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听老上海回忆“办年货”的故事

澎湃新闻记者 许珈
2017-01-25 19:45
来源:澎湃新闻
身体 >
字号

过年咯,办年货。

如今,要买年货不能更容易了。逛超市也好,网购也罢,都能让你满载而归。但若是时光倒回几十年光阴,那是有钱也买不到东西的时代,十几户人家合用一个石磨的场景,虽然描出生活的不易,却也透着今日难寻的热乎劲。

上海的年味,是味道,也是气氛。听老上海回忆“办年货”的故事,品味年货里的本帮味道,昔日过年的盛况仿佛又历历在目。那些“上海老味道”不只是吃穿用度,它们是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上海人家不可或缺的生活滋味。

上海豫园小商品市场内,市民购买年货灯笼贴画等物品。 澎湃新闻资料

粮票和蛋妹

老一辈人对办年货通常都有很多感触和回忆。在半个多月世纪前,办年货可没现在那么便利。提起年货,有人会想起1970年代的一双白边布鞋和军绿衣裤;有人会想起1980年代攥着副食本排队买带鱼的情景……那些年,票比钱重要,格外让人难忘。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是一个买什么都要“凭票”的年代。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张黎明回忆,当时每家每户到了过年都领到一张集合式大票证,得小心剪成邮票大小一张张,分别购买大黄鱼、小黄鱼、冻鹅、冻鸭、冰蛋、冰糖、花生仁、香瓜子、干发肉皮、粉丝、桂圆等。五人以上的大户分到的东西多一些,五人以下三人以上的中户稍微少一些,三人以下的小户那就更少了。那个时候,光有钱可没用,有票才能买到东西。“以前掉了钱包不是大事,可以向单位申请,单位还会给你预支一个月的工资用。但掉了粮票,那就头疼了。”票比钱重要的日子,只有老一辈人才有体会。

要说老上海人办年货,那叫一个热闹。年前的几天,第一食品商店门口一定是大排长龙,有时还得通宵排队。如果想要拿着一张年货票在一个地方就把东西买齐,那只能是第一食品商店了,只有那里的东西最齐全。

“以前哪像现在,买东西去超市、上网都行。当时上海的一些有名的东西,比如五香豆就一定要去城隍庙买、炒货就要去三阳南货店买、糟卤就要去老大同买。”张黎明想起曾经买年货时的场景,当时并没有套装礼盒,都要一家家买过来,如今所有这些年货都聚集在“上海老味道”非遗礼包里。

那个年代,不管你想吃什么,都得凭票。比方说,上海人过年少不了一道讨口彩的冷菜——四喜烤麸。吃过的人都知道,要做这道菜就必须有烤麸、木耳、金针菜和香菇等。这些食材,都得在办年货时一并考虑到,而这些,都要凭票才能买。

当年,粮票珍贵到衍生出另一个行当。郊区的农民往往消耗更大而不够吃怎么办?农村的女孩子包着头巾,挎着一篮鸡蛋集中在十六铺码头周边的马路边聚集,有些领行情的市民就会拿着自己没用掉的粮票换鸡蛋。在老一辈的回忆中,十斤粮票可换一篮鸡蛋。有了这些鸡蛋,过个年是足够了。而这些用鸡蛋换粮票的姑娘,大家就叫她们“蛋妹”。

物资的短缺,使得所有东西都变得精贵起来。张黎明还清楚记得,小时候读书时,班里的女生会收集“糖纸”。那时轰动一时的“米老鼠奶糖”,由于糖纸很漂亮,女生吃完了糖都不舍得把糖纸扔掉,夹在书本里。为此,没少挨老师的批评。然而,批评并阻挡不了女生们对糖纸的痴迷,私底下大家还会相互交换糖纸,凑齐所有的花色。

春节期间,上海稻香村出售传统年货鸭胗干鸭舌。   澎湃新闻资料

到了上世纪80年代,物资开始丰富起来,鸡鸭鱼肉都能方便购买了,单位则会分发一些肉、瓜子、水果之类。进入80年代中期,中国的物资丰富了,人们手里有了一些钱,吃饭、穿衣不再犯愁。除夕时十几口人围坐在大圆桌前吃年夜饭,桌上摆得满满当当,特别热闹。

过年的时候有鸡鸭鱼肉吃了,而且给家里的每个成员都置办新衣服,小孩子还有压岁钱,一般给10元、20元,多的也就50元,大年三十的晚上还有烟花放……那时候过年的礼物还是很传统,也就是糖、饼干、水果之类。那时候,花500元左右就可以过个好年。

要说当时有什么有趣的事,应该就是抢购彩电了。可以说,自从有了春节联欢晚会,每到过年看春晚就是全家人最期待的时刻。于是乎,节前“抢购”彩电可称得上是1980年代的一道独特风景。那时,曾经流行的送礼佳品,例如暖瓶、脸盆、枕巾、台布等已经鲜有人问津,文化味更浓的明信片、贺年片、挂历开始流行起来,成为年货家族中的新秀。

阳台和厨房最热闹

咸肉、火腿、鳗鲞……排队买回家的年货可不是堆放起来就行,这些“咸货”都会挂在窗口晒一晒。哪家人家东西越多、品种越丰富,想来也是羡煞旁人的。对上海人而言,过年备年货是一桩大事体,也是一桩技术活。年货不光要会备,也要会藏,更加要会晒——满阳台晒出来的年货,也是上海人家过年的好光景。

除了晒,腌也是一门大学问。一块猪后腿,不能用生水洗,切开几条深缝,抹上粗盐花椒,揉巴揉巴,就穿上麻绳吊在阳台上。如果今年只请一桌客人,用半只鸡、半只鸭做冷盆,还有两个半只也腌一腌,挂到厨房窗外的钩子上。

居民弄堂里晒腊鱼 澎湃新闻记者 贾亚男 图

鳗鲞也要用竹筷撑开肚皮,鳗鲞只有被西北风吹过,才有独特的、鲜香交织的味道,不需任何调味,吃之前,上锅蒸一下,再手撕成条,鲜味浑然天成。所以,以往过年,走在弄堂里抬头,望到的可不只是天,还有琳琅满目的年货。

要说还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可能就是食材大多只能买到最原始的。“现在超市有卖速冻的汤团,以前可没有。”张黎明说,旧时现成的汤团只有在店家堂吃,要买点生的汤团带回家煮是不可能的。自己在家吃汤团,就得买了糯米回来磨粉。馅儿也得自己做,不管你是要做芝麻馅儿的,还是豆沙馅儿的,都得自己买回芝麻、豆沙,先煮后碾,不忙活一阵可吃不着。为了让水磨粉更加细腻嫩滑,那糯米至少要浸两日两夜。浸透的糯米,要磨成水磨粉,就要用石磨。

“以前厨房间都是公用的,好几户人家有一台石磨。你家用完了,楼道里喊一声,邻居要用的就过来搬石磨。”张黎明告诉我,那个年头,不是家家都买得起石磨的。往往十来家人家中,才有一家是有磨的,于是邻舍隔壁大家先简单碰个头,商量出个先后次序,轮着用。石磨轮转不过来的时候,还得连夜推磨。为了能吃上汤团,大家也是很拼的。

聊了许久,张黎明顺手翻到了一幅连环画,赶忙指着画说:“这个形象,当时就是这样的。”只见画上家家户户的窗口都挂满了年货,弄堂一角的厨房里热气腾腾。鸡、鸭、鱼、肉满满都是,大家都为了在春节时能有一顿丰盛的晚宴忙活着。“你看,以前就是这样的。前面房间包汤团,包完就赶紧送到后面的厨房煮。”回想当年,张黎明坦言条件的确艰苦,但年味却很浓。

或许,也正是因为艰苦,才显得过年更为珍贵。如今,什么东西平日吃不着,买不到呢?也无怪乎大家都感觉年味渐散,时不时要忆苦思甜了。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