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情人节将至,德国科隆爱乐捎来莱茵河畔的“情书”

澎湃新闻记者 廖阳
2017-02-05 09:57
来源:澎湃新闻
文艺范 >
字号

德国科隆爱乐乐团曾经两度来上海。2010年上海世博会,乐团曾为上海观众带来瓦格纳四联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振聋发聩;2014年再度访沪,无论是“女武神”之夜,还是与单簧管“女皇”萨宾·梅耶同台,至今仍让人难以忘怀。

时隔近三年,科隆爱乐将在新任音乐总监弗朗索瓦-格扎维尔·罗特率领下再来上海,2月14日情人节当天登台上海大剧院献演贝多芬、马勒经典,捎来莱茵河畔的“爱”之旋律。本场音乐门票早早售罄,目前已开卖加座。

音乐会

坐落在莱茵河畔的科隆拥有两千多年历史,而作为科隆市的一张文化名片,科隆爱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5世纪。柏辽兹、瓦格纳、威尔第、勃拉姆斯、斯特拉文斯基等作曲家都曾定期随访这支乐团,勃拉姆斯《二重奏协奏曲》、施特劳斯《蒂尔的恶作剧》、马勒《第五交响曲》等传世佳作亦曾在此首演。

2015年,法国指挥家弗朗索瓦-格扎维尔·罗特接棒,接任科隆爱乐音乐总监,同时身兼科隆市音乐总监。现年46岁的他曾与柏林爱乐乐团、荷兰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等世界顶级乐团合作,以锐意进取的精神、广博的曲目量、良好的沟通技巧得到业界肯定。

“第一次接触乐团时,我能感觉到每位乐手都对音乐有一种渴望,我们一拍即合,我们之间的那种化学反应让我们配合得十分默契。”在罗特眼里,科隆爱乐不仅有丰厚的历史积淀,同时灵活多元,潜力无限。

此番是罗特上任后首度率领科隆爱乐来上海,演出曲目尽是德奥经典——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马勒《第五交响曲》。

乐队

罗特希望借这场音乐会讲述乐团甚至科隆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故事,“很少有人知道,《第五交响曲》正是马勒本人1904年亲自指挥科隆爱乐首演的。至于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你很难把它排除在一场音乐会之外,何况它是贝多芬的杰作。”

音乐会上演当日恰逢情人节,这两支曲子也恰恰都带了“爱”的印记。

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被认为是四大小提琴协奏曲之首,旋律柔美,格调高雅。1806年,贝多芬创作此曲时,正逢他恋慕匈牙利的伯爵小姐勃伦斯·威克。贝多芬在小姐家的庄园里度过了快乐的夏天,他一生中“最明朗的日子的香味”便渗透在他这部唯一的小提琴协奏曲中。

薇尔德·弗朗

即将与科隆爱乐同台献演《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是挪威美女小提琴家薇尔德·弗朗。

弗朗现年31岁,4岁学琴,12岁便与马里斯· 杨松斯指挥的奥斯陆爱乐乐团同台演出。这些年,她深得德国小提琴“天后”索菲·穆特赏识——穆特把她带到慕尼黑一手栽培,动用“穆特基金”让她留在德国求学,私下指点。可以说,弗朗尽得穆特真传。

罗特用了“纯音乐”这个词来形容弗朗,“使其脱颖而出的不仅仅是她演奏出的美妙音色,她本人在舞台上亦如音乐一般存在——这让她成为了一位对任何音乐家而言都极具启发性的伙伴。而且,她有能量把富有朝气的变革精神带入贝多芬的协奏曲中。”

《第五交响曲》标志着马勒音乐风格的成功转型,马勒的人格分裂亦在曲中有所表现——悲惨和欢快、沮丧和癫狂、痛苦和欢愉、绝望和希望,所有的对立都并存于他的音乐中。

写《第五交响曲》时,马勒在现实中也完成了人生的一种“拯救式”的转变。1902年3月,他与阿尔玛·辛德勒结婚,妻子为马勒长时间受压抑的心灵带去了福音,马勒也在心中把她塑造成一个拯救者。他说,《第五交响曲》的第四乐章是他献给阿尔玛的“爱情宣言”,该乐章因优美而哀伤的旋律为世人喜欢,1971年,意大利导演维斯康蒂所拍电影《魂断威尼斯》便用了此乐章,象征着纯净的美与爱。

    校对:余承君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