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他耍大牌,却让德云社闻风丧胆,郭德纲甘愿等2年?

2022-01-04 17:4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木木 InsGirl

一件衣服可以有多贵?

几万?几十万?几百万?

除了奢侈品,还有没有其他的服装可以这么贵吗?

当然有,只需一件戏服,足矣。

举个例子,一件蟒袍(戏服的一种),让岳云鹏、雷佳音、郭京飞几个明星凑钱买。

还是买了个二手的,然后送给了郭德纲大爷。

蟒袍,这俩字一出来就令德云社众弟子们“闻风丧胆”,但又心之向往。

蟒袍在戏服里属于最高等级的服装,是戏文里的皇帝穿的衣服。

闻风丧胆是因为其贵,几位明星“凑钱”才能买得起。

心之向往也是因为其重,用料、做工皆为上上乘,属于奢侈品里的金字塔尖。

是戏曲爱好者的梦中情衣。

面料要用真丝面料,刺绣工艺要用传统苏绣。

全部都是纯手工制作,说是中国的高级定制一点也不夸张。

当金丝银线在娇贵的布料上游走回转,最后形成的这件戏服,已不是普通衣物。

是钱。

除了蟒袍,戏服里的各个角儿们穿的服装,各有千秋。

比如《白蛇传》里的白娘子。

你看这衣袂飘飘,薄纱如翼,戏中人除尘如仙,亭亭玉立。

白娘子身上的白纱,讲究不能太黄也不能太白,要仙气中透着点妖妖之息。

这件精致素雅的戏服出自一位85后男生之手,他叫张斌,是一名戏曲服装制作师。

张斌年纪不是很大,入行13年,也算是有点资历,已经是戏曲圈子里的“老裁缝”了。

但是在微博上,他还是自称“小裁缝”。

不过入行久没有让张斌出名,郭德纲在他这里等了两年还没拿到衣服才让他出了名。

所以他自我调侃,“名声不太好”,因为做活儿太慢了。

可是不慢也不行。

一件戏服,从设计、打样、染色、刺绣、篦浆、裁剪到最后的水袖,少说也有10多道工序,制作周期少则半年,多则2年。

每当一件戏服完成制作后,他都会拿着一个放大镜仔细检查每一寸衣服。

如果开了线、或是绣得不符合他的要求,他都会让绣娘们再重新修改,直至他满意为止。

所以痴迷戏服如郭大爷,到了张斌这里,想买一件戏服也只能乖乖等着,催不得。

在戏曲一行里,一套戏服就是一套“行头”。

外在的“行头”可以演绎舞台上的风云激荡,也让人物刻画地游刃有余。

所以每套“行头”都是根据演员进行私人订制,是演员们的财产。

“上台前穿上后,就不能坐,不能靠墙,不能乱逛。

演出完下台后,还要用高度白酒或酒精喷上消毒。”

曾经看过一个视频,一件戏服的穿脱要两三个人合力才能完成,在紧锣密鼓的演出后台,每一次换装都像打仗。

戏服娇贵,制作的面料都是真丝,不能沾水不能弄脏,甚至演员也不能不穿里衣直接套外衣。

记得影视剧里名角儿给自己买“行头”时,要拿着放大镜看,看面料有没有褶皱,看苏绣的图案有没有抽丝。

结果看到“行头”上的苏绣图案抽丝了,这在行家看来就是还没上战场,战袍先拉垮了。

一身“行头”就是一身战袍,是角儿的“灵魂”。

甚至在旧时代,这一身身“行头”是一个剧团的门面。

“如果是在民国时期,甚至更早以前,戏服一旦全毁坏了,那这个剧团基本上也宣告破产了。”

一直对《霸王别姬》里有个镜头印象深刻,程蝶衣放火一件件烧掉自己的戏服。

虽然只是衣服,但那一件件贵妃华服是程蝶衣一生心血的凝练。

但在他眼中,烧掉戏服就像是正在杀死舞台上的自己。

人生如戏,皆是如此。

对于张斌来说,成为戏中人,做戏中衣,是梦想。

2007年,朋友带他来苏州剧装厂,他第一次近距离看到真正的舞台上的戏服是什么样子。

后来大学毕业,主修服装设计的张斌凭着一腔热血,他和朋友来到苏州合伙创业。

只不过人生意外处处有,合伙人半途放弃,张斌只能自己前行。

但是他也没想过放弃。

张斌只想着如何精进自己的技艺。

为了能更好地和苏绣秀娘沟通,张斌学会了苏州土话。

在他的工作室里,秀娘平均年龄70岁。

这些阿婆们大多从七八岁开始学习刺绣,很多都不识字,也不会说普通话,张斌就用“通假字”和她们沟通。

比如“6”代表绿色,“兰”就是“蓝”。

她们伏在绣案前,娴熟地飞针走线,完成一个个精美至极的刺绣纹样。

如果说各种娇贵的面料是戏服的骨架,那早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苏绣,则是戏服的血肉。

至于衣服的灵魂,则是每个演员赋予其角色的状态。

张斌要反复观看视频印象,了解每个演员的演出风格和呈现出的状态。

有骨有血有肉,才能构成一件件有灵魂的戏服。

张斌说,做衣服如同练功,练到第一层,你就想练到第二层,练到第二层,就想到第三层。

慢慢地,张斌手上的制衣功夫也练到了如今程度。

不仅明星名角找他定制戏服,很多电视剧里的戏曲服饰、头饰配饰等,也大多出自他手。

张斌也害怕戏服慢慢变得无人问津。

所以,尽管如今他做一件戏服的要价可以达到十几、二十万,但是他依然会给没钱的大学生们做活儿。

收个手工费,甚至便宜到几十几百块钱。

看着这些大学生,张斌仿佛看到了当初自己在大学里组建剧社的样子。

那时没钱没资源,只能自己动手做戏服。

如今他有了一定的能力,他希望戏服可以从如今的小众慢慢走入大众,希望戏曲可以恢复旧时代的荣光。

甚至这些出自张斌之手的戏服,在多年之后,在尘归尘土归土之后,依然活跃在舞台上。

这一切,也便值了。

点个在看,把这篇文章转发给更多人,希望更多的人重新接纳戏服之美,欣赏戏曲之雅。

原标题:《他耍大牌,却让德云社闻风丧胆,郭德纲甘愿等2年?》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