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特产地|给年轻人留条后路的平遥牛肉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平遥小冀
2017-01-31 09:29
来源:澎湃新闻
市政厅 >
字号

随着春节的到来,平遥这个到处洋溢着安静的世俗感的小县城,也开始喧闹了起来。漂泊在外的游子陆续还乡,海内外的游客慕“平遥中国年”之名踏雪而来,城里城外的烟火人家张罗着置办年货。他们见面交谈时,无一例外都讲着同一种语言——吃。

上不得台面的山西菜

贾樟柯电影《天注定》,人物背后的瓶中装的是西红柿酱,因冬日食材匮乏,百姓多事先将西红柿煮熟,加盐密封,以备食用,常见于晋中、吕梁等北方地区

平遥东有太行山,西临汾河和吕梁山脉,南有中条山和黄河,北接长城与内蒙。这里地处黄土高原东部边缘,山地、丘陵、平川呈阶梯状分布。这些决定了山西与外省的交通物流不便捷。因此,山西从来不是一个农业大省,到了冬天,基本是白菜、土豆、胡萝卜的天下。

正因地瘠无以为生,只能走口外闯生活,才有了“闯西口”。外面的食材运不进来,里面的东西太单调,因此山西在美食方面“不入流,上不得台面”。

电视剧《亮剑》18集,李云龙赴楚云飞鸿门宴,席间楚云飞对山西菜的评论。  

尽管食材贫瘠匮乏,山西却在清朝中晚期获得“海内最富”的称号。平遥作为金融中心,除了票号、货庄、钱庄、当铺的数万从业者之外,还衍生出各种客栈、武馆、镖局、砖瓦泥木匠、娱乐业等。平遥由此出现庞大的消费群体。于是,即使山西美食上不得台面,平遥还是出了一个代表——平遥牛肉。

平遥无论急火爆炒的路边快餐小店,还是装修高档的大酒店,菜单上稳坐头把交椅的永远是平遥牛肉。正如平遥人对肉的分类:牛肉和其他肉。

平遥连锁快餐店,平遥牛肉总是占据头榜的位置,正如它傲视群雄的价格

平遥牛肉博物馆

古城北大街平遥牛肉博物馆

平遥有个向公众免费开放的牛肉博物馆,里面介绍了平遥牛肉的发展渊源和传统技艺。牛肉真正成为平遥代表是晋商崛起之后的事。明清以前,黄牛作为农耕社会重要的生产资料,严禁私自宰杀食用,供不应求,普通人没有太多机会去享用牛肉,更多的是穷吃猪,富吃羊。汉代官方规定:“耕牛年迈衰老时,才允许宰杀食用。”而老牛肉质枯柴,并不鲜美,加之当时并不上市,多为自家食用。

牛肉博物馆中自家食用牛肉蜡像

随着晋商商路的开辟,山西与西北、内蒙、外蒙以及俄罗斯的交通运输逐渐便捷,与之相随的是畜牧运输业的发展壮大。一代又一代晋商赶着马车,带着驼队,护着镖银。漫漫征途中,若没有朗朗上口的民歌小调,汾清烈酒,怎么和这大自然相抗?而带有家乡味道、腌制易携、热量高还扛饿的平遥牛肉,是伴平遥人去往荒芜北方的必带品。

要保证其每一斤牛肉都是旅途至宝,需五道加工程序,从选牛到出肉,可以概括为五个字:“相、屠、腌、卤、修”。

平遥牛肉的味道还取决于当地自然条件。

一是土壤,据平遥县志记载:“平遥城东有塘,底白土,百姓取土熬盐,味甚佳。”传统的平遥牛肉正是用此盐腌制加工而成。

二是水质,平遥牛肉生产地域的地下水水质中盐分较多,水中所含盐类在细菌的作用下,能够促进肉品的发色和固香。盐类电离后对牛肉表面能起到渗透作用,使牛肉肉质鲜嫩,形成了独特风味。

平遥牛肉对年轻人意味着什么

28岁的多多是东都洛阳人,大学毕业后,在合肥成为了一名设计师,想要换一种生活方式,便满心欢喜来到平遥,开了当时平遥唯一的书店——天堂书店。她这样评价平遥牛肉:“像北方的味道,味道不是很丰富,只有一层咸味,也像极了北方的性格 ;而南方的卤肉类,味觉比较有层次感,不光有咸味,可能还有甜味、酱味等。”

正如多多所言,平遥牛肉作为一种盐渍食物,更适合在饮食习惯相通的北方发展,南方人恐怕较难接受平遥牛肉的独特味道。因此,平遥牛肉在南方诸省份的销量并不理想。

而对本地人来说,平遥牛肉每公斤近一百元,普通消费者无法常买,更多是用于送礼。但由于经济转型的影响,山西省内的销售情况也不乐观,尤其在近些年的反腐政策下,平遥牛肉礼品装的数量大量减少。

随着煤炭行业“黄金十年”远去,煤价断崖式下跌,平遥也未能幸免于相应冲击。平遥的经济支柱之一——峰岩煤业集团遭受冲击较大,即使已进军餐饮、酒店娱乐行业,但工资拖欠的消息仍不时传出。不少曾从事煤炭业以及积攒了一定资本的人,开始投身旅游业——古城里上千家客栈酒店就是明证。但在经济增长放缓的大环境下,平遥的旅游业也进入慢增长时期,客流量明显减少。这也限制了平遥牛肉的知晓度提升。

眼下,平遥牛肉有较完善的产业链,以及强大的铺货能力。但这无法成为让平遥牛肉做大做强的根本保证。尤其如今物流发达,旅游特色、正宗传统、百年老店等关键词,在全国各地都不少见。仅牛肉产品就包括:四川阆中张飞牛肉、河南太康马头清真黄牛肉、山东菏泽烧牛肉、河北五香牛肉等。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平遥牛肉虽然知名度不低,但受众群体并不大,外地人当作尝鲜,而本地人的消费频次较低。缺乏足够的市场导致平遥牛肉无法走出山西。

多多在平遥停留了大半年。这期间,曾雪夜杜门读书,也曾打烊后,走在空无一人但十里华灯的大街上,自顾自哼着山西民歌《桃花红,杏花白》:“爬山越岭寻你来,啊格呀呀呆。”这家书店熬过了平遥漫长的寒冬,却没有逃过关店,即将被改造成一家现代化的西式餐厅。

对平遥年轻人来说,平遥牛肉变成一种谋生手段。我初中辍学的同学,不用再去外地打工,直接入职牛肉加工厂,离家近,也能照顾父母;寒暑假回来的大学生,去加工厂做一段兼职,也能补贴家用。古城里一家家平遥牛肉特产店,也成为当地旅游收入的重要来源,尤其是春节临近,住在其他省市的亲戚,在朋友圈卖平遥牛肉,就为赚一个差价。

多多这样的外地年轻人可能很难适应平遥,正如吃不惯平遥牛肉。但对在外打拼的平遥年轻人,平遥牛肉却给他们留了一条后路。但反过来想想,平遥牛肉还需要注入年轻人的新想法,才能焕发新的活力。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