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失败也许无法避免,要不要破罐破摔却可以选择

2022-01-11 07:5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meiyayibu meiya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习得性无助。指人或动物接连不断地受到挫折,在情感、认知和行为上表现出消极的特殊的心理状态。

产生习得性无助的个体,信心严重受损,感到抑郁,意志消沉,个人斗志丧失,最终就会放弃所有努力和尝试,陷入绝望。

心理学家塞里格曼(Seligman)做了两个非常有名的关于习得性无助的实验。

1967年,塞里格曼先是对狗进行了电击实验。

实验分A/B两组,A组狗狗,实验人员对其实施随机,无规律的电击,即A组的狗对接受电击这事,无法控制、无法预测。

而B组狗狗在一定程度上有控制权(如对狗狗进行有规律的电击或给狗设置逃脱的条件躲避电击)。

之后,两组狗狗被放置于一个双分电击笼子中间,笼子的一边通电,另一边不通电,中间由一道低矮的障碍物隔开,只要跳过中间障碍物就可以免受电击。

当研究者打开电闸时,有意思的情景出现了:A组的狗(实验中无规律电击并无处可逃的狗)根本不尝试跨过障碍物到安全的另一边去。B组的狗则会尝试跨过障碍物,躲避电击。

1975 年,塞里格曼对大学生进行了实验。

他们把学生被试分为三组:让第一组学生听一种噪音,这组学生无论如何也不能使噪音停止。第二组学生也听这种噪音,不过他们通过努力可以使噪音停止。第三组是对照,不给受试者听噪音。

这个实验进行了一段时间后,这群大学生被试开始进行另外一项实验:实验装置是一只 "手指穿梭箱",当被试把手指放在穿梭箱的一侧时,就会听到一种强烈的噪音,放在另一侧时,就听不到这种噪音。

实验的结果表明,在第一个实验中,能通过努力使噪音停止的被试,以及未听噪音的对照组被试,即第二组和第三组大学生被试,他们在“穿梭箱”"的实验中,学会了把手指移到箱子的另一边,使噪音停止。

而第一组大学生被试,也就是说在原来的实验中无论怎样努力,不能使噪音停止的被试,他们的手指仍然停留在原处,听任刺耳的噪音响下去,却不把手指移到箱子的另一边。

这两个著名的实验表明,无论是动物还是人,在经历了自身无法控制的不良事件后,都会产生习得性无助,即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放弃任何努力和尝试,陷入无助无力和被动,甚至破罐子破摔的状态。

这种习得性无助我们会在很多人身上看到,比如多次考试失败,成绩差的学生,会觉得自己不行,不想再努力学习了;

多次恋爱失败的男女会陷入自我怀疑,觉得都是自己不好,不够有吸引力,不讨人喜欢;

多次工作上遇到挫折和不顺的人,会觉得自己工作能力不行,甚至不再想工作,选择家里蹲...

通过习得性无助的概念和实验,我们可以分析出一个人产生习得性无助的原因:一个是多次负面力量的打击,另一个是个人控制感的丧失。

了解这些原因之后有什么好处呢?

第一,会帮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生活中本身就充满的挫折和困难,不要进行所谓的“挫折教育”,不要没事找虐,天真地相信影视剧中逆袭的故事。

所谓的“那些杀不死我的,使我变得更强大”,其实是那些差一点被打死,费了老大劲才重新站起来的人吹的牛皮。

事实上,当一个原本就不是很自信的人,连续经历多次失败的打击后,不是变得更强大,而是容易形成习得性无助,总觉得自己不行,没有用,做什么都不会成功,看事物的角度从此也变得消极和负面。

进而,行动上也变得更加消极和退缩。

又因为视角狭窄和片面,加工信息的方式出现扭曲,在生活中会更多的去捕捉到自己失败的地方,再加上行动力不足,会体验到更多的失败感,整个人也变得愈发不自信,无助无力,恶性循环。

所以,我们切不要夸大逆境、挫折、失败对人有好处这事。

每个人的抗击打能力不同,少部分人可能越挫越勇,对于我们大部分人而言则是越挫越怂。

了解一个人产生习得性无助的原因,可以带来第二个好处,就是从原因切入,进行改变。

如可以细致梳理过往失败的经历,总结经验教训,充分认识自己和所经历的挫折,学会更客观合理的归因,什么是属于自己的责任,什么是环境与他人的责任,不放弃自己可以做的努力,改变自己可以改变的,搞清楚这些就是学习,就是成长。

这其实就是重新获得个人控制感以改善习得性无助的做法。

心理学上有个控制点(Locus of control)概念,最初是由美国社会学习理论家的朱利安·罗特(Julian Bernard Rotter)于1954年提出的一种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

罗特根据控制点的不同,把人分为内控者和外控者。

内控者的控制点在个体的内部,他们认为生活中多数事情的结果取决于个体在做这些事情时的努力程度,所以,这种人相信自己能够对事情的发展与结果进行控制。

外控者的控制点在个体的外部,个体生活中多数事情的结果是个人不能控制的各种外部力量作用造成的,他们相信社会的安排,相信命运和机遇等因素决定了自己的状况,认为个人的努力无济于事。这种人倾向于放弃对自己生活的责任。

失败一定不是完全由单一的个人或者环境造成的,正确合理的归因非常重要,有利于一个人去做自己可以做的努力,控制自己可以控制的部分,肩负起属于自己的责任,即接受不可改变的,改变可以改变的,然后还有能力区分这两者的区别。

除了正确的归因,建立内在控制点,改变习得性无助还可以从小事做起,确立小目标,积极行动,在小事上累积成功的经验,同时学会欣赏和认可自己,进而建立和增强内在的信心。

一件件小事上的成功有利于恢复一个人曾经被打击的信心,成功的体验可以冲刷失败的体验,带来自我效能感,即我能行的感觉,也有利于增强ta的个人控制感。

进而由小成功变成大成功,形成成功的滚雪球效应,最终让一个人变得自信和充满内在的力量。

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金字塔不是一日建成,一个人变自信和变有钱一样,都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有句英文:Pain is inevitable, Suffering is optional.

村上春树翻译为:“痛楚难以避免,而磨难可以选择。”

同样,人生的挫折和失败无法避免,但是,是不是放弃,是不是破罐破摔,我们却可以选择。

最后,愿你面对失败,依然坚持尝试、努力和不放弃!

今天这篇有关习得性无助的文章,有没有激发一些你的思考?欢迎给我留言你的感受和想法。如果喜欢今天的文章,给meiya点个赞吧!

注:参考资料:MBA智库·百科习得性无助词条

阿伦森 《社会心理学》侯玉波译

原标题:《失败也许无法避免,要不要破罐破摔却可以选择》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