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江苏弹词名家龚华声去世,曾助苏州评弹首次登上央视

何兵/姑苏晚报
2017-01-08 15:10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2017年1月6日晚,苏州评弹表演艺术家、原苏州市评弹团团长龚华声先生逝世。惊悉噩耗,他的学生们和喜爱他的老听众们万分悲恸。自1953年登台表演起,龚华声先生演绎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作品,曾让苏州评弹首次登上央视舞台,也促成南北戏曲首次有了师徒交流。

龚华声,苏州人,国家一级演员。他自幼喜爱评弹,小学毕业后,因家庭经济困难失学在家。1952年下半年,他下决心自学评弹,次年春节就与陆剑春登台演出,那一年他才18虚岁。龚华声擅长说表,口齿清晰,尤其是他的“一口干”功夫了得,在评弹界具有极高的声望。1958年,他进入苏州市评弹团工作,历任江苏省曲协理事、省青联委员、苏州市曲协副主席、苏州市评弹团团长。

龚华声。  本文图片均为姑苏晚报资料图

在苏州评话艺术家潘伯英先生的熏陶下,龚华声逐步认识到,必须学会自编自演,才能与人竞争,在评弹界获得一席之地,于是,从1957年起,龚华声开始学习写作,是“非经过不知难,苦到尽头甜自来”在评弹听众减少,书目新陈代谢加速的时期里,龚华声先后编演了《屠龙刀》《三个侍卫官》《则天皇帝》《三枪恋》《苦人儿》等一批长、中、短篇书目,斩获了众多奖项,其中,长篇弹词《三个侍卫官》获二省一市(江苏、浙江、上海)评弹书目创作奖、演员一等奖和江苏省文化厅创作奖。

龚华声先生有很多爱徒,“首席大弟子”就是喜爱评弹的市民都熟悉的江苏曲艺家协会副主席、苏州曲艺家协会主席、苏州评弹博物馆副馆长、国家一级演员袁小良。“1993年,我和金丽生老师为央视共同创作了一部作品,名叫《相女婿》,反映的是改革开放后的新面貌,城里人也开始娶乡下姑娘了。我们前后排练了3个月,没想到中央电视台担心全国人民听不懂评弹,想把这个节目拿掉,当时老师就按捺不住了。”袁小良告诉记者,接下来,龚华声带领着评弹团里的骨干演员,袁小良也作为青年演员的代表,一同“直闯”中南海,“当时到了中南海外面,门口的警卫根本不让我们进,况且我们也没有提前进行报批,领导们都不知道,可是老师龚华声硬是让警卫员向当时的中宣部部长丁关根报告,‘领导不知道我们来,但请你把我的名字告诉领导。’”袁小良回忆说,当时觉得恩师龚华声特别牛,非常佩服。

龚华声(左一)在《普通党员》的演出中。

接下来,他们将携带的评弹碟片等影像资料以及苏州评弹团的发展情况一并留了下来,没想到第二天就接到了电话,“由此,我们这档北京市以外唯一的节目,被保留了下来,苏州评弹也借助《相女婿》,正式和全国的观众见了面。”

袁小良说,1980年的时候,19岁的他就想拜龚华声为师,不过龚华声想先看一下他的表演能力,于是就决定来一场“演出面试”,没想到袁小良在台上竟然卡了壳,实在演不下去了,坐在台下的龚华声羞愧难当,捂着脸钻到桌子底下去了,“老师对我的要求很严,他说知道我是个好苗子,但有两点是我成长的阻碍,第一是打牌,第二是不会创作,如今我早已不打牌,也创作了很多作品,算是遵循了恩师对我的要求吧。”

对评弹艺术要求严格,龚华声在苏州评弹团里可是出了名的,苏州评弹团副团长王池良感触很深,他说,当年就是龚华声把他招进了团里,后来就派他到东北的千山书会参加中国评书评话大赛,一举夺冠,也就是在那次比赛中,王池良与恩师刘兰芳相识,这才有了南北戏曲的首次师徒情缘。龚华声对待工作一丝不苟,来不得半点玄虚,而且善于扬长避短。很多老听客应该知道,龚“老的唱功不是非常出色,但他会用一招‘乱鸡啼’,连续的贯口,大量的排比句,每每总是让台下的观众听得十分过瘾,而这个绝招,如今只有袁小良能够学得惟妙惟肖了。” 

(原题为《弹词名家龚华声先生去世 他曾助苏州评弹首次登上央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