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春节新年俗:福州九案泰山温康二都统的新春团拜

张继州
2017-02-02 14:52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春节新年俗:福州九案泰山温康二都统的新春团拜。(01:25)

“九案泰山十三堂”各庙总理列队进入同心堂参拜。

福州的民俗活动相当丰富。在台江“十八洋”地区,在农历九月,全员参与的最大型的游神活动“九案泰山”要持续半个月;相比之下,正月里,当地只有元宵前夕开始的一些本村游神,规模较小。不过在今年正月初三,福州市区内一项新的民俗活动颇为引人关注:“九案泰山十三堂”的各庙总理(主管),齐聚在陈设丰盛祀宴的洋柄同心堂,在“上酒楼”的乐曲中依次向温康二都统参拜,这在“九案泰山”数百年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项新民俗不仅仅是为了敬拜神明和催热节日气氛,更是希望进一步增进“九案泰山十三堂”间的交谊。

古礼新风竭寸诚

绣旗飘扬在福州交通路上同心堂两侧

正月初三上午,交通路绣旗飘扬,同心堂张灯结彩,小朋友打起了锣鼓,“九案泰山十三堂”的众总理身着道袍,依次进入大堂,在司仪官的唱赞声中行三叩拜礼,随后是信众代表集体参拜,最后由主祭手捧各种供品行三献礼。仪式并不复杂,但是严格遵循了传统的祭祀方式,那就是“宴”。

自古以来,帝王将相的生活威仪,集中体现在“游”和“宴”。游是出巡,宴是宴席。所谓“钟鸣鼎食”,指的就是在音乐伴奏下奢华的宴席,是排场,也是礼法。神是泥塑木雕的偶像,故由人来陈设祀宴,一切模仿官场行事。《榕城纪闻》载明末福州祀五帝事:“五帝所居,早晚两堂,一日具三膳,更衣晏寝,皆仿人生礼”,后世礼仪从简,但仍然会食前方丈,广陈珍馐。在福州的游神活动中,有“吃宴”一举,即居民在宅内或户外用长桌摆设宴席,排列牲礼素菜、点心瓜果,候神驻驾;神明驻驾之后,燃香点烛焚化金纸,乐队奏乐,艺人献艺。这正是古礼在今日的写照。

同心堂祀宴

这一次同心堂的祀宴,融合了福州传统和台湾的流行方式。传统的小三牲和时鲜果品上插了闽南台湾风格的金花;茶碗由传统的十碗扩展至数排并改用花草茶;花生、桂圆等各色干果都堆成圆锥型,这也是台湾祀宴的风格。更具看点的是,供品之间点缀着诸多工艺品和鲜花,有锡制的五供(香炉、烛台、花瓶),其中两对还是古董旧物,有木雕桌屏,根雕山子,锡雕孔雀和虎,也有应景的三只仿生大公鸡;供桌被鲜花环绕,中间还摆有两盆最富福建年节特色的水仙花。将各类古董雕件摆设在宴席上观赏,在福州的传统中被称为“摆观宴”,此次同心堂祀宴延续了这一传统。

同心堂祀宴上的仿生公鸡

宝贵的信仰共同体

“九案泰山十三堂”并不是单独一座庙,而是由分布在十三个村的九个“案”、十三个“堂”组成的信仰共同体。他们共同奉祀东岳泰山麾下温都统忠靖王、康都统英烈王两位太保。这两位都统的神像并不是固定放在某一堂里,而是通过每年的“问杯”占卜,由神意决定其下一年的驻驾之处。因此,相比一般宫庙的游神出巡,这里多了迎来送往的程序。每年的九月,先是十三堂各自巡游,然后是上一年温康二都统所在的堂——“旧案”巡游十三乡,在问杯之后又是“新案”来巡游,就这样陆续进行半个月,成为福州市区首屈一指的游神盛事。

民国老地图上的“九案泰山十三堂”信仰圈,一个红圈代表一个堂,也即一个村。

历史上,“九案泰山十三堂”信仰圈所在地被称为“十八洋”,大部分都是水田、荷塘和池沼,虽有莲藕、莲子、荔枝等物产,但因地处卑湿,洪涝灾害频生,台风暴雨之后往往成为泽国,进而导致疫病横行。因此,村民将神明视作精神寄托。与此同时,因为村落规模小,人口不多,宗族势力较弱,就更加倾向于以神缘信仰为纽带组建社群。独特的“九案泰山”信仰共同体就这样产生了。

自1958年福建医科大学迁至西洋村新校舍,福州城市化的脚步从未止息。“十八洋”地区现已成为不折不扣的市中心,全境基本都已经拆迁成为住宅小区和商业区,尤其是“万宝商圈”在近年成为这座省会城市的头号商圈,再加上老人辞世、原有村民外迁、年轻人兴趣转变以及在城市里游神遭遇的各种限制等,这些因素使得“九案泰山”传统的难以为继、挑战严峻。

许多城市之所以成为毫无传统民俗遗存的“水泥森林”也正是因为如此。然而,“九案泰山”并未和其他同类活动一样消亡,而是顽强地延续了下来。在古老民乐的伴奏下,众多塔骨(空心神偶)依然走在百年前先辈走过的地方,轿班和皂班是昔日轿班、皂班的后代子孙。只不过,游神背景变成了车水马龙和霓虹灯,队伍里也出现了电音、信号弹和“快手”直播;居民在小区里摆上宴席迎神,用时尚快餐以及鞭炮接驾。一切都在变,一切似乎不曾改变,数百年的传统以一种新的形式延续下来。

饭店如何变身宫庙?

去年,温康二都统选定洋柄同心堂为下一年“新案”,这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不仅因为这是拆迁改造后第一次移驾坐镇此处,同时也因为同心堂的情况非常特殊。

走在同心堂所在的交通路上,可以看到鳞次栉比的饭店。福建医科大学的学生们刺激了这里的消费,学校正门往西不远有一座红色的两层门面房,一层饭店的整洁的装修,和相邻的其他饭店别无二致,如果不注意看一层屋檐上“同心堂”三个字,很难想象这是一座庙。

温康二都统和康大世子神像

玄机全在一块隔板。打开这块隔板,一座大神龛就显露出来。原本这里居中坐着的是康都统的大世子,由于神阶更高的温康二都统的到来,他被移到了一侧。堂内左右站着八尊身披锦袍,头戴高大珠帽,被称为“塔骨”的空心神偶,在游神时,人可以钻进身体里扛行,他们都是较为低阶的配神,有口吐长舌的七爷,也有面目慈善的“白须”,还有憨笑的童子“孩儿弟”。“塔骨”是福州游神的最大特色,整个“九案泰山”有120尊左右。在旧时,“塔骨”并不集中在庙里,而是分别放在民宅大厅中,待游神时再集中到一起。如今只有浦西堂还保留了这样的传统。

同心堂内的“塔骨”

早年,洋柄也是水乡农村之一。在拆迁后,同心堂分配到沿街的门面房作为补偿。为了增加营收以保证各项活动正常进行,同心堂的理事们决定把庙和店面结合起来,平时开店,有活动时改为宫庙。这就是为什么在每年的几个特定时间,路人都会惊诧地发现了熟悉的饭店摇身一变,香烟缭绕,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塔骨”鱼贯而出——那是同心堂在行使其本有职能。

古今中外,修建殿宇、绘画塑像、游神祭祀等宗教活动,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后盾。古时,寺庙往往广有田产,或向信众收取“丁口钱”;在今天,采用开店营业的方式筹集资金,也不失为一种与时俱进。此次新春团拜,精洁华美的祀宴,对神是输诚致敬,对人则彰显财力。这表明今日的洋柄以及整个“十八洋”地区,已非昔日灾害频生之地,如今这里的人们安康富裕,这样的经济基础,将是“九案泰山”这项民俗继续兴旺的保障。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