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物候记·冬至|梅花点遍无余白

李蔚
2021-12-21 14:33
来源:澎湃新闻
城市漫步 >
字号

冬至,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从这天起,一直到夏至,太阳每天都会离我们更近,白昼将逐日变长。

对难捱寒冬的古人而言,冬至是值得庆贺的“大吉之日”,太阳的回归意味着光明和温暖的到来,故而古人极重视冬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

事实上,冬至最早就是被当作新年庆祝的。那是3000多年前的周朝,周公姬旦立杆测影,将日影最长的冬至日定为新年开始的日子。这一习俗从周至秦一直延续了800多年,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将正月定为现在的月份,这才有了专门的“冬至节”。不过冬至依然被人视作大日子,因此有了“亚岁”“小年”等美称。

鲜为人知的是,被当作西方最重要的节日之一的圣诞节,其实亦起源于冬至,原是太阳神密特拉的生日,本意同样是庆祝太阳的回归。在近代中国,《申报》等本土媒体也曾用“洋冬至”之类的俗名称呼圣诞。

为了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历代王朝的帝王都会举行盛大的祭天祭神仪式,官府将举行“贺冬”之仪,社会上流行“拜冬”之礼,从官方到民间均例行放假。到唐宋年间,对天神的祭祀逐渐演化为民间的祭祖活动,久之成俗。

随着时间的推移,冬至发展出了更多的习俗,比如吃饺子和吃汤圆。因为古时百姓常因天气寒冷,两耳生冻疮,“医圣”张仲景曾在冬至时为百姓分发祛寒娇耳汤来治疗冻疮。这种用面皮包裹,以羊肉和驱寒药材做馅的药膳是饺子的前身。冬至吃饺子的习俗由此流传下来。而在爱吃甜食的南方,人们通常在此时围坐着吃汤圆庆祝团圆。

冬至的来临意味着即将进入一年中最冷的阶段。为了消磨时间,也为了缓解寒冷带来的心理危机,古人还发明了“数九消寒”的办法,有不同版本的“九九歌”和“九九消寒图”。待经历九九八十一天完成消寒图的最后一笔,春暖花开的日子就到来了。

虽然冬至节气已不再适合大规模的农业生产,但此时恰是冬季作物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需要应对雨雪、霜降等各种情况,农民依然不得闲。

2021年的冬至节气从12月21日到2022年的1月4日,涵盖“蚯蚓结”“麋角解”“水泉动”三个物候。

冬至一候:蚯蚓结

冬至的第一个五天,蚯蚓在泥土里蜷缩着身体。

作为变温动物,蚯蚓的体温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外界温度不仅影响蚯蚓的体温和活动情况,还会改变它们新陈代谢和生长繁殖的速度。

一般来说,蚯蚓喜欢高一点的温度。它的活动温度在5℃-30℃,最适合的温度范围约为20℃-27℃,低于8℃或高于32℃就停止生长发育;在0℃-5℃的寒冷天气和高于35℃的炎热季节,蚯蚓会进入冬眠或夏眠;要是天气再严酷一些,例如0℃以下或40℃以上,蚯蚓就活不成了。

蚯蚓

滴水成冰的冬天,蚯蚓会钻入泥土,寻找适宜生存、有一定温度的地层。一般大中型蚯蚓多深入地下穴居,小型蚯蚓则多群体聚集,抱团取暖。随着天气越来越冷,蚯蚓逐渐变得迟钝,直到萎缩着进入休眠期。待来年春天暖和起来,它们重新苏醒,并在气温上升到8℃-10℃时爬到地表层活动。蚯蚓不仅对温度变化敏感,也受湿度的影响。不同种类的蚯蚓适宜的湿度水平不尽相同,但土壤中的水分过多或过少均不利于蚯蚓的生命活动。在暴雨或浸水之后,土壤中的溶氧量急剧减少,蚯蚓会因为缺氧而难以呼吸。因此,雨后常可以看到蚯蚓爬上地表,那是它们在奋力逃生。然而,一旦雨后受到烈日暴晒,蚯蚓又会因为体表失水而大量死亡。

温湿度的变化不仅事关蚯蚓的安危,还会影响它们的“颜值”。干冷的气候会使它们的表皮像核桃一样满是褶皱;而在温和湿润的天气,蚯蚓会恢复饱满光洁的样子。这么说来,躲在泥土深处过冬的蚯蚓不仅能御寒,还可以遮丑。毕竟,谁不想漂漂亮亮地出来遛弯儿呢。

除了对温湿度敏感,蚯蚓还喜静、怕光,一般夜间才出来活动。

因为蚯蚓的经济价值高,既能作为蛋白质饲料,又能处理有机垃圾,还可以为食品、医药等工业提供原料,近年来,养殖蚯蚓成了新兴的产业。如果你也想尝试养蚯蚓,或者只是想在家里做个蚯蚓堆肥塔,那你可得对蚯蚓的习性了解清楚。尤其在冬夏季节,要记得采取适当的保温和降温措施。

另一个值得了解的冷知识是蚯蚓的口味。虽然蚯蚓食性广泛,不怎么挑食,但它也有自己的偏好和忌口。蚯蚓喜欢酸酸甜甜和有腥味的食料,西瓜皮、烂水果、洗鱼水是它的最爱;它怕盐,盐会夺走蚯蚓体内的水分甚至使它脱水而死;它怕吃辣,如果你是无辣不欢人士,养蚯蚓对你和蚯蚓都是莫大的考验;它还怕单宁味,所以千万不要尝试给蚯蚓喂葡萄酒。

冬至二候:麋角解

冬至的第二个五天,麋鹿的角开始脱落。

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的展室中,有一只放在玻璃罩中的特殊鹿角。若凑近了仔细观察,可以在鹿角主干上发现嵌涂着石绿的精美楷书,落款:“乾隆三十二年岁在丁亥仲冬日上浣御制”。

这篇题为《麋角解说》的手记,记录了一段宫廷趣事。那是在1767年的冬季,塞外巡狩归来的乾隆皇帝闲来无事,忽记起《礼记·月令》中记载的“孟冬,麋鹿解”。他平素狩猎接触的鹿从没有冬季换角的,这说的究竟是什么鹿呢?他想起京城南海子养的麋鹿,立即让侍卫前去检查。很快,侍卫带着脱落的15个麋鹿角回到宫殿。原本笃信所有鹿都在夏季脱角的乾隆遂挥毫泼墨,慨叹不已:“天下之理不易穷,而物不易格者,有如是乎!”

这篇来自君王的物候笔记帮助我们确认了冬至二候的主角麋鹿,而发现了乾隆手记的工作人员叫唐锡阳,后来成为了中国著名的环保社会活动家、环保作家。

麋鹿是中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因“面像马、角像鹿、蹄像牛、尾像驴”而被俗称为“四不像”。《封神演义》中姜子牙的坐骑“四不像”神兽,就以麋鹿为原型。

为了抵御敌害和相互争斗,鹿科动物的角的分枝多朝前伸展。唯独麋鹿与众不同,角的分枝向后方和后侧外伸展。那是因为麋鹿生活在沼泽地带,角枝向后分叉不易在行动时兜住芦苇和水草,便于跋涉、游泳、奔跑,也有利于观察旷野。

中国的麋鹿

麋鹿角的另一个神奇之处是分枝二叉的角尖处在同一个平面上。民间有一个鉴定鹿角的办法就是将其倒置地上,角尖朝下,柄朝上,若能屹立不倒,呈三足鼎立状,便是麋鹿角了。

和大多数鹿科动物类似,麋鹿仅仅雄性有角。麋鹿角也可用来判断鹿的年龄。雄麋鹿从出生后的第二年起,每增加一岁,鹿角就新增一个分叉,直到5龄,角的分叉定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还会在第一分叉的末端1/3处生长出1-4个小分叉。

每年6-8月是麋鹿的繁殖季。在这期间,雄鹿会将草、树枝甚至渔网挂到角上,让自己看起来更威武雄壮。为了争夺交配权,它们还会用巨大的角打斗碰撞,乐此不疲地上演一轮轮“鹿王争霸赛”,只有最后的胜者才可以拥有“后宫嫔妃”。

12月左右,麋鹿的角会自然脱落,不过,只消三四个月,它们的角就能从重新长出到完全成型。 

已出土的野生麋鹿化石表明,麋鹿与人类几乎同时起源,距今已有200万-300万年的历史。古代先民非常熟悉这种动物。《史记·周本纪》记载:“麋鹿在牧,蜚鸿满野”,说明当时麋鹿成群,漫山遍野。但当时的人们并没有好好珍惜麋鹿,而是将其作为祭祀和猎捕的对象肆意杀戮。一度,这种可爱的生灵在中国境内经历了野生灭绝,北京南海子仅剩的一群又被八国联军掳走,直到1986年我们从英国重新引入39头麋鹿放归保护区,命运多舛的麋鹿才重新回归故土。

在凯尔特神话中,麋鹿是森林之神、精灵与动物的保护神,象征着自然的灵性。期待这一伴随着人类起源与进化的物种,能继续与人为邻、驰骋荒野,莫再被“弄丢”,成为一纸传说。

冬至三候:水泉动

冬至的第三个五天,山里的泉水可以流动。

古人认为,冬至是阳气初生之时,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事实上,泉水是地下水出露于地面的天然露头,受地面气温影响很小,一般很少冻结。这也是泉水被人认为“冬暖夏凉”的主要原因,变化的不是泉水的温度,而是我们自身的感觉。

此外,因为泉水中含有盐分,凝固点比纯净水更低,甚至可以低到零下20多度,所以除非是遇到东北地区的极端低温,在长江以南地区,泉水几乎不会结冰。

泉水有不同的形成机制,水源类型包括高山融雪、地下水补给、地表水补给等,但均是由于自然力的原因,地下水水面高于地面所形成的。因为山区地形多经山体运动的强烈切割,有利于地下水流出,故而泉水在山区较常见,俗称“山泉”。

中国的泉水资源丰富,数量多达10万眼以上。泉水带来了优美的景观,许多还有独特的保健功效,不少泉水所在地发展成为了疗养胜地和旅游景点。

航拍贵州剑河仰阿莎温泉小镇 视觉中国 图

根据水流温度的差异,泉水被分为温泉、冷泉和热泉:水温在20℃以下的是冷泉,泉口温度显著高于当地年平均温度又小于等于45℃的是温泉,水温超过45℃的是热泉。除了水温的差别,温泉与冷泉含有的成分亦有所不同。冷泉富含二氧化碳,有点像充满气泡的碳酸饮料,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强新陈代谢。中国最著名的冷泉是五大连池,与法国维希矿泉、俄罗斯北高加索矿泉并称为“世界三大冷泉”。

温泉的产生往往与火山有关,成分更复杂,可分为氯化物泉、碳酸氢盐泉、硫酸盐泉等不同类型。中国已发现2000多处温泉,分布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主要包括西藏、云南西部及台湾的温泉密集区,与地热资源分布区完全一致。

腾冲热海热泉 视觉中国 图

中国热泉最集中之处是腾冲热海,仅仅9平方公里的地域,分布着10个水温达90℃以上的温泉群,浓烈的硫磺气味遍布山谷。其中最壮观的是一个被称为“大滚锅”的盆形沸水池,水温达97摄氏度,池内泉水不舍昼夜地翻滚沸腾,发出“扑哧扑哧”的声响。若在水里放个生鸡蛋,只要五六分钟便可煮熟,这便是正宗的温泉蛋了。

除了陆上的温泉、热泉和冷泉,不同温度的水流还构成了深海里的另一番光景。海底热泉和海底冷泉均拥有特殊的生态系统,各自拥有数百个物种,被称为“深海绿洲”,是科学家了解地球深部构造及地球生命起源的窗口,属于20世纪科学领域中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自古以来,泉水在不同国度的神话传说中常常和青春、疗愈相关。疲惫伤重之人在泉水中返老还童,甚至起死回生。也许这并非空穴来风。有科学家猜想,那些从地底深处汩汩而出的泉眼正是生命最初的摇篮。

这期,我们将回顾大雪的物候观察记录。下一期《物候记》,我们将为大家解读小寒三候,同时回顾冬至的物候观察记录。

(作者李蔚系自然教育机构自然萌创始人。封面、物候卡插画:季静,封面图设计:薛之韵,海报设计:白浪。)

“物候记”专栏记录一年之中节气、物候的指征,观察自然变化与城市生活的关联,积累当代中国城市的物候观察资料。

    责任编辑:董怿翎
    图片编辑:金洁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