生活在一个大家都喜欢拍马屁的时代。”

尘埃落定之后,回头想想当时各路明星为希拉里奔走活动,想发挥自己意见领袖的光和热,现在看来,好莱坞名人对美国大众的影响力到底又有多大呢?

自里根之后,川普是第二个在好莱坞有演艺历史但从来没受到过圈内欢迎的总统。他在IMDb上有20部演员作品,还制片了收视率保持12年不掉线的真人秀《学徒》。

想当年,布什时代激发了很多好莱坞的创作灵感。迈克尔·摩尔的《华氏911》,以一亿多美元的美国票房成为了最赚钱的纪录片。伊拉克战争也让奥斯卡评委们把票投给了《无间行者》和《老无所依》这样的沉重题材。

好莱坞这么明显地反对川普,在接下去的四年内,川普会对影视娱乐行业采取什么措施?好莱坞又会把什么样的题材搬上大银幕?这是很多人急于知道答案的问题。

毫无疑问,川普苛刻的移民限制政策,必将直接影响到好莱坞动画和后期特效这些高度依赖移民的产业。如果川普对中国政策来一个智商感人的外交举动,那么好莱坞电影去中国捞更多钱的梦想也有可能被暂时搁置。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幸好,加州大麻合法化了,沮丧的好莱坞还能理直气壮地抽个草消愁减压。

摩根·弗里曼抽大麻。

2016年,好莱坞继续太“白”

马特·达蒙加盟《长城》这件事,被好莱坞的亚裔演员炮轰,称“亚洲人不需要白人来拯救”。人权上,类似这样的种族风波一浪接着一浪敲打着好莱坞的道德边缘线。“强奸”、“性侵”、“种族歧视”等关键词在颁奖季再次成为焦点。

记得今年一月的圣丹斯电影节上,福斯探照灯影业用1700万美元抢购拿下了独立历史影片《一个国家的诞生》,不仅打破了这个电影节的交易数额纪录,还制造了一个“明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已经诞生”的娱乐头条。

导演帕克在《一个国家的诞生》电影首映式上。

如今颁奖季已经进入倒计时,《一个国家的诞生》被提名的胜算有多大呢?

四个字:几乎为零。

反正,金球奖已经彻底把这部电影抛在脑后了。

让《一个国家的诞生》沉入无底深渊的不是电影本身,而是导演内特·帕克的强奸风波。对于事情的来龙去脉,我曾撰文写过(文末有链接)。

这样的新闻看着是否有点眼熟?

梅尔·吉普森在《血战钢锯岭》拍摄现场。

10年后再坐回导演椅的梅尔·吉普森最近春风得意,新片《血战钢锯岭》在国际票房和口碑上双丰收,还拿到了三个金球奖提名和两项演员工会奖提名,直接朝着奥斯卡前进。另外,比他小34岁的娇妻将为他产下第9个孩子。

吉普森曾经是好莱坞狗仔的最爱,他酗酒驾车,屡次劈腿,涉嫌殴打妻子,辱骂犹太人……

再来看小本的弟弟凯西·阿弗莱克,他在“呆萌”马特制片的《海边的曼彻斯特》中真是演得让人心碎,拿到了金球和演员工会奖最佳男演员提名,是和前任“蜘蛛侠”安德鲁·加菲尔德竞争奥斯卡影帝的最有力演员。

2008年,凯西·阿弗莱克在事业上升期时做了一个“也许让他后悔一辈子”的决定:他和妻子的哥哥杰昆·菲尼克斯决定拍一部讽刺纪录片《I’m here》。

2010年,凯西·阿弗莱克被两名剧组中的女成员指控性侵犯和性歧视。其中一名女性是多年来和阿弗莱克兄弟合作的制片人阿曼达·怀特。她在指控中写道:“有一天,凯西让一个剧组人员脱下他的裤子,强迫我盯着他的生殖器看……他还把剧组的女成员们叫做母牛。”

而另一名女性则是电影的摄影指导,她说自己“半夜起来的时候,发现阿弗莱克睡在我床上,他只穿了短裤在我身上乱蹭”,怀特还向法庭提供了凯西·阿弗莱克发给她的性侮辱短信。

凯西、前妻萨莫和哥哥小本。

凯西·阿弗莱克否认所有的指控,但最后选择了庭外和解,用“付钱”的方式结案。

就像曾经拿奖无数的罗曼·波兰斯基和伍迪·艾伦一样,吉普森和阿弗莱克都是白人,而帕克是黑人。

按照影后娜塔莉·波特曼的说法:“好莱坞是有意识、有目的地在创作少数民族和女性题材,这不是真正的多元化。”劳模姐杰西卡·查斯坦对此的态度也很明确:“我经常接到制片人电话,一上来就强调电影是黑人题材或者是女性题材,这让我很倒胃口。”

2017年的最佳影片如果给了全非洲裔演员的《月光男孩》,那也许还能帮好莱坞捡回一些面子。

2016年,好莱坞丢了票房

经济层面上,北美票房形式不好,收入差距增大,若不是迪士尼的《侠盗一号》最后助力,2016年的北美票房很难和去年持平。另外,好莱坞还眼睁睁地看着中国万达圈了很多地盘。

北美电影票房比2015年增长约2个百分点,约113亿美元。取代去年票房大户环球影业的迪士尼,光靠一部《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就在美国赚了整整3.2亿美元,在今年最后一个月拯救了稍显萎靡的北美电影市场。

更让其他电影公司吐血的是,2016年最赚钱电影排行榜的前四名《美国队长3》、《海底总动员2》、《疯狂动物城》和《奇幻森林》都是迪士尼旗下的。周星驰的《美人鱼》和恐怖片《招魂2》还分别排在了第12位和第25位。

如果没有迪士尼和低成本恐怖片救世,2016年的电影将是另外一幅景象。年初的时候,一部喜剧《铜牌巨星》在全美1000多家影院全线上映,每家影院仅拿到361美元的票房,让这部电影以失败成为好莱坞的头条新闻。

如果说《铜牌巨星》的咖不够大,那么影帝马修·麦康纳在2016年都快成了最不赚钱的演员。6月份,他主演的《琼斯的自由国度》 只赚回了2千多万,连成本的一半都没到。悲催的还在后头,他和女神娜奥米·沃茨的《青木原树海》美国票房只有2万美元。2万!

大影视集团公司的续集和翻拍都呈现出极度疲软的状态,《忍者神龟2》、《猎神:冬日之战》、《分歧者3》和《爱丽丝梦游仙境2》这样的大投资续集都遭遇票房滑铁卢,必须去中国才能捞回成本。而让派拉蒙影业年终赤字的翻拍大戏《宾虚》花了一个亿,在北美和中国的票房都不理想,最后勉强收回8千多万。

《纽约时报》做了一项调查,续集和翻拍都不能吸引90后年轻观众,而老一辈观众大多数厌恶翻拍和没新意的续集。18岁到24岁、每年去电影院看十部电影的观众群人数,在去年已经跌到了历史新低——570万。

在票房失利后,好莱坞的对策是马上输出到中国。就在如此依赖海外票房的形势下,好莱坞还兴起了一股“反万达”热潮。日落大道上,一块“中国拥有我们”的警示牌直挺挺地竖着,来宣传“反万达”文化侵略。

2016年,好莱坞输了爱情

虽然好莱坞是爱情的坟墓,但过去的一年里, CP党争相上演各种狗血分手剧情的频率甚高,“霉霉”泰勒·斯威夫特一个人还分了两次。

朱莉和皮特:这对高调劈腿、低调结婚的好莱坞风云人物,最后还是以高调离婚收场。小编都无力吐槽。

德普和艾梅柏·希尔德:这对的结合就是一个错误。自从和艾梅柏结婚后,德普已经连续两年荣登《福布斯》杂志的“最不赚钱演员”排行榜。只能等2017年《加勒比海盗》续集来拯救你了,德普。

施瑞博尔和沃茨:挺可惜的,但两人的分开真的很让人莫名其妙。在公开的分手声明上线的前一天,我采访了施瑞博尔,他还说:“我和娜奥米的关系特别好,我们很幸福,认识她是我一生的荣幸。”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啊!

霉霉和他们:6月1日,霉霉和前前男友哈里森宣布分手;6月15日,她被拍到和抖森亲密约会,9y。“男神收割机”这个外号真不是白拿的!

写完此文,怎么觉得满满的负能量……幸好,2016年马上就要结束了,期待2017。最后,力荐十部非大片的正能量电影,看了再跨年,会觉得暖暖的。

十部非大片的正能量电影:

《假日惊情》(A Bigger Splash)

《托尼·厄德曼 》(Toni Erdmann)

《月光男孩》(Moonlight)

《20世纪女人》(20th Century Women)

《小秘密》(A Little Secret)

《西葫芦的生活》(My Life as Zucchini)

《红海龟》(The Red Turtle)

《帕特森》(Paterson)

《南边有你》(Southside By You)

《格里森》(Gleeson)

【作者自述】我在美国从事影视媒体工作,是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俗称“金球奖组委会”)的会员。简单说,本人的日常工作可以概括为看片!采访!再看片!我是一名独立电影迷,喜欢赫尔佐格、文德斯和李安,也是《欲望都市》脑残粉和《胜利之光》死忠粉。大家可以去我的澎湃问吧http://www.thepaper.cn/asktopic_detail_10006937留言提问,也欢迎访问我的新浪微博“婷不下来的看片房”。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