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大外交|习近平2017外交首访:中瑞关系为大小国合作典范

澎湃新闻记者 孙梦文
2017-01-17 16:15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速报 >
字号

习近平在瑞士联邦主席洛伊特哈德陪同下检阅仪仗队。新华社 图

2017年1月1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开启新年首场外交,目的地是冰雪之国瑞士,以及在那里举办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

在从苏黎世前往伯尔尼的列车上,习近平谈到两国关系的诸多“第一”时称,“中瑞关系堪称大小国家合作典范。”

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前所长陈凤英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称,纵观历史,中国和瑞士这种稳定的、大小国间平等的合作模式在国际关系格局调整的当下显得尤为重要。

两国关系引领外交新理念

1954年4月,时任中国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率领由近200名各方人士组成的政府代表团赴日内瓦。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与国际会议。

而在此行前,习近平在在瑞士媒体发表了题为《深化务实合作 共谋和平发展》的署名文章,文中提及半个多世纪前中国的这场外交活动“向世界展示了新中国外交的风格和特色”。

半个多世纪过去,中国和瑞士的双边关系早已今非昔比。1980年,电梯供应商瑞士迅达集团在华成立了第一家工业性中外合资企业; 2013年,两国签订《中瑞自由贸易协定》;2015年,瑞士率先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并成为创始成员国;在人民币国际化的浪潮下,2015年11月,瑞士法郎成为第七种可以与人民币直接交易的货币;2016年,两国确立了创新战略伙伴关系;中国已是瑞士全球第三大贸易伙伴、在亚洲最大贸易伙伴。

中国外交部网站16日的消息称,在当天同瑞士经济界代表的会面中,习近平提出在当前新形势下,“中瑞携手合作,全面深化创新战略伙伴关系,可以造福两国人民、带动中欧关系发展,也可以为当今国际关系稳定发展、世界经济复苏、贸易自由化作出积极贡献。”

此次到访瑞士期间,习近平还表示,将“充实中瑞创新战略伙伴关系内涵,推动两国各领域合作走向深入”。此外,两国元首还就“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绿色发展等交换看法,一致同意加强两国在科技、创新、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清洁能源、地方交往等领域合作。

创新型国家的“南北对话”

2016年4月,习近平同来中国进行国事访问的瑞士联邦主席约翰·施奈德-阿曼一起,宣布建立中瑞创新战略伙伴关系。习近平在上述署名文章中指出,“这是中国首次同外国建立以创新为标志的战略伙伴关系。中瑞关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深化创新战略伙伴关系”也成为习近平此行的关键词。

陈凤英指出,“中国在走向创新发展,瑞士又在这方面走在世界前列,习近平新年第一站出访选在瑞士也符合现实的需要。”

根据康奈尔大学、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16年发布的第9版《全球创新指数》(GII)报告显示:在全球加快创新步调的前提下,瑞士连续六年位居创新国家榜首;而在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创新体系中,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表现最抢眼,位居第25位。

“瑞士国家创新园”副总裁拉斐尔·尚茨在回复中国媒体的采访时称,企业作为瑞士创新的主体,懂得如何将创意和新发现转化为产品和服务,并识别创新的市场潜力;联邦政府则为有创意的人们提供有利的环境,很少介入企业的创新和行业政策——这种自下而上的创新模式是其创新的秘密。

此外,高质量职业教育和世界一流高等教育并行的双轨制教育模式、研究机构和成果的推广、开放的劳动力市场也被广泛视作助力瑞士创新不断取得成果的因素。

在中国,近十年“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理念从国家意志层面为中国创新指明了方面。2014年,就是在达沃斯,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

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王义桅近日撰文指出,“中瑞关系是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关系的引领者。‘中国制造2025’与‘瑞士工业4.0’对接,为中瑞合作指明了方向。中瑞双方在巩固扩大自由贸易和金融合作基础上,通过习近平主席的访问,进一步扩大可再生能源、现代生态农业、节能环保、医药等领域互利合作,对于推动中国的创新驱动发展和培养工匠精神,都具有示范意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