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书评︱微书评:八十年代的初心

石伟杰整理
2017-01-15 14:19
来源:澎湃新闻
上海书评 >
字号

编者按:《上海书评》将持续关注浮现在微博、豆瓣上的各类书籍,并摘录相关评论,供大家参考。以下按时间顺序排列。

《二罗一柳忆朱湘》(罗皑岚、罗念生、柳无忌,三联书店,1985年)

@月弓城(2016年12月29日):今天看到一本名字特别的小书《二罗一柳忆朱湘》,是罗皑岚、罗念生和柳无忌三位学者怀念诗人朱湘的文章集子,以前印象里朱湘只是位民国诗人,后来英年早逝,看了三位先生的文章后,对朱湘的一生真是唏嘘不已,一个过于忘我投身文学的人,有时候真的难以为社会容纳,然而正是因为当时有这么一些以生命投入文学的人,才能解释民国炮火动乱的生活中依然出现了文学创作、翻译的高峰,像朱生豪先生能以一人之力高质量地翻译了那么多莎士比亚剧本,正是他把生命都投入了莎剧翻译。另外看到一段,柳无忌和朱湘两位先生当时在美国求学时同住一屋,唯一的娱乐就是两人背英诗竞赛。顿时觉得那时学文学的人真是学得很纯粹。

《科学在中国(1550-1900)》(艾尔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

@邙洛山(2016年12月29日):主要的观点肤浅的总结其实是:不是祖先不行,是自己不行。我们只要不行,就追到古代。其实祖先是阔过的。

《1491:前哥伦布时代美洲启示录》《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查尔斯•曼恩,中信出版集团,2016年)

@罗新PKU(1月4日):最近读的好书中,必须推Charles Mann的这两种《1491:前哥伦布时代美洲启示录》和《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全球史未必总是大尺度和粗线条,有时也可以让细节控尽展雄才。关键在于看出事件、事物、时间和空间之间的复杂联系。可以说,Mann在Crossby开辟的史学原野上,绘出了更绚丽的彩虹。

《人参帝国》(蒋竹山,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年)

梁大人(豆瓣,1月11日):很失望。全书最有价值的部分是最后一章,回顾了近年全球视野下的医疗史研究。作者给自己设定了很多目标(消费文化、内亚或欧亚转向等),结果却不尽人意,而全书的结构安排也存在一定问题。此外,我还好奇作者如何理解帝国的概念,人参帝国的题目过于夸大。参考谢健(Jonathan Schlesinger)的研究。

《余音》(葛兆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

@罗新PKU(1月13日):感谢 @马希哲 兄,一大早收到葛兆光老师新著《余音》。所收诸文多数读过且印象很深,不妨再读一遍。葛老师是当今文史学者中少数几个不仅自己著作宏富,而且开辟道路影响多领域年轻人的,更难得的是当他积极回应时代课题的时候并没有走到颂圣颂国的“老路”上去。八十年代崛起的一代,还有几人不变初心?

Qu'est-ce que la philosophie antique?(Pierre Hadot)

@东漂学童(1月13日):前两天看到美国学者ARNOLD I.DAVIDSON写法国名哲学家PIERRE HADOT(1922-2010)的文章,他说HADOT的这本书改变了自己的人生。俺埋头故纸堆也有N年了,早已不相信一本书就能改变人生。可既然有此一说,就拿出来看看吧。余英时先生在《论天人之际》里引用过此书。HADOT是福柯的好友,福柯也对他很佩服。

点击下方链接,阅读更多微书评: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