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韩国法院正式宣布韩进海运破产:大部分资产均已拍卖

澎湃新闻记者 戴高城
2017-02-17 14:34
来源:澎湃新闻
10%公司 >
字号

韩国最大的航运公司韩进海运终究还是没能避免破产的命运。

据韩联社2月17日报道,首尔中央法院官方宣布,因韩进海运大部分资产均已拍卖,2月17日正式宣布破产,终结其已经营40年的集装箱业务。

法院方面称,已指定了破产管理人,韩进海运的破产程序即将启动。法院方面将通过公平、公正的程序,力保债权人的利益。

汇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纪玉峰律师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从法律角度说,2月17日法院宣布韩进海运破产相当于法院正式准许其破产,但韩进海运资产处置过程远要复杂很多,还要经历破产管理人进行资产审计、拍卖,债权人才能拿到钱,而在韩进海运去年宣布破产后所卖的资产,仅是韩进海运的止损手段,是保护债权人利益的一个手段。

韩进海运成立于1977年,曾是韩国第一大班轮公司,全球第七大集装箱(货柜轮)航运商,其母公司韩进集团是韩国前十大财团公司之一。

韩进海运破产事件几经波折。去年8月底,韩进海运最重要的债权人韩国产业银行否决了韩进海运的自救方案,使韩国的航运巨头不得不向法院申请破产。一夜之间,韩进海运成了各大港口的黑名单。

对于破产原因,业界大部分观点认为,市场需求低迷、资金杠杆过高、高层变动频繁是主因,也有分析认为,船队结构不合理很可能是导致韩进海运最终破产的根本原因。有数据统计,韩进海运在破产前,需要在2015年整修的船舶在船队中所占比例达28.4%,这一数字在2016年达到38.1%。

在宣布破产清算后,2016年9月韩进海运已被当地法院接管。2016年12月13日,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向当地法院提交韩进海运资产清算的评估报告。报告显示,相对于救助来说,韩进海运破产清算更为经济。

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表示,由于韩进海运目前正在出售资产,因此在不持续经营的前提下,预计韩进海运清算价值为1.79万亿韩元(约合15.3亿美元)。但法院方面目前希望尽快推进其资产出售计划。

今年2月2日,韩国法院决定将终止韩进海运接管程序,首尔中央地方法院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已经判定该公司清算价值要大过继续经营价值。

而韩进海运的资产在其宣布破产后,大部分被韩国其他航运公司打包买走。

2016年11月22日,韩进海运以370亿韩元(约合3140万美元)的亚美航线及相关资产出售给大韩航运,此后又相继出售其长滩码头股权、太平洋航线及自有船舶等资源。

作为重要资产之一的美国—亚洲航线出售给韩国Samra Midas集团,加州长滩港口营运商的股权则卖给地中海航运,现代商船取得美国、西班牙码头的股权,并准备接收200名韩进海运的员工。

除了上述已拍卖资产,韩国发展银行作为韩进海运最大的债权方,正在将之前韩进海运所拥有的10艘船舶拍卖(包括2艘集装箱船和8艘散货船),潜在买家需在2月21日之前递交竞标申请。

除了已经出售的船舶,韩进海运还有多艘船只停泊在世界不同的地方,等待着回家的消息。有律师表示,这部分资产处置会很复杂,要根据船只所在法律而定。一般来说,其船只或货柜被当地扣押,然后拍卖,一偿还欠码头或货代的钱。

韩进海运在中国的资产又将如何处置?纪玉峰表示,由于中国法律不承认韩进海运的破产,在国内的债权人只能先向法院申请扣押韩进海运资产或其公司、子公司资产,一般是先申诉先得,从去年深圳拍卖韩进海运几百个货运箱拍卖开始,厦门和上海海事法院已受理多起韩进海运案件。

不过,纪玉峰也表示,现在很多货代已经接受韩进海运破产导致财产损失事实,放弃对韩进海运的追诉。

韩进海运中国公司目前早已“人去楼空”,从去年年底开始,韩进海运中国各子公司开始大幅解聘员工,尽管韩进海运中国公司还未透露出处理方案,但纪玉峰认为,申请破产是目前最好的办法。

有业内人士称,韩进海运破产预示着韩国的航运业务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比如,作为韩国第二大航运公司,现代商船伴随着韩进的破产随即成为韩国第一大航运公司;同时韩进海运的破产也会对世界航运市场产生冲击,韩进海运的市场份额必然被其他船运公司吞并,比如韩进海运所在CKYHE联盟,其联盟成员瓜分了数条航线,但数据显示,全球前两大航运公司马士基航运和地中海航运组建的2M联盟在市场份额方面获得收益。

不过上述业内人士也表示,目前韩进海运破产对业内的影响已经很小,实体经济带来的国际贸易低迷才是航运业接下来要面临的问题,如何熬过去不做第二个韩进海运才是航运企业要考虑的。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