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美国砍伐森林供欧洲发电,这种模式算不算绿色能源仍是争议

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王盈颖
2017-01-07 08:58
来源:澎湃新闻
能见度 >
字号

欧洲正在燃烧越来越多的木头,这被当局认为是清洁能源,在部分科学家看来却会加剧温室效应。

大量的木煤从美国东南部的沿海州北卡罗莱纳的森林,横跨大西洋,运往英国的大型发电站。《科学》杂志报道称,这些由树木挤压成小颗粒而形成的木煤支撑着英国近10%的发电量

2005年,从美国东南部的森林运往欧洲的木煤量是0,但到2016年,这个数字已经激增为650万吨。随着美国的木煤出口生意日渐火热,对于木煤是否绿色环保,科学家各执一词。1月5月,最新一期的《科学》杂志报道了这场争议已久,但有愈演愈烈之势的争议。

支持木煤的科学家认为,木煤是一种碳中性燃料,比起煤炭和天然气,它更为低碳,且燃烧释放出的二氧化碳可以被重新播种的树木吸收、固碳,从而实现碳循环。这的确也为政客和企业所青睐,以木煤为燃料来发电已经成为欧洲应对碳排放规定的“良方”。

2009年,欧盟计划在2020年前实现有20%的发电量来自清洁能源,把木煤划为碳中性燃料有助于达标。目前,英国、比利时、丹麦、荷兰已经纷纷建造以木煤为燃料的发电厂,以取代煤炭的“岗位”。

木煤在英国最为“受宠”。比起化石燃料,木煤的价格略高。为了鼓励使用木煤,英国政府为使用木煤的企业提供补贴,以增加木煤的市场竞争力。位于英国北约克郡的Drax电厂是英国最大的发电厂之一,约占英国电力供应的7%,目前Drax电厂所使用的燃料一半已经换成了木煤。

但反对者们也不占少数。

有科学家对木煤的大规模使用感到担忧。在他们看来,木煤在欧洲的兴盛非但没有起到减少碳排放的作用,反而增加了。比起其他燃料,木煤中含有更多的水分,这使得燃烧效率不高,有时候单位产电量所释放的二氧化碳会高于煤炭和天然气。80%的美国东南部森林为私人所有,反对者们最担心的是,在市场需求的诱导下,木煤的疯狂量产会演变成以保护气候为名义,对森林的滥砍滥伐,野生动物将失去栖息之地。树木的成长时间以年为计,木煤的燃烧却只需短短几秒,这并不可持续。

2016年2月,美国65位科学家向参议院联名上书,反对美国为木煤贴上“碳中性”的标签,认为这会带来森林的破坏,加重温室气体的排放。但1个月后,100多位“异见”科学家向美国环境保护署提交了一封针锋相对的信,表示“可持续的树木生物燃料对碳排放有益,这是确认的”。

截然不同的观点,或许是因为各自对经济行为、森林生态的假设不一,在时间尺度的计算也不同。

比如对个体经济行为的预判上,反对者认为土地所有者会让森林消失,支持者却认为恰恰相反。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林业经济学家Bob Abt站在拥护木煤的阵营。在他看来,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土地所有者会种植更多树木,甚至将原来用于耕种粮食作物和牧草的地开发成经济林。“你不能只围绕着生物学讲故事。我的看法是,忽视市场会让你得到错误的结论。” Abt说。

“在评估林木生物质能源对温室气体的影响时,一共有四五种不同的方法。这导致每个人的答案之间有巨大的差别。”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环境经济学家、美国环境保护署专家组成员Madhu Khanna对《科学》解释。不同的树木成长周期不一,选择何种树木进行计算也会很大程度影响结果。

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的研究结论显示,在前40年,以木煤为燃料的发电厂的净碳排放量会比燃煤电厂高。另一项发表于2013年的研究也表明,这种状态在半个世纪中会持续。

如果把时间跨度放得更长远,结论也许不同。美国环境保护署的一些专家组成员提议将对碳排放量的统计延长至100年,他们认为地球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对积累的温室气体做出反应。而如果是100年,这已经足够让新的树木蔚然成林,足够完成排放二氧化碳、吸收二氧化碳的过程,实现碳中和。

但反对者并不对此买账,在漫长的树木成长期中途,也许灾难已经发生。“如果这接下来的20年内,北极融化了,那我们就再也无法回头。”一位生物地球化学家说。

“这向政策制定者暗示,需要谨慎前行。可以肯定的是,我们需要采取措施,避免现在的森林遭到破坏。” 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的林业科学家Sami Yassa对《科学》表示。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