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乡音记:和你最后的乡党聊聊天

宋金波
2017-02-03 14:14
来源:澎湃新闻
思想市场 >
字号

这个春节,我是在广州过的。

岳父潮汕人,原籍广东揭阳。岳母原籍湖北郧西。他们都是1970年代初落户在广州。

岳父的潮汕话在广州派不上用场,平时主要说潮汕味道浓郁的普通话。岳母到广州四十多年,多数情况下,坚持说一口没参杂多少杂质的郧西话。他们的女儿,也就是我的太太,生长在广州,粤语自是毫无滞碍,但到上海后,也只能主打普通话,偶尔与她妈妈交流,又随时可以切换到郧西口音。

儿子生在上海,毫不怀疑自己“上海人”的身份,虽然沪语还并不熟练,口音已经像模像样。他外公的潮汕话、母亲的粤语、父亲原本就不精通的东北话,对他几无影响,倒是个别字词明显听得出外婆乡音的改造。这样的一个家,免不了南腔北调,习惯了,却又别有一种亲切。

或许因为有这个背景,澎湃春节收官兼开年的《乡音记》七地视频系列,让我认认真真追了一遍。

不得不承认,以乡音为切入点,通过短视频,记录七位人在上海、老家天南海北的春节返乡者的声道转换画面,是一个相当聪明也讨巧的创意。

对于绝大部分远离乡土的人,乡音会是他最后的乡党。乡音是顽固而忠诚的,是故乡留给你的指纹和胎记。即便是年纪轻轻就背井离乡,只要重逢那个熟悉的语境,它总能脱口而出。你自家乡带来的生活习惯、肤色、体形甚至容貌都可能会变得面目皆非,而乡音可与你相守至终老。时光流逝,你与故乡在亲缘、心理上的联系,终将随着生命凋零逐一断裂,甚至再无牵挂。那时遥想故乡,或许惟有唤出乡音,坐在你对面,与你尽一杯水酒,聊两句他人听不懂的天。

乡音是腼腆而矜持的。在异地他乡,它总是缄默抽离。你让一个人在乡土之外立即说几句家乡话,经常会经历一小段近乎难堪的吃力。甚至两个同乡在异地,也很难自然而然地用乡音对话。它深深地被包裹着,常常让人忽视它的存在。一个你在上海熟识的人,比如《乡音记》中的某位我的朋友,当他在视频中忽然冒出一大段川话,骤然间营造出了某种奇怪的陌生感。而在代际上,乡音却又如此脆弱易折。对于难得再回到故乡的人,只要一代人——仅仅只要一代人,你曾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乡音,就可能彻底湮没,像一滴水,融入海洋,再无踪迹可寻。而你甚至没有理由对此发出一声喟叹。

我见过的绝大多数离乡者,都至少迅速掌握了普通话作为交际语言。而其中的“聪明人”,还会熟练使用另一种方言。比如我的一位大学同学,是老家在辽宁的蒙古族女子,到深圳短短几年后,粤语已经异常流利。这还只是对国内的迁徙者而言,那些走向海外的游子,更不必说了。

我也见过不少人,以一种异乎寻常的执拗,坚守自己的乡音。比如我的岳母。又如我曾经的一位同事,他1982年大学毕业到西藏工作,直到去年退休,无论是工作场景还是私人场合,都绝不肯在口音上后退半步,一口纯正的四川话说了几十年。他并非不会说普通话,也曾经明示,说四川话是有意为之——因为四川话才“好听”。

就像《冰与火之歌》中的拜拉席恩家族,“种性强韧”,发色难易,绝不妥协。写下“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贺知章,大半生在北方生活,却不改吴越口音。而那位“近乡情更怯”的宋之问,之所以“不敢问来人”,难道是因为口音已易,愧悔交集?

我有时想,也许对很多人来说,乡音不止是乡音。坚持乡音,是对自己来处的铭记,是对自己个人存在的反复确认,甚至是对某种压力的反抗。乡音的有或无,有时真能看出权力、地位、资源、交易、人格……的冲突格杀。打开中国方言地图,那些色块斑斓,乃至大量“方言飞地”,背后都是惊心动魄的历史,是人群的流动、分裂、融合、异化,是一个个具体的人的生活史。

百年来的大变局,特别是近三十几年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将无数国人带离乡土,穿越了城乡、东西、南北甚至海内外的界限,各地乡音从未像今日一般,以巨大的规模和速度漂移、冲撞和继续生长。宏观而言,难以价值评估,苦守乡音未必是不识时务,融入改换未必是见异思迁,挽救方言未必是抱残守缺,纯化方言未必是进步高明。但微观而论,每个人的乡音故事,都有着同样指向的张力,不见得非要悲情伤怀,却必定感性动人。

这使乡音成为大时代个人史记录的极好入口。那些隐秘婉转又或宏大高亢的故事,都可以在只言片语中触发。《乡音记》七个人,七种视角,涉及亲情、爱情、友情……既谈传统继承,也有青春奋进,不伤怀不媚俗,在“故乡沦陷”、“博士返乡”等宏大悲情叙事风行的当下,更显出一种感性的温和。平心而论,真实生活的乡音故事,要比这一季《乡音记》所表现的更为多样,不同身份境遇、不同来处乃至不同个性的人,在返乡时的表现,必然差别甚大。一个功成名就的高级公务员从首都回到内地省城,一个打工妹从沿海回到乡村,会有极大的不同。如果《乡音记》能在明年坚持下去,并实现某种形式的平台化,或许会有更多的惊喜。

不妨把这一季的《乡音记》,看作一粒种子。一粒种子,种下便会萌发,我们在此年年守望,终能见到金黄的麦田。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