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浙江全省县委书记每季度“夜考”省委书记点评,冀滇苏已引入

何苏鸣/浙江在线
2017-01-11 12:45
来源:澎湃新闻
长三角政商 >
字号

1月9日晚,浙江召开全省县(市、区)委书记工作交流视频会议,各地的县委书记们再次通过电视镜头和省委书记面对面。

在浙江,这样的交流会每个季度举办一次,已开到第15次。2013年7月,省委推出县(市、区)委书记工作交流视频会议。为了不影响日常工作,会议都安排在晚上,被干部群众称为“县委书记‘夜考’”,近4年来已成为制度。

县委书记同台竞技,省委书记当场点评  

2016年7月6日晚,省委书记夏宝龙在县(市、区)委书记工作交流会上讲话。浙江日报 图

既然是制度,不免有形式上的要求:每次围绕一定的主题,部分书记发言“赶考”;每次发言控制在6分钟内,尽量脱稿;县委书记发言结束,省委书记做点评讲话。

在主会场,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领导同志,省委各部委、省各委办厅局、各直属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在浙部省属高校、企业等主要负责同志出席。在各县分会场,县(市、区)四套班子成员甚至乡镇主要负责同志列席。“一竿子插到底”的方式,让省委书记、县委书记和基层干部处在同一时空中交流,更直接有效。

这也是省委召开交流会的初衷。省委书记夏宝龙说,县委书记主政一方,岗位重要,责任重大,必须以担当精神守牢阵地。要做“狮子型”干部,当“战士”,不当“绅士”。面对重任和考验,要勇于担当、冲锋在前;面对矛盾和问题,要知难而进、克难攻坚;面对困难和挑战,要不屈不挠、愈战愈勇。

谁有资格登上交流会发言台?

梳理公开报道可以看到,每次会议都选择10个左右的县(市、区)委书记发言,会前由省委组织部牵头,会同省有关部门分析各县(市、区)落实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的情况,排出位居前列的县(市、区),并请各设区市市委推荐。根据重点工作落实情况,结合组织部门了解的县(市、区)委书记履职情况和一贯表现,提出发言建议名单和备选名单。确定发言名单时,既考虑代表一定的面,也坚持不搞各市平衡、不搞轮流排队。正如夏宝龙所说,“不发言的不等于不优秀,但发言的一定是干得好的。”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至本次县(市、区)换届结束,发言次数最多的应该是先后担任浦江县委书记和建德县委书记的戴建平,以及先后担任德清县委书记和诸暨市委书记的张晓强,分别有4次发言。同时,全省还有5个县(市、区)的“一把手”没得到发言机会。

表面看这只是一次会议,但对各位“一把手”来说却是不同寻常的“考试”,不敢怠慢。有时自己是“考生”——工作干得怎样,说说看;有时是“观众”:人家干得怎样?我干得好不好?同样的事,为什么他比我干得出色?

说白了,对县委书记们来说,这就是一场“较劲”。

场上六分钟,场下数年功

2017年1月9日晚,浙江第十五次召开全省县(市、区)委书记工作交流会。富阳分会场。富阳新闻网 图

谁来说,有讲究。说什么,更有门道。

每次会议的主题控制在3~4个,“考题”聚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都是县(市、区)委书记需要带领干部群众做好的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

1月9日,10位书记围绕“勇夺发展全年红”、“城乡环境整治在行动”、“县乡换届换出战斗力”三个主题在各自会场发言。

往前推,第十四次交流会的主题是“放大G20杭州峰会效应”、“打好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努力实现换届工作与改革发展‘两不误’‘两促进’”;第十三次是“全力奋战G20”、“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践行‘两山’理论创新业”……

谈工作,谈体会,谈不足。对得到发言机会的县委书记来说,6分钟的发言要求就是一个——说真话。

早在省委决定召开交流会之初,夏宝龙就提出:“讲五六分钟真话,比讲一大堆没用的‘正确的话’更有意义。要敢讲、真讲,不要怕讲错!”

有了这样的前提,每次交流会的氛围都比较轻松,发言的书记妙语连珠,往往引发屏幕两端开怀大笑。但也只有他们知道,这些令人会心一笑的表达都是从实践中来的心得——只有干得漂亮,才能赢得认可。场上六分钟,场下数年功。

县委书记发言结束,省委书记会做点评讲话,在15次点评中,“落实”是出镜率最高的词汇。

2013年第一次交流会,夏宝龙强调:干工作冲在前,转作风做在前,谋发展想在前,带队伍抓在前,不折不扣把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

2014年7月第五次交流会,他说:抓落实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关键,抓落实一天也不能耽误,抓落实永远在路上。

2015年10月第十次交流会,他再次强调:抓落实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要把抓落实进行到底,真正在抓落实上下苦功,在求实效上比高下。

1月9日的会议,夏宝龙面对新提任的县(市、区)党政正职明确指出:新班子要有新作为,关键还是要抓落实。

落实,落实,再落实。说得好,干得要更好。

被河北云南江苏作为常态化机制引入

在召集县委书记开会这件事上,浙江再次走在全国前头。

2016年4月21日,河北召开全省县委书记工作交流会,省委书记赵克志说:县(市、区)委书记工作交流会在河北还是第一次。这是一个交流台,是一个大课堂,是一个加油站,有利于增强干事创业、增比进位的劲头,有利于形成奋发进取、创新创业的局面。今后每季度召开一次这样的会议,并形成机制坚持下去。 

2016年7月4日,云南召开全省县委书记工作交流会。次日的《云南日报》刊文指出:结合换届工作,省委新选拔任用一批县委书记,出台了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并召开会议专门部署。此次全省县(市、区)委书记工作交流会,学习借鉴了浙江省委的成功经验,目的是搭建省委与县委直接交流的重要平台,推动形成县域争先进位、比学赶超的竞争态势,形成县域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据统计,江苏省委自2016年8月7日举办首期县委书记工作讲坛以来,已有24位县委书记登上“擂台”。正如第一期县委书记工作讲坛时所说,每季度举办一次县委书记讲坛已成为江苏政治生态中一项常态化机制。如今主政江苏、大力推进这一机制的,正是土生土长的浙江干部、浙江省原省长李强。

《新华日报》报道,江苏省委对县委书记工作讲坛的定位是,让县(市、区)委书记走上讲台,面对全省领导干部谈谈本地工作,分享改革发展新招实招,分析面临的困难与问题,省、市、县几级共同谋划解决办法。

当自己的创新成为“标配”,浙江又有什么新动作?让我们有所期待。

(原题:独家盘点|15次了!县委书记每季度“夜会”干什么)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