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书画鉴定家钟银兰解读弘一斋藏“清初六家”作品

钟银兰
2017-02-17 17:21
来源:上海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古代艺术 >
字号

【编者按】“孙煜峰家族捐赠上海博物馆——‘弘一斋’书画精品展”下周日即将闭幕。在展览举行的最后十天,观众仍能现场观摩孙煜峰弘一斋曾经珍藏的书画精品。本文是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上海博物馆书画部研究员钟银兰先生对展出的清初六家作品的赏析,首发于上海博物馆微信公众号,澎湃新闻经授权转载。

2006年在波士顿美术馆鉴赏《历代帝王图》。

前排:钟银兰。后排右至左:Joe Scheier-Dolberg 史耀华(大都会博物馆中国艺术副主任)、凌利中(钟银兰学生)、杨妍(哈佛大学艺术博物馆研究员)

孙煜峰先生生前酷嗜书画,数十年来,不遗余力搜集流散在社会上的古代书画精品。本着爱国赤诚,曾把珍藏的七十余件宋元明清书画和二十余件陶瓷、青铜器捐赠给上海博物馆。“文革”开始时,孙老先生深怕家藏珍品遭受损坏,即把所藏悉以封盖装箱,移至上海博物馆。他深有感触地说:自古以来,因时世变迁,祸福旦夕,藏品或流失乌有,或明珠暗投,鉴古照今,个人收藏不能“子孙永保”,惟有捐给国家,才能“永传后代”。“四人帮”打倒以后,我馆对“文革”初期代为保管的文物,按政策给予发还,王德封老太太根据孙煜峰先生生前遗愿,将八十余件书画再次捐给上海博物馆。孙老先生夫妇“化私为公”的崇高精神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赞扬。他们二次捐赠的一百六十件书画中,精品甚伙,其中清初六大家的《山水》册,亦堪称上品。

沈剑知题跋弘一斋藏诸昇《竹石图》卷。

沈剑知(1901-1975),林则徐婿沈葆桢曾孙,钟银兰先生师。

清初六大家,即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吴历、恽寿平,合称“四王吴恽”。

实际上“四王吴恽”是两代画家的综合。王时敏和王鉴虽是叔侄辈,因他们只相差六岁,在艺术上属于同一代;王翚、吴历是他们学生,王原祁是王时敏之孙,恽寿平与王翚是翰墨至交,艺术上同属另一代。这两代画家有一个极重要的共同点,就是主张画画要从摹古入手,他们追随董其昌的绘画和“南北宗”画论,在艺术上追求的并不是怎样去描绘真山真水,而是以笔墨形式美为创作主体,就是说,是以“古人概括自然景物的笔墨范式与经验去再造一个心中的自然”。他们用毕生精力研究、琢磨古人笔墨,对董、巨和元四家的研习尤深,他们在“集大成”的基础上掺合己意进行创造,洗发个人笔墨情意来达到新的艺术境界。“四王吴恽”在笔墨上的精深造诣,是中国文人画发展中出现的又一高峰,对后世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王时敏

王时敏(1592-1680)与王鉴(1598-1677)都是江苏太仓人,又都是出身名门的世家子弟,他们家富收藏,自幼培养了绘画兴趣,早年得到董其昌的亲授,继之,又广泛临摹古人名迹。因个性所好,都有主要的着力方面。王时敏对黄公望最为钦服,一生追仿黄公望笔意。如他的《仿宋元六家山水》册中“仿大痴”一幅,画面层峰迭岭,烟云飘渺,用笔平稳中求变化,设色明净光洁,于苍润浑厚中蕴清秀雅丽的艺术特色。虽为“仿大痴”,自具平淡冲和、敦厚温柔的本家风格。又如《仿赵孟頫洞庭东山图》,据其对题,得知赵氏《东西洞庭图》曾为王时敏收藏,后为好事者易去,时时不能忘怀,提笔背临二帧。赵孟頫的《洞庭东山图》现藏上海博物馆,对照原作,可以发见,王时敏此幅的山石皴笔与紧密的点子,既保持了摹仿对象的风格,又流露出自己独特的笔墨情调。

图左:赵孟頫 洞庭东山图轴

图右:王时敏 仿宋元六家山水册之一开(仿赵孟頫洞庭东山图)

王时敏 仿宋元六家山水册之一开(仿赵孟頫洞庭东山图对题)

王鉴

王鉴在艺术追求上与王时敏一样,不是摒弃传统而独创,而是在掌握丰富的古法基础上再加变通,是积累下的创造。他学习传统很刻苦,涉猎面很广,而较多崇奉董、巨,兼取王蒙笔法,又擅青绿山水。他的画笔力雄厚沉着,又极清润文秀,用墨淋漓痛快又层次清晰明洁。此《山水图》册是他六十七时岁所作,虽云仿古,并不全摹,如《仿王蒙九峰读画图》,在构图和山石皴笔上是运用了王蒙的特长,而在审美意识上,王鉴的画别具含蓄文秀的体貌。别一幅《仿惠崇江南春图》合青绿、浅绛为一体,色彩的深浅和墨色配合得很和谐自然,极具典雅清逸的气质。这十幅画,或缜密、或简淡、或清逸、或苍莽,各具意趣。

王鉴 山水图册之一开(仿惠崇江南春图)

王翚

王翚(1632-1717),江苏常熟人,是位名满天下的职业画家。年轻时被王鉴赏识,收为弟子,后又得王时敏指导,王时敏很器重他,倾其家藏名迹供王翚研习临摹,画艺大进。为了集古人之长而自成一体,他认识到画学之博大,非一家一派所能尽,他曾“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又泽以唐人气韵乃为大成”自期,他突破“南宗”几家,广泛学习“北宗”诸家及唐寅等画法,镕铸南北两派为一炉,技巧高度熟练,笔墨多样,丘壑善变。同时他也比较注重观察真山真水,所以画中景物具有一定的真实感和生活气息。这本六十一岁作的《仿古山水》册,虽亦有以己意仿古之作,但多半是饶有真景实情的小品。如“写丹徒所见”一幅,沿江屋宇鳞比,烟云穿树,岛屿上绿树丛生,岸边桅杆点点,数帆行驰于江河之中,水光烟景,宁静无比。这些得自身经目历的作品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此时的王翚画艺已完全成熟,故能随心拈出古人粉本之一角,或选取会心的自然中景物,或以佳句命意,构画出幅幅清新自然的作品。到了晚年,由于技法的纯熟,形成一定程序,下笔往往带有习气,所以晚期作品不及中期生动多姿。王翚的画风宗学者很多,形成了“虞山画派”。

王翚 仿古山水册之一开

王原祁

王原祁(1642-1715)的艺术直接渊源于王时敏,他亦醉心于黄公望。他善用干笔积墨法,先用淡墨画出轮廓,然后一次次地用墨从气势而定位置,再从位置而加皴染,最后在山石轮廓间用浓墨点醒,把水墨的潜能发挥到极致。此《苍岩翠壁图》轴,宗学黄公望,是画家师其意,不师其迹的典型之作。从中可以了解王原祁如何成功地用古代大家的精神,以及自己独有的笔墨来诠释这些画家的风格。他的构图追求“繁中求简,平中求奇”,山石结构完全依照自己的想象以虚密、疏实组合,用笔自如而又含蓄有致,用墨积淡为浓,韵味醇厚,是画家毕生努力而形成的特色。由王时敏、王鉴肇始的“娄东派”至王原祁真正把“化古为我”的半抽象山水画推向高峰,极大地影响了文人画主潮,成为清代最有影响的山水画派。

王原祁 苍岩翠壁图轴

吴历

吴历(1632-1718)与王翚是同乡,又是一起学画于王鉴、王时敏。早年山水受王鉴的影响较深,皴染工细,设色清丽;中年以后遍临宋元诸家笔法,着重吸取王蒙和吴镇之长,用笔谨严朴厚,细密沉着;晚年喜用干笔短皴,善用重墨、积墨,画风从华润明秀转为雄朴厚重。此《山水》册是吴历四十三岁时所作,尚不脱王鉴的格调。画中景物旨在表现江南山水变幻莫测的景象,幅幅构图严谨自然,都有新奇处,笔法苍劲细密,风格秀逸,是他中年时的佳作。

吴历 山水册之一开

恽寿平

恽寿平(1633-1690),江苏常州人,早年从伯父恽向学画,以黄公望为宗。中年以后,浸润宋元明诸家之长,艺术上追求“不在工,而在逸”,求神韵重怡情的审美理想,所以在他的山水画中荡漾出一股明静、高逸的气息。中年以后转向写生花卉画,发展了徐崇嗣“不用墨笔,全以五彩染成”的没骨花卉,创立了“常州派”。他的花卉画极尽写生之能事,生动地刻画了各种花卉娇嫩的特征,在敷色上强调光、态、韵的和谐,体现出阴阳向背的变化,达到形象逼真,而又绰约多姿。早期风格工丽,晚年敷色淡薄,轻描淡写,似在不经意中画出,却又颇得造化之趣,更具艺术魅力。南田晚年作品以花卉为主,山水画的创作亦并未中断。此《山水》册十二幅是他晚年淡雅风格的代表作。在画法上,旨在表现丛篁、奇石、荒林、水邨等景色,以花青和淡墨画丛竹和树石,笔调简洁素雅,是恽寿平的精品。

恽寿平 山水册之一开

清初六大家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自清以来,一直被奉为“正统派”的代表。五四以后,六家尤其是“四王”遭到不少人攻击和批判,被当作“摹古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典型。近几年来,美术界人士对他们在艺术理论和艺术实践上的成就重新进行了研究和肯定,清六家的绘画在中国画传统上终究占有光辉的一页。

展览讲座信息:

在上海博物馆中国历代书法馆举行的“孙煜峰家族捐赠上海博物馆——‘弘一斋’书画精品展”将持续至2月26日。26日下午14时,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研究员凌利中将在上海博物馆观众活动中心进行讲座,题目为《孙煜峰的交游圈及其书画鉴藏成就——兼析二十世纪上半叶以吴湖帆为中心的海上书画鉴藏的影响》,以二十世纪上半叶海上收藏的成就为脉络,梳理传世所见孙煜峰旧藏成就与特色(不仅包括上博的孙氏旧藏),兼论孙氏儒雅的人格与传统主流画学审美品位之间的关系。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