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图书馆展出云南东巴古籍文献与画作

澎湃新闻记者 罗昕
2017-02-18 16:45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东巴意为“智者”,是纳西族最高级的知识分子。由东巴世代传承下来的纳西族东巴文化已有上千年历史。十九世纪末以来,先后有法国、英国、美国、俄国、德国、挪威、意大利、加拿大、日本、瑞士、波兰等国家的学者前来收集、调查、研究纳西族东巴文化。

2月17日,上海图书馆、云南省图书馆与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图书馆联合举办“圣灵之光”纳西族东巴古籍文献与丽江古代绘画展,展览将持续到2月24日。

“我曾听到过一种说法,世界上收藏东巴古籍文献最丰富的图书馆有两个,一个是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图书馆,有大约4000种。另一个是美国国会图书馆,有大约3000种。”上海图书馆副馆长周德明感慨:“前些年,美国方面邀请中国云南博物馆专家赴美国,花了几年时间把他们馆藏的东巴文字资料进行翻译、整理,如今项目已告完成。而玉龙县的东巴古籍文献资料等收藏仍鲜有人知。我深切地感受到我们有责任协助云南省图书馆和玉龙县图书馆一起宣传纳西文化,唤起更多的人们重视东巴文字、东巴文化及其研究工作。”

在展览开幕当天,东巴第十七代传人阿恒东塔也来到现场,并用纳西象形文字写下“健康长寿天赐福,吉祥如意伴我行”。有读者说他是“移动的东巴文化博物馆”。

“在丽江,像阿恒东塔这样的东巴大师很少了,能集歌、舞、经、书、史、画、医为一身。现在只有十几个了。”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图书馆馆长李瑞山告诉澎湃新闻记者,“现在连说纳西语的孩子也少,毕竟又不考这个。但是我和我小孩说,一定要会我们的母语。”

此次展览共展出41件东巴古籍文献与画作,创造时间最早可追溯至明代,且均为原件。李瑞山也为澎湃新闻记者介绍了他们此番最珍贵的馆藏。

东巴古籍文献

历代东巴用纳西象形文、标音格巴文记录的宗教祭词、卜辞及其它相关资料,经过长期加工整理,融入民间口头文学的内容,形成卷帙浩繁的东巴古籍文献。2003年8月,东巴古籍文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展出的东巴古籍文献种类繁多,涉及祭祀、占卜、婚姻等方方面面。 本文图均为 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图书馆 图

而作为东巴文化支撑工具的纳西象形文字是一种兼备表意和表音成分的图画象形文字。纳西象形文字只有1400多个单字,但词语异常丰富,能充分表达细腻的情感,也能记叙说明复杂的万事万物,还能写诗作文章,是目前世界上还在使用的“活着的象形文字”。

这是纳西象形文字与埃及象形文字、甲骨文、古巴比伦楔形文字、玛雅文字的比较。

东巴绘画

东巴绘画同样独特而丰富。东巴绘画有木牌画、纸牌画、卷轴画等形式,题材多为记载于东巴古籍文献的神灵、鬼怪和动物、人物形象。2006年6月,东巴绘画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这是清代的东巴纸牌画(五幅冠),为国家三级文物。纸牌画是纳西族东巴头上戴的五福冠画,用多层厚纸裱拓而成,用红布扎系,戴在头上装饰。五幅冠由五幅画组成,中幅画大神东巴什罗,两旁为四尊护法神。

神像卷轴画用于张挂在东巴教仪式中临时搭建的神坛,以作祭祀的对象。这样的画作一般有一位天界神灵为主尊,位于画面的中心位置,占大部分面积。按东巴古籍所载或传统习惯,主尊周围还有伴属神灵。有研究者称,东巴神像画轴讲究左右对称,疏密均衡,主次分明,重心平稳,给人以祥和而平淡天真的感觉。

明代东巴卷轴画(卡冉涅究)。该卷轴画是国家二级文物,质地是单一有机质棉麻纤维,尺寸通长132厘米,通宽60厘米,绘的是纳西族战神卡冉涅究——四头、骑虎、身挂骷髅项链,右手持花枝,左手持箭,左右环坐神祗,底座为护法神及东巴,底层为老虎、牦牛。

这是明代东巴卷轴画(丁巴什罗)。画中的丁巴什罗是纳西族原始宗教崇拜的师祖,主尊身面青色,结跏趺坐,头戴菩萨冠,右手作无畏印,左手作禅定印,上部三尊神像,左右为战神及拉姆,下部为护法神,法座左右下有虎、牛神骑。

清代东巴卷轴画(突赤优麻)。该卷轴画是国家三级文物,通长100厘米,通宽61厘米,绘的是纳西族神灵突赤优麻。突赤优麻是纳西族东巴教中的一种优麻类战神、护法神,专司判别善恶、是非、惩恶扬善。神祗为青龙头,围虎皮,右手拿短剑,左手持三叉。画作上部为左右二神祗,两旁为优麻变体。

这是清代东巴卷轴画(佐图优麻)。该卷轴画是国家三级文物,所绘的佐图优麻是纳西族东巴教中的一种优麻类战神、护法神。

此番展览还展出了“神路图”——用于丧葬、超度仪式的直幅长卷绘画。画作内容分神界、人间和鬼狱三部分,深受佛教“三界六道论”和生死轮回、因果报应思想及汉族幽冥观念的影响。“纳西族认为,人生前要崇尚自然,多做好事,否则死后便会下地狱。”李瑞山说。

创作于民国时期的东巴神路图,是国家三级文物。画作通长1180厘米,通宽35厘米,由百余幅连环画片段组成,内容结构大体分为“33界神地、人间、18个鬼域”这三部分,有360多个人、神、鬼像及70余种禽兽。

这是创作于清代的东巴神路图,是国家三级文物。画作通长583厘米,通宽29厘米,同样分为神地、人间、鬼域三部分,同样画面宏大。

东巴法器

展览中还有东巴法器。下图为东巴法杖,源于清朝,至今保存完整。其质地是单一有机质木,通长26厘米,通宽5.7厘米。东巴法杖是纳西族东巴在举办祭祀、超度等仪式时使用的法器。

东巴法杖

“纳西族东巴文献收藏于国内外一些收藏机构。丽江玉龙县图书馆收藏有近四千余册,云南省图书馆收藏有近七百册。这些珍贵的民族文献需要加大保护力度,比如改善文献收藏的库房设施、加强制度建设。”云南省图书馆馆长王水乔说,在保护的基础上,还应从民族文化遗产的角度加以传承和弘扬,使这些珍贵文献在当代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