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哈尔滨霁虹桥改造方案引争议:要它原样不动,还是要高铁进城

澎湃新闻记者 罗杰 实习生 刘璨
2017-02-11 07:38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是原状保留91岁的霁虹桥,还是改变这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尽快将高铁引入城市中心?

近日,一封《情系哈尔滨 保护霁虹桥》的公开信流传于网络。这封由众多历史建筑艺术保护志愿者联名完成的公开信指出,为配合黑龙江省哈尔滨火车站枢纽改造工程,哈尔滨市政府启动实施了霁虹桥改造方案。

由于哈尔滨火车站实施改造,与火车站邻近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霁虹桥的命运备受关注。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澎湃新闻记者罗杰 摄

而这一方案被历史建筑艺术保护志愿者们认为,无论从城市历史景观还是历史建筑保护上讲,都将改变霁虹桥原有的结构、材料和体量,无疑会造成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霁虹桥的破坏。

对于这些志愿者的异议,2月10日下午,黑龙江省文化厅文物保护与考古处相关负责人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关于霁虹桥的保护方案已经获得了国家文物局的批复。作为文物主管部门,他们将尽最大可能保护文物。这是他们的责任,也是初衷。

霁虹桥建成于1926年,是哈尔滨一处著名的地标性建筑。

“实际上,据我了解,关于霁虹桥的保护方案是经过多年筹备,反复论证,才形成目前这样一份保护方案的。相关部门曾先后做出过十余份方案,一直在讨论研究如何更好地保护霁虹桥。”上述相关负责人说,已经注意到有文物保护志愿者发出的对方案不认可的声音,会与他们进行进一步沟通。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因霁虹桥如何保护而引起的争议。

霁虹桥上精美的“飞轮”备受市民喜欢,然而有一处“飞轮”已经出现破损。

澎湃新闻了解到,2009年,哈尔滨铁路部门就曾发布消息,要原址改建霁虹桥,后因争议太大,原址改建计划搁置。

2013年,霁虹桥“升级”成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按相关法律规定,霁虹桥应该依法原址原状保留。然而,因位于哈尔滨市核心地段,又处于哈尔滨火车站枢纽改造工程范围内,霁虹桥最终的命运究竟何去何从,一直备受关注。

每天都有很多班次的列车在霁虹桥下穿行而过。

方案

“再见了,霁虹桥!”

2月6日晚,哈尔滨著名的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曾一智更新了她的新浪微博,写下这六个字。在曾一智看来,霁虹桥这次或许无法原状保留。

曾一智告诉澎湃新闻,《黑龙江日报》2016年12月26日刊发了一则报道。这则题为《哈尔滨霁虹桥连接桥及周边工程开工,建成后将启动霁虹桥文物桥保护工程》的报道明确提到,“为配合哈尔滨火车站枢纽改造工程,哈市计划先期启动霁虹桥连接桥和周边配套道路工程,待连接桥建成后再启动霁虹桥文物桥保护工程。”

报道同时确定了一则消息,哈尔滨霁虹桥原址保护方案已获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复。这一方案的主要思路是:“保证桥梁长度、宽度不变,三跨结构形式不变,保持原桥13榀π形梁的结构形式不变,四个桥台相对位置不变;通过适度调整和干预措施,有效解决了桥下过4条高铁线的技术要求和桥梁本身存在的结构安全问题。沿道里(哈尔滨市一个辖区)方向新建一座桥梁与霁虹桥相连,跨越哈齐左右线、滨洲左右线和地工街,新桥长(31+32+26+ 26)115米宽34.4米,顺接霁虹桥6车道通行能力。”

2016年5月,澎湃新闻发现,霁虹桥旁边的一块挂牌绿地已经迁走。

在看到上述报道的第一时间,曾一智就向国家文物局提出了政府信息公开的申请,要求国家文物局进一步说明批复的霁虹桥原址保护方案的目的和用途。

2017年1月30日,曾一智收到了国家文物局的复函。这一回复提到:“在最大限度保护霁虹桥的基础上,为能满足4条高铁线穿越霁虹桥的需要,将霁虹桥原有(9+23+9)m三跨结构改为(11+22+11)m三跨结构,总跨度增加3m;桥长(两个桥头堡外侧距离)仍保持50.6m,桥宽仍保持28m双向6车道。同时为缓解霁虹桥交通‘瓶颈’问题新建辅桥,距霁虹桥8m,并非接续霁虹桥建设,新建辅桥对霁虹桥文物本体不产生影响。

这一复函让曾一智感到失望,她提出了自己的担忧:霁虹桥总跨度要增加3m,不拆解分割桥下结构如何实现?那样的话,霁虹桥能保持文物原状吗?”

这不是曾一智一个人的担忧。上文提到的众多历史建筑艺术保护志愿者联名写公开信,也是为了保住完整、原始的霁虹桥。

不过,作为当地文物主管部门,黑龙江省文化厅文物保护与考古处的相关负责人认为,考虑到霁虹桥的重要性,他们向国家文物局报送的霁虹桥原址保护方案,已经非常注重对霁虹桥原貌的保护,他们的初衷绝不是破坏霁虹桥。

“有些问题并不像文物保护志愿者说的那样,不是说施工就一定是一种破坏。”这名负责人对澎湃新闻说,关于霁虹桥原址保护方案是经过多次研究、讨论、修改、完善才形成的,最终能获批,也说明相关部门是认可的。

地标

霁虹桥是哈尔滨市一处著名的地标性建筑,位于哈尔滨最繁华的道里区和南岗区及道外区的分界点,也是哈尔滨市的交通枢纽和咽喉地。

2016年5月,澎湃新闻曾探访过这座哈尔滨的著名建筑。霁虹桥的桥面呈弓型,中间高两端低。正桥的两端,有对称的塔式建筑。整座桥没有一个铆钉,没有一个螺栓,桥面和下面的桥柱浇筑为一体。

此外,桥上还有三大别致的景观:华美的花盏灯柱、带24个花环装饰的方尖碑桥柱、铸造精美的“飞轮”。不过,去年澎湃新闻探访时注意到,已经有一处“飞轮”出现破损残缺的情况。桥栏杆上的油漆面经过多年风雨,也变得黯淡无光。

如今,每天仍有大量的汽车和行人在霁虹桥上穿梭往来。据《哈尔滨日报》2016年4月报道,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霁虹桥的交通压力日益凸显,最高交通流量已达每小时8000—10000辆。

虽然霁虹桥已外表斑驳,但对其来说,在落成使用达90年后,仍能维持目前的承载状态已经非常难得,也由此可见当年的建筑质量和工艺绝非一般。

建成于1926年的霁虹桥,今年已经91岁了。1926年11月28日,霁虹桥举行落成命名典礼。时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的刘哲为桥题名。他援引了杜牧的《阿房宫赋》中名句“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中的霁虹二字,为新桥命名为“霁虹桥”。夫霁虹者,为“雨止云散,长桥如虹是也”。

争议

2008年,霁虹桥被定为哈尔滨市文物保护单位。此后几年间,有关霁虹桥的命运话题在业界甚至全社会引发了数次大讨论。

《哈尔滨日报》2016年4月曾以《霁虹桥的“现实”与“未来”》为题,回顾了有关霁虹桥保护问题的争议。

报道提到,2009年开始,哈尔滨抢抓国家加大铁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政策契机,经过反复研究、多轮磋商,综合考虑城市中心区域总体规划和交通承载能力、铁路建设和运营成本、旅客出行便利程度等各种因素,最终框定了哈尔滨火车站“7台13线”的改造总体规模,包括哈尔滨至齐齐哈尔等8条铁路线将从霁虹桥下引入哈尔滨火车站。而霁虹桥的孔跨、净高、承受能力都无法满足需要。

上述报道援引哈尔滨火车站改造工程相关部门负责人的说法:“高铁不进入主城区中心区域,百姓享用高铁的便利程度就打了折扣,加上霁虹桥自身的使用年限、结构安全的日益突显,这座集历史荣光和现实缺憾于一身的文物桥梁,已经成为哈尔滨乃至龙江发展绕不过去的一道‘坎’。”

《黑龙江晨报》随后于2009年8月报道,哈尔滨市政府彼时对霁虹桥改造提出了“三原”的复建设想,即按原样、原材料、原位置复建。

当时,包括曾一智在内的多名文物专家、建筑专家均提出反对意见,认为霁虹桥是非常珍贵的历史建筑,必须原貌保留。

时任哈尔滨市文物管理站站长的刘云才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也表示,哈尔滨市规划建设部门尚未向他们通报项目相关情况,“当年的建筑工艺已经失传,原料也不具备了,一旦拆除就不可能恢复原貌。

2009年8月,东北网还组织了一次“霁虹桥该拆吗”的网络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共有9632人次参与投票,而不赞成拆除霁虹桥者占到83.41 %。“认为霁虹桥桥龄太长,应该重建”的投票数量为18.42%,这部分参与调查者认为“霁虹桥太老了,不堪重负”。

因争议太大,2009年提出的关于按“三原”复建霁虹桥的改造方案最终没有了下文。

2013年6月,已近90岁的霁虹桥迎来了一个重要节点。霁虹桥作为中东铁路建筑群的一部分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一座受法律保护的文物桥梁。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十条规定,建设工程选址,应当尽可能避开不可移动文物;因特殊情况不能避开的,对文物保护单位应当尽可能实施原址保护。实施原址保护的,建设单位应当事先确定保护措施,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报相应的文物行政部门批准,并将保护措施列入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者设计任务书。无法实施原址保护,必须迁移异地保护或者拆除的,应当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迁移或者拆除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批准前须征得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同意。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得拆除;需要迁移的,须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批准。

这意味着,霁虹桥原则上不能拆除,即便需要迁移复建,也需要国务院批准。

2016年底,霁虹桥原址保护方案获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对霁虹桥的改造于近日启动。2017年2月5日,数名工人在搬卸霁虹桥上的地砖。 哈尔滨市文物保护志愿者 供图

落定

围绕霁虹桥保护问题的争议再次引发关注,发生在2016年4月。

2016年4月11日,哈尔滨市政府、哈尔滨铁路局发布《关于哈站改造工程涉及霁虹桥文物保护征求公众意见建议的公告》。公告称,将对哈尔滨火车站进行改造,其中改扩建站场7台13线,哈齐高铁、哈牡高铁、哈佳快速铁路和滨洲铁路等8条线路将从霁虹桥接入哈尔滨火车站。

上述公告同时就霁虹桥文物保护工作征求公众意见。据哈尔滨多家本地媒体报道,等待霁虹桥的将或是原址修缮加固改造,或是迁址保护。

政府公告一出,不少文保人士又对霁虹桥投以极大的关注。全国著名文物专家谢辰生当时曾对澎湃新闻表示,霁虹桥是整体浇筑,无法整体迁移。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教师也发出呼吁书,主张原址保护霁虹桥,反对迁移霁虹桥的方案。

2016年5月底,澎湃新闻接到哈尔滨文物保护志愿者的举报,称哈尔滨铁路部门已经把霁虹桥旁边的挂牌绿地迁走,还拆除了霁虹桥西侧的一个铁路配件厂。他们担心霁虹桥最终也会遭到破坏。

澎湃新闻曾就此前往哈尔滨进行实地调查,发现上述志愿者反映的两个问题均属实,但当时哈尔滨市文物主管部门和铁路部门都对澎湃新闻表示,拆掉的铁路配件厂会在异地进行复建,这些并不意味着会“动”霁虹桥。

澎湃新闻又从黑龙江省文化厅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截至2016年5月,有关霁虹桥的保护方案仍未最终确定。

时隔半年后,由黑龙江省文化厅报送的关于霁虹桥原址保护方案,最终获得了国家文物局的批复同意。

虽然国家文物局在批复中也提到了要“最大限度地保持桥梁主体的完整性,减少桥面栏杆等构件的切割量”等修改意见,但包括曾一智在内的数名文物专家、建筑专家仍悲观地认为,霁虹桥很难在今后的工程施工中保持原状,破坏将无可避免。

而根据哈尔滨市政府网2月10日发布的最新消息,霁虹街新建跨铁路连接桥工程作为哈站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的重要工程之一,将于本月12日开始进入全面施工阶段。

为配合霁虹桥连接桥建设工程的施工,保障施工期间的交通安全,哈尔滨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哈尔滨市铁路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发布了一则公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从2017年2月12日至8月31日,将部分封闭霁虹街(地段街至霁虹桥)的交通,并对施工路段周边区域道路交通流量进行调整。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