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少年巴比伦》:有格局和野心,但表现不尽如人意

孔鲤
2017-01-14 11:52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就在赵薇带着她的处女作《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登上内地大银幕引发观影狂潮后,青春题材的电影就好似进入了流水线生产一样,短短几年内出现了十几部具有话题度的青春电影。然而成片就像观众们看到的那样,绝大多数青春片都能用“粗制滥造”来形容,在赚取票房的同时也让“青春片”引起了观众的反感。

当然,在这一众青春片里,有一部小成本的、没有太多市场反响的电影却慢慢发酵了它的口碑,这就是由新人董子健担任主演的《青春派》,没有戏剧性的故事,只有平平淡淡的生活,反而成为华丽青春片里的一股清流。董子健也靠着这部电影获得多次提名,走入业内和观众的视野里。接下来的几年里,他又拍了《少年班》、《六弄咖啡馆》以及《少年巴比伦》等青春片。

《少年巴比伦》和去年公映的《黑处有什么》类似,都是偏近于文艺片一样的青春片,不像《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和《我的少女时代》这样的电影,偏文艺的青春片往往不能做到每一个段落都很有用,这类片更多是以情绪结构代替逻辑结构。

所以往往这类电影是可以表达出更多东西的,只可惜《少年巴比伦》虽有想法却未能成功表达出来。

一、电影想说什么?

如果观众对经典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熟悉的话,那么在电影《少年巴比伦》一开场就能很清楚地知道,这部电影想说的主题一定包含“青春”。因为在开头电影就以一种非常有趣的形式致敬了那部经典电影。

《少年巴比伦》刚开始,画面就移到了课堂上,一个尖嘴猴腮的老师站在讲台上,可惜的是下面的学生或者昏昏欲睡或者窃窃私语,没有人真正在听老师讲课,于是老师把课本一扔,发起了火。

同样地,《阳光灿烂的日子》的故事开始没多久,也有一个尖嘴猴腮的老师站在讲台上,这次学生在给老师搞了恶作剧,不是帽子没了就是帽子里被塞了煤块,最后惹得老师在课堂上勃然大怒。

更有趣的是,前者中扮演老师的演员名叫佟磊,在十多年前一部由“大院子弟”叶京导演的《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里饰演了一个叫做冯裤子的角色,相传这个角色的原型正是大导演冯小刚——而冯小刚正是《阳光灿烂的日子》里老师的扮演者。

要知,《少年巴比伦》改编自路内的同名原著小说,相较于小说电影的改编并不大,却偏偏多了这一个能让明眼人会心一笑的梗,自然是为了致敬《阳光灿烂的日子》,同时标明本片主题:青春。

于是无论是从电影名里面的“少年”,还是从主演董子健的年龄看,这部电影讲述的一定是青春期的悸动了,而很明显的本片的主线便是男主角路小路遇到女主角白蓝,然后想办法引起她注意,最后两人互相产生好感,但最终分道扬镳再也没有互相见过面。

当然本片的主题除了青春外还有一层,那就是作为隐线的“时代”。电影将故事放置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工厂里,熟悉那个时代的朋友都知道接下来要发生什么,那就是——下岗潮。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中国开始改革开放,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越来越大,国家为了调整经济结构,决定重组国有企业,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下岗职工。虽然对企业的发展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对于下岗职工来说却是一个难以忘记的痛苦回忆。

电影开头男主路小路的父亲跟他说要进家乡戴城的工厂,因为那是“铁饭碗”,而到了故事结束时,被迫下岗的父亲独自在家,患上了帕金森已经老去,迅速苍老。

同样能反映时代印记的还有成批的工厂和想着办法要上夜校和成人高考的工人们,这些元素构成了一幅上世纪九十年代画卷。

如果说“少年”二字反映的是青春这一主题的话,那么“巴比伦”就预示着消逝的下岗潮时代。巴比伦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国家,出现在公元前三千五百年,距今已有近六千年历史,可是现如今它早已不复存在,只留下一座古城遗址和一堆史书在那里。

路内在《少年巴比伦》原著的最后一章中曾写到:“我在戴城混迹了好多年,我不喜欢这个地方,但它充满了我二十岁时候的证据……在我将近三十岁的时候,我坐上火车去上海谋生。”

当下岗潮来临,戴城的工厂开始重组,过去熟悉的一切都消失了,它成了一座巴比伦。

从主创的主观意图来看,本片的主题是很鲜明的,那么它表现如何呢?

二、电影说得怎么样?

很可惜的是,尽管本片有着自己的格局和野心,但是在最终的表现上是不尽如人意的。

一部青春电影要想拍出青春的感觉其实是很容易的,它不需要多么精细的结构,不需要让角色的表现非常符合逻辑,因为青春的情绪本身就是杂乱无章的、是情绪化的。

因此真正的青春片不是摆放几个道具、搭建几个场景就能让观众回到自己的年少时光,而是需要靠一些小片段小细节在情绪上对观众进行浸染。而这些片段细节并不一定需要和主线逻辑有太多联系,可以是没头没尾的——青春本身就是如此。

当男主角路小路暗恋女主角白蓝时,出现了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小毕。

小毕是一个家世好、长相好的青年人,小说里这样描写男主的心理状态:“在小毕身上我看到了我所有的理想,化工职大毕业,宣传科画黑板报,白白净净很斯文,并且,连对于女人的口味都如此相似。但我还是一个修水泵的小厮,我看起来是没指望了。”

值得庆幸的是,在电影里路小路并没有直接念着这样一段旁白一笔带过,而是设置了几件事让观众自己就可以感受到路小路的心理状态。

有一场戏是路小路听闻小毕要去接白蓝下班然后吃饭,少年心起,他求来一辆电动马达和小毕的摩托车在乡野公路上一并飞驰着,双方互不相让并总希望超越对方。这件事本身就反映出了路小路不敢表白却又担心白蓝被他人追走的自卑又嫉妒的心理状态,在这里董子健的脸部表演可圈可点,对青春情绪的塑造也是成功的。当然了,在这样的段落中小毕的形象变得单一起来,似乎成了一个纨绔的富家子弟。

好在故事很快就表现出了小毕的能力。当厂里面的一名年轻女子与电影开头的老师(小说里是厂里的职工,电影里有效重复利用了老师这一角色)发生性关系被老师的妻子抓住后,羞愧难当想要从高处跳下。路小路年轻气盛想要在白蓝面前表现,准备偷摸上去将那名女子抱下;而此时小毕则不紧不慢拿着喇叭对着年轻女子慢慢开导,同时许以各种条件,最后在众人的称赞中解决了问题。

如果仔细观察这时路小路的反应,会看到他一张脸上似笑非笑,心中已经很清楚了小毕是个各方面能力都高于自己的人,却又因为心中的拧巴而不愿承认这一点。——当我们在青春期时遇到大家都在夸奖自己的情敌时,我们也是这幅表情。

如果说和小毕之间的交锋还属于主线剧情的话,那么电影里关于换电灯泡的段落则是与主线无关的、碎片式的青春记忆了。

路小路去了电工班,这就给了他多次“出访”一些其它身份难以踏入的禁区。比如一些仓库、屋顶,以及女职工宿舍。

我们知道,工厂里大多是上了年纪的糟老头子,女性尤其是未婚姑娘们是不感兴趣的,因此一旦出现一个年轻气盛的小伙子时,几乎所有人都疯狂了,于是电影里的电话就开始响个不停,不是这里的电灯泡需要修一修,就是那里的电灯泡需要换一换——而一向懒惰的路小路也自得其乐,毕竟这场出活可以见到常年见不到的年轻姑娘们——姑娘们也是同样的心思。

这个小插曲和主线并没有太大关系,没有对路白的爱情造成任何影响,也没有反映出下岗潮的背景,却很明显地表现出青年人们自有的躁动。有趣的是,小说里关于这一章的标题是《换灯泡的堂吉诃德》,仿佛更有一种解构性质的荒诞感。

虽然如此,本片关于青春的表现却并不算非常精妙,尤其是对片中很多人的结局描述。上文有言,青春本身就是没头没尾、无始无终的,不需要知道原因,有时也没有结果,但在这部电影里主创非常细致地交代了几乎每个重要人物的结局,让主角路小路的视角始终停留在这些人身上,直到他们的人生再没有变化。

比如一个女性配角小噘嘴的结局,小说里补上了一句路小路喜欢上了她,这样她的结局对疏离感主题来说是有一定的烘托作用的。但是电影里完全没有展现出这一点,却很突兀地出现了她被烫伤、脖子以下全部失去知觉,是一点必要都没有的。

同样还有曾经和路小路泡澡比赛的保卫科科长王明,在路小路的视角中他最后染上了皮肤病,再也不能去澡堂泡澡。这一处设置虽然略有宿命感的意味,却依旧显得刻意。

这对青春的描述是有损伤的,就如同我们早已不能全部知晓过去人生中的那些人后来的景况。我们每个人都是过客。

当然,抛开这些小瑕疵的话,本片对青春的描写是很到位的。但是对于电影想表达的更大主题“时代”来说,本片则显得非常无力。

时代背景是下岗潮,上文已有描述。可是片中所有正面提、侧面提的只有几处,比如父亲从意气风发到被买断下岗后的颓废苍老,比如故事里多次提到的厂里工作重组。但是除了父亲一人外,其他所有人都没有“被下岗”,路小路的师傅是因为身受重伤而光荣退休,小噘嘴是因为自己出了意外而不得不离开,女主白蓝是为了深造而去了上海,就连男主角自己都是为了追随女主而选择了辞职。

同时,电影里却又屡屡通过主角路小路的旁白来表现出当时的时代印记,令人感伤的、非常文艺的句子时不时出现在电影里,而在影片最后,路小路站在高楼上,又自言自语了一句关于“时代”的旁白。

可惜当电影只能用旁白而不是故事剧情或者人物情绪来表现时代的话,那么电影只能是苍白的。

这时不免想起张猛导演的一部电影,《钢的琴》。这部电影同样描写的是下岗潮,它将故事背景放在了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东北,讲述了下岗后一群失意的中年人为了给男主角的女儿一架钢琴,在经过了筹钱购买失败、四处求助无门后,这群中年人决定自己学习如何制造钢琴,自己制作。我想这样一部电影是可以让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产生极大的共鸣的,可是《少年巴比伦》没有做到。

尽管《少年巴比伦》的名字是“少年”和“巴比伦”,是青春的空中花园。

结语

《少年巴比伦》是令人可惜的,不像那些只顾着圈钱的电影,这部电影在一开始就奔着创作出好作品的目的去的,但正如上面提到的它拥有着的种种瑕疵,《少年巴比伦》难以成为一部佳作。

这让我们想起国内的很多文艺电影,它们都有强烈的表达欲,有的是通过画面,有的是通过配乐,有的在鼓捣剧本结构,有的在试图舞台表演。但很多时候它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点,那就是无论主题有多虚无、杂乱,整部电影也都是要为它服务的,并且要尽可能使观众看完电影后,在心中出现这样希望的情绪。

这时我想起格非的“江南”三部曲,我重新打开它,开始阅读。 

【作者孔鲤,微信公众号“书林斋”(微信号:Kongli1996),微博@孔鲤】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