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追忆冯其庸先生:“我们是朋友”

刘咏
2017-02-04 10:35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冯其庸与文集编辑们交谈。

1月22日,农历的腊月二十五,著名的文化学者、红学家冯其庸先生以93岁高龄离世,这个不幸的消息让我感到意外、悲痛。

就在2016年的最后一天下午,我带着刚刚印制完成、还飘着墨香的《瓜饭楼手抄<石头记>》,赶到北京通州冯老家里,这是冯老和我们都一直期盼的,也是他一生最为珍视的一件作品,没想到的是,这次见面竟成了我们的永诀!

那天,冯老刚刚出院,见到冯老,我打开木匣,选了带朱批的一册给他,老人家看到书突然哽咽了,不断重复着“感谢”两个字。我的心情顿时变得沉重起来,跟冯老交往这么多年,老人家都是精神矍铄、谈笑风生,几年前《瓜饭楼丛稿》定稿付印前,冯老还在青岛饮酒赋诗,也许这部手抄本承载了他太多的记忆与情感,也许冯老把这套书的面世当做一次相隔50年的会面……

早在2009年的夏天,在外出差的我接到董事长孟鸣飞的电话,让我赶到北京通州,一起去拜见冯老。听说冯先生有一套大书有意让我们出版,当时很激动也很忐忑,连夜查阅资料做功课,没想到冯老这么和蔼可亲。这是与冯老的第一次见面,印象非常深刻。

《瓜饭楼丛稿》中的《冯其庸辑校集》

当时,我们拿到这部沉甸甸的35卷《瓜饭楼丛稿》,压力可想而知。回到社里我们立即成立编辑项目组、《丛稿》学术委员会和编辑出版委员会,冯先生给我们推荐了著名编辑专家柴剑虹先生做我们的编辑顾问。

冯老学问博大精深,《丛稿》分文集、评批集、辑校集三大部分,1700多万字,内容丰富,体例繁复,且写作时间跨度长,既有以考论《红楼梦》及其作者曹雪芹家世为重点的文史研究论著、图录,有大量叙人纪事、抒情感怀的散文、诗词和随笔类文章,有中国古代文学史讲稿,又有对《红楼梦》几种主要版本的精彩而详赡的重校评批巨著,还有辑校、考订、笺证其他古籍的学术成果。此外,由于冯老历来强调实地考察,重视图像资料,与文字相得益彰的近2000张珍贵图片也成为《丛稿》的一大特色。全书既有简体横排,也有繁体竖排,随之也必然带来了全书形式、体例上的复杂多样性。如何确定编校原则,使之既遵循学术规范,遵守相关语文法规,又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做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就成为在做书过程中几乎每时每刻都必须考虑和应对的问题。

《瓜饭楼丛稿》中的《冯其庸评批集》

冯老似乎感到了我们的压力,2010年,年近90高龄的冯老来到青岛出版社,第一件事就是要见编辑们,与编辑们谈治学、谈人生经历,讨论文集编辑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大家把编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一一与他老人家沟通,大至体例、结构、版式、封面,细至字句斟酌、图片增删、标点使用,冯老都不惮繁难,提出意见。

编辑们提出的一些与现行编校规范不一致的字词用法,冯老和大家一起逐一分析,讲这些用法的出处与典故,讲“既要符合规范,又要兼顾中国语言文字表达的丰富性”“要保留当时历史背景下文字的原始状态”等等。冯老还把自己的电话告诉每一位编辑,让他们遇到问题随时沟通。记得当时每改一遍清样,我们都先把遇到的疑问集中起来请教柴剑虹先生,再把几大箱的清样送到冯老那里,他会对每一卷的文字进行审读。

就这样我们与冯老渐渐熟悉起来。冯先生出身贫寒,自小就深知人生勤奋耕耘的重要,不论是作为耕牧之童,还是厕身学术之伍,他的勤奋品格保持了一生。他涉猎广泛,成就斐然,卓然一代文史书画大家,兼及文献、文学、红学、书法、摄影、绘画、考古、戏曲等等,远远超出了常人。他具有典型的中国文人传统精神和传统风格,读书,考据,分析研究,他的一生是耕耘的一生,也是收获的一生,是拼搏创造了他人生的奇迹。

在编辑冯老文集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冯先生很多著述是夜以继日写成的,而且有的是在旅途中构思动笔,他的诗画创作则是在学术研究的间隙进行的。冯先生的夫人夏老师常跟我们说,“老先生是个闲不住的人,九十多岁了依旧是天天工作到深夜,天天有干不完的事”。

2011年秋天,浩大的文集编辑工程即将结束付梓,冯老决定再次到青岛看望为文集的编辑付出辛劳的编辑们。冯老那天兴致很高,喝了一小瓶高度琅琊台,还即兴赋诗:“绿树红瓦作远游,岛青人好似澄秋。感君意气浓于酒,高烧琅琊不及稠。”回京不久,老人家还把这首诗写成书法条幅送给我们。

2012年《瓜饭楼丛稿》出版后,冯老又把《丛稿》的单辑、单卷的出版权签给了我们,并一再表示版税由我们定,他不提要求。2015年上半年我们把《丛稿》的单辑、单卷全部出版,承载着冯老大半生学术研究成果《丛稿》及所有单辑、单卷全部出齐。

冯老做人做事是硬骨头、真豪情,这就是他对真理的热爱、对艺术美的沉醉。他治学严谨缜密、文字慷慨激昂;所以他有兴致勃勃、个性独具的艺术创作,冯老以其一生的实践再次彰显了学术与艺术相结合的真美价值。冯先生讲:“昔日之我即今日之我也,昔日之牧童耕夫,今日之学界野马微尘,皆一也。”如果没有如此从容自下、虚怀若谷的情怀、扬鞭奋蹄的精神,何以成为今天学术大家的高远风范?

2015年10月,冯老将他50年前的一个庚辰本《石头记》的抄本郑重交由我们出版,他老人家跟我讲了一个多小时关于这个抄本的故事,并写了两篇文章交给我,终于明白,这是冯老一部“压箱底”的作品,他是要托付给信任的人去出版。

1966年“文革”之初,在中国人民大学任教的冯其庸先生成为首批被批斗对象,他收藏的影印本《庚辰本石头记》也被抄走。《石头记》清代抄本有庚辰本、甲戌本、己卯本等十几种,此本因第五至第八册书名下注有“庚辰秋月定本”,故名庚辰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本年代较早,文字也最为完整,保留了曹雪芹《红楼梦》原著及脂砚斋批语2000多条,脂批中署年月名号的几乎都存于其中,因此,它的版本价值最高,极为珍贵。冯先生担心浩劫中这个珍贵抄本将会灰飞烟灭,红学研究之脉有断绝之虞。思前想后,他决定照原样再抄一部!在那种境况下,这是相当大胆而又危险的决断。当时只有晚上才允许冯先生回家。他想法托好友又秘密借到一套《庚辰本石头记》,每天深夜等大家入睡后,即开始严格按照原著的格式逐字抄写。深夜里造反派武斗的喧嚣声此起彼伏,冯老心揪难忍,夜里便在装订线外以极小字注上:“昨夜大风撼户,通宵不绝,今日余势未息。”抄写过程中,这种惊恐与激愤无时无刻不萦绕心间、注入笔端。

时局难料,不久又传来要下放江西五七干校的消息,先生不得不加快抄写速度,经常是通宵达旦不敢懈怠。从抄稿中能看得出,刚开始抄写时还是较工整的小楷,后来为加快速度,渐渐变为小行楷。庆幸的是,从1967年12月开始抄写,到1968年6月抄毕,全书整整抄了7个月。为防再次被抄家,冯先生将自己的抄本转给妥实的朋友保管,直到“文革”结束才完璧取回。

虽然庚辰本《石头记》原本在“文革”中逃过一劫,未遭损毁,而冯先生的这个抄本却依旧有着它特殊的内涵和价值。一位文史研究学者在那样一种险恶的境遇之中,为传承优秀的文化遗产,置个人安危于不顾,敢于在深夜秉烛疾书,完成一部洋洋80万字名著的抄本,这在《红楼梦》研究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冯抄本”不仅记录了中国文化史上一段不幸而沉重的遭遇,也承载着一位红学家充溢于字里行间的爱国情怀与文化担当,更显得不同寻常、弥足珍贵。

冯先生不仅是一位卓越的红学研究大家,在书法绘画创作上尤有相当精深的造诣。他认为书法要从学问中来、诗境中来。冯先生的小楷有深厚功底,从他这部《石头记》抄本的书法风格分析,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前边部分有明显的晋唐书风,后来转为他较为熟练的文征明小楷风格,再后来则变为书写较为快速流畅的行书小楷。先生这些书风变化也是与当时的环境、心境密切相联的,字字句句无不记录着先生流露于笔端的激越与悲怀。抄本是古代版本的一种形式,文字是“抄手”写的,主要以表达文意为目的,书法艺术价值不大。而对于作为红学家、书法家的冯老来说,这个抄本的艺术价值和珍藏价值也就不难理解了。

回想从编辑出版《瓜饭楼丛稿》至今8年时间,我们多少次奔波于北京、上海、扬州、常州,多少次与冯老交流、向冯老请教,是我编辑生涯里无比充实的一段时光,也让我们更深的理解编辑这个职业的内涵,编辑工作让我们走近文化的高峰,是最好的学习,是最好的人生修为。

现在,我们仍保存着《瓜饭楼丛稿》35卷的近10次编校清样,整整两大书橱,每遍清样都记录着冯老、文集编委会成员以及编辑们的编校痕迹。

1月12日下午,集团董事长孟鸣飞再次到北京看望冯老,冯先生紧紧握着董事长的手说:“我跟你们已经不仅仅是出版社与作者的关系,我们是朋友!”

(本文作者系青岛出版社副总编辑)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