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书评︱孟晖:读《医典》献疑——出汗还是蒸馏?

孟晖
2017-01-10 16:23
来源:澎湃新闻
上海书评 >
字号

阿维森纳

翻过两三本介绍伊斯兰传统医学、欧洲中世纪医学的读物,都提到阿维森纳的《医典》,又发现这一名著已有中译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6月),便入手了一册,满足好奇心。

作为彻底不懂医学的普通人,浏览《医典》也就是长个见识而已,书中辽远而宏阔的世界,实在是一点都看不明白。尽管清楚这个事实,不过,我还是想胆儿肥地就其中一条内容献上一点猜测。

阿维森纳:《医典》

《医典》第三部分“摄生法”中,有一个专节——“旅行中如何避免不净水”,随后列出了若干具体方法。在目前的译本中,第一条方法是:“通过出汗的方式使水快速通过机体。”我怀疑,这句话的原意其实是指蒸馏,意思是用蒸馏的方法把不净水快速变成净水。

须知,直到今天,阿拉伯语中,人体所出的“汗”与蒸馏所得的“烧酒”仍然是同一个词:عرق。波斯语借用了这个词,同样地,在当代日常语言中,“汗”与蒸馏“白酒”也是عرق。在元代,随着蒸馏酒技术从伊斯兰世界传入中国,عرق一词的音译也被引入汉语,译作“阿剌吉”、“轧赖机”等,专指蒸馏酒,即白酒、烧酒(参见孙机《我国谷物酒和蒸馏酒的起源》)。也就是说,在阿拉伯语以及波斯语中,“蒸馏所得的液体”直接借用了“汗液”一词。由此或可推测,在八世纪,伊斯兰科学家探索蒸馏技术的过程中,把蒸馏理解成类似人体出汗的情况,由此以“汗”来指称蒸馏液以及蒸馏酒。另外,阿拉伯语有个特点,名词与动词常常是同一个词,عرق一词便既是名词性的“汗”,也是动词性的“出汗”。那么,妄测一下,当初,伊斯兰智慧先驱乃是移用“出汗”一词来形容“蒸馏”。

孙机:《从历史中醒来——孙机谈中国古文物》

值得注意的是,在宋代,蒸馏香水技术从伊斯兰世界输入广州,无独有偶,在这个时代的文献中,出现了以“汗”来指称蒸馏液的概念。公元十三世纪,张世南在《游宦纪闻》中具体介绍了蒸馏器及蒸馏技术,其“永嘉之柑”一条写道,“锡为小甑”,其内填满香片与带露水的香花,上火加热,“窍甑之傍,以泄汗液,以器贮之”,学过初中化学课的同学都不难明白,这里描述的是一组简单的蒸馏设备,而蒸馏所得之液,则被称为“汗液”。另外,《陈氏香谱》中提到“李王花浸沉”的制香方法,是把带露水的香花与沉香片一起密封在甑内,在灶上蒸, 然后“去花留汗”——把蒸过的香花去掉,只留下密封蒸馏中产生的液体——“汗”,显然,这里亦是以“汗”来指称蒸馏液。这一概念,是否也是随着蒸馏技术一起,从伊斯兰文化中搬运而来?

《医典》

说回《医典》,“旅行中如何避免不净水”一节意在帮助旅行中人安全饮水,规避风险。阿维森纳在文中指出,“(人们)必须尽可能净化(旅行中的)饮用水”,随后列举的第二条、第三条,也确实是我们熟悉或至少容易理解的净化水的具体方法:第二条是将水煮沸;第三条是把羊毛搓成的灯芯线一头放在待净化水中,另一头置于空容器内,让羊毛线把不净水一点点吸附并滴落到器中,由此去除杂质。

这么说来,“旅行中如何避免不净水”中列出的第一条方法,也应该是将不净水转化成适合人体的饮用水。因此,“通过出汗的方式使水快速通过机体”这一句,不可能是指人喝下不净水之后再出汗。在阿维森纳写作《医典》的时代,蒸馏技术早已成熟,作为一名号称掌握了当时所有知识的大学者和名医,他不可能不了解这一重要的提炼方式。由此推测,在他笔下,“出汗”乃是指蒸馏,“机体”是指蒸馏器,“使水快速通过机体”则是指蒸馏的具体过程。

也就是说,“通过出汗的方式使水快速通过机体”一句,当初的本意大致是——以蒸馏的方式,让水在蒸馏器内快速转换,由此得到纯净水。

塔吉克斯坦货币上的阿维森纳像

今天我们所读到的《医典》中译本是根据英译本译成,英译本则是译自拉丁译本,而拉丁译本才是依照阿维森纳的阿拉伯文原本。在这几重翻译中,大概是不知哪一重当中发生了误解,没有理解“出汗”本是指蒸馏。当然,这是我非常莽撞的猜测,也许能有方家去查阅富有年代的拉丁译本或者乌尔都文译本,对之详加核校吧。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