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东莞被评春节最“空”城,专家:近七成空城率折射发展软肋

澎湃新闻记者 卢梦君
2017-02-07 16:44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日前,某大数据中心基于9亿用户春运前夕至除夕的迁徙态势,发布了2017年春节“空城指数”:春节期间全国空城率最高的十大城市分别是东莞、佛山、广州、深圳、长沙、上海、苏州、北京、武汉、郑州。

该数据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空城指数”前四的城市均位于广东珠三角,其中东莞和佛山分别以69.26%、62.92%的空城率分列最空城市第一、第二位。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近日从东莞市和佛山市交通运输局获悉,春运截至2月4日,东莞市对外运输旅客累计398.72万人次,佛山市对外旅客运输(不含地铁)累计184.54万人次。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这组数据还未包括自驾小轿车和摩托车的出行人次。

从东莞的官方数据看,即使不算上自驾小轿车和摩托车出行人次,春运期间人口流出比率也已接近该市834.31万常住人口的一半。

珠三角四市逾六成的空城率受到媒体与社会关注,与此相对应的,是广东作为用工大省,常年吸引大量异地务工人员的现实。

广东省社科院教授丁力告诉澎湃新闻,“空城指数”高与广东外来人口多有关系,广州深圳东莞佛山外来人口比例是相当高的,外来人口返乡过年,“空城”必然就产生了。

以东莞和佛山为例,据东莞市人力资源局和佛山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介绍,去年东莞市外省用工总数为411.44万人,佛山市异地务工人员数量为164.7万人。

丁力还指出,“空城指数”折射出广东经济发展需要警惕的问题,即本地老百姓发挥的作用有限,产业工人队伍以外地人为主。“广东与其他省份比有一定的先发优势,能吸引一些人来务工。但这种优势越来越小,如果外地人跑光了,产业怎么发展?”

两市加强春运运力保障

某大数据中心发布的2017年春节“空城指数”排行榜上,东莞以近七成的空城率成为节日最“空”城市。

这一指数发布后,南方网记者实地走访并报道称,春节期间,东莞的工业区商店闭户、人流稀少,与此同时城区的酒楼则门庭若市,一桌难求。由于大部分外来务工者返乡,在东莞的主要交通干道上开车行驶,可谓异常畅顺,少有拥堵。

东莞市政府官网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东莞市常住人口834.31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91.39万人。

根据东莞市交通运输局提供的数据,截至2017年2月4日,该市春运期间已累计发送398.72万人次旅客,其中公路219.27万人次,水路1.93万人次,铁路177.5万人次。通过自驾小轿车和摩托车出行的旅客并未统计在内。

佛山市政府官网公布的数据显示,佛山市常住人口735.06万人,其中户籍人口385.61万人。

根据佛山市交通运输局提供的数据,截至2月4日,佛山对外旅客运输(不含地铁)1845432人次,其中公路1600941人次,铁路157773人次,水路48218人次,航空38500人次。

东莞市交通运输局预计返程高峰在2月1日至5日,以及2月12日至17日。佛山市交通运输局预计返程高峰在2月3日至4日及2月11日左右。

两市目前均已加强运力保障工作。

佛山市春运办每日对该市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地铁旅客流量流向进行监测和统计分析,及时研判各种运输方式运能供需状况,若发现个别站点出现运力不足,将立即调度春运应急运力进行疏运。

东莞市提前开展客流调查,及早修订了春运工作方案及应急预案,完善了春运应急运力保障、超载分流、客运站场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渡口渡船安全应对等一系列专项应急预案和工作方案组织,并多方筹措运力,确保满足客流需求。

此外,今年东莞继续开行“新莞人专列”,服务返乡企业员工。今年春运共开行15趟新莞人返乡专列及2趟节后返莞专列,线路覆盖湖南、湖北、安徽、江西、河南、江苏、四川、重庆等多个省市。

专家:“空城指数”高与广东外来人口多有关系

外地务工人员返乡过年是春运出行的主力军。

丁力向澎湃新闻分析,广东这几个城市“空城指数”较高不是今天才有的现象,“空城指数”高与广东外来人口多有关系,外来人口返乡过年,“空城”必然就产生了。

他还指出,“空城指数”也涉及到城市化问题。一方面,“到目前为止,外地人口本地化这项工作,广东的态度不是很积极”;另一方面,“各地机会多起来,周边地区外来人口也不一定选择留在务工城市做永久居民”,因此产生了春节大量人口往返现象。

据东莞市人力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16年12月底,东莞全市19.07万家用人单位用工总人数为525.02万人,其中外省411.44万人。2017年预计全市企业用工总人数维持在520万人左右规模。

据佛山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佛山市2016年异地务工人员数量为164.7万人,预计2017年将达到166万人。

此外,丁力指出,“空城指数”折射出广东经济发展的一个软肋,即本地老百姓发挥的作用有限,产业工人队伍以外地人为主。“广东与其他省份比有一定的先发优势,能吸引一些人来务工,劳动力还不短缺。但这种优势越来越小,如果外地人跑光了,产业怎么发展?”

丁力谈到,东莞仍在想方设法吸引外来人口、吸引更高端的技术人才到东莞来,“这个想法不现实。”各地都在发展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而高端技术人才本来就少,东莞吸引这些人来就业的优势越来越不明显,未来东莞还是要靠本地老百姓。

结构性缺工成难点问题

过去十年,珠三角城市“用工荒”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以东莞和佛山为例,两市目前仍面临结构性缺工的问题。

东莞市人力资源局相关负责人指出,东莞企业的缺工主要是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问题,也是就业工作中的难点问题。目前结构性缺工主要为,一是转型升级企业缺高技能人才;二是服务业等新业态缺营销管理人才;三是作为制造业大市,仍然存在传统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而普工招聘的竞争力不再明显,普工短缺已成常态。

佛山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亦表示,受经济形势不明朗、产业转型升级、企业“去产能”、“机器换人”等因素影响,部分企业在用工上还存在着结构性缺工、人工成本加大等问题:

一是生产企业的普工和技术工种缺口较大。预计2017年佛山市人力资源市场的供需将基本平衡,但部分企业生产一线岗位、服务行业岗位、技能型岗位缺工现象依然将比较突出。生产包装工、推销展销人员、餐厅服务员和厨工、物业管理员、通信技术员、快递员、质检员、机械热加工、机械冷加工、房地产业务人员等岗位用工缺口较大。同时,随着产业转型升级的深入推进,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

二是企业经营压力加大,加薪动力不足。从2016年佛山市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企业招工薪酬水平统计数据来看,佛山各行业平均薪酬水平约4500元,薪酬水平整体不高,对劳动力的吸引力不够强。目前,佛山市的大多数企业都意识到加薪是引人留人的关键手段。但是,受经济增速放缓、转型升级压力加大、订单不充足等因素影响,特别是近年来企业用工成本不断增加,在经营环境没有持续好转的情况下,企业加薪呈现乏力的现象,不利于引进和留住劳动力。

据东莞市人力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确保全市就业用工局势稳定,东莞市继续加大力度开展系列就业用工服务,包括:

一是春节前开展“‘平安回家、相约东莞’就业服务暨‘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周’”活动,将收集到企业用工岗位信息,编印成《2017年东莞市企业春节后用工需求信息》,在各交通站场及返乡客流集聚地方向返乡人员免费派发,吸引返乡人员节后来莞就业。

二是春节后开展2017年“春风行动”、“南粤春暖”等就业服务活动,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提供对接平台。

三是根据企业用工需求,深化与对口帮扶的云南昭通市、湖北郧西县、湖南花垣县和龙山县、新疆建设兵团第三师、甘肃临夏州劳务合作,两地政府部门有序组织当地务工人员来莞就业。

四是组织企业赴韶关等对口劳务帮扶地区和劳动力输出地招工。

五是3月下旬举办“2017东莞市校企合作洽谈会”,计划邀请全国各地300家技工类院校与东莞市1000家有中长期用工需求的企业参会,帮助企业开发和储备人力资源。

据佛山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佛山将在春节后密集开展各类公益性招聘活动:

一是充分利用春节后招聘求职高峰期开展“春风行动”、“南粤春暖”等就业专项服务活动以及高校毕业生等系列现场招聘活动,帮助佛山用人单位解决急需招聘的各类专业人才,为外来务工人员求职找工作提供渠道。

二是加强与周边地区联系,组织有招工需求的企业赴外地招聘。

三是充分发挥“互联网+人才网+新媒体”优势,推进人才网平台建设及手机端人才服务平台搭建。2017年佛山市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计划开展12场网络招聘会,继续推进佛山人才网的校企平台精准对接,利用佛山人才网、微信公众平台、手机招聘服务端等高效便捷的信息化手段,提供更加精准的就业服务。

佛山企业也将采取多渠道多途径进行招聘。当地企业除了积极参与政府组织举办的各类招聘会,还主动走出去,到车站等人流密集的地方采取蹲点做广告、派传单等方式招揽一线生产工人,自行到粤西粤北等劳务输出地区设摊招聘,利用互联网、微信平台等新媒体宣传企业优势进行招工,餐饮服务行业则放宽服务员在年龄上的应聘条件等。

同时,一些佛山企业还将利用经济手段,鼓励“以老带新”。很多异地务工人员会在熟人或老乡之间互相交流传递就业信息,有些企业利用这一点来招人,对老员工每带一个人来企业应聘成功并签订劳动合同的,给予老员工奖励,或者对返回本企业的员工给予一定的补贴,有效地促进企业招人留人。

    校对:徐亦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